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酸敏感聚(原酸酯氨基醇)的设计、制备及转染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7 23:07

  本文关键词:酸敏感聚(原酸酯氨基醇)的设计、制备及转染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基因治疗作为一种全新的疾病治疗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它通过将治疗基因导入病患组织和细胞以取代或修复致病基因的缺失,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目前,基因治疗可应用于那些威胁人类生命的重大疾病,例如癌症、血友病、心血管疾病、病毒感染等。然而,基因治疗的关键问题在于缺乏安全高效的介导基因传递的载体。与病毒载体相比,非病毒载体由于安全性高、分子结构可灵活设计且易于大规模生产等优点已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特别是阳离子聚合物基因载体。目前研究较多的阳离子聚合物基因载体包含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PDMAEMA)、聚乙烯亚胺(PEI)、聚赖氨酸(PLL)等。实验证明这些聚阳离子载体都能够高效地结合并压缩DNA形成稳定的纳米复合物,并且显示出较好的体外转染效果。然而,它们具有的不可生物降解性、高分子量、高电荷密度的特点也导致了高细胞毒性和阻碍细胞内释放DNA;除此之外,在介导体内转染实验中,这些聚阳离子载体会与带负电荷的血液成分相互作用,导致转染效率大幅度降低。本研究的目的是设计并制备一种新型的聚阳离子基因载体--聚(原酸酯氨基醇)(POEAAs)。该种聚合物的特点为主链中含有均匀分布的叔氨基和羟基,而侧链通过酸敏感原酸酯键键合三级氮。为了优化设计良好水溶性和高效压缩质粒DNA的聚阳离子基因载体POEAAs,本论文通过氨基原酸酯单体(AOE)分别与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EGDE)和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EGDE)之间的开环聚合反应合成了两种聚(原酸酯氨基醇)-POEAA1和POEAA2。在内涵体酸性环境下,通过POEAAs侧链上原酸酯键水解引起的三级氮断裂以及主链上均匀分布的叔氨基来精确调控细胞内DNA释放,从而提高转染效率。具体来说,一方面POEAAs聚合物侧链上原酸酯键水解引起的三级氮断裂导致复合物解体,从而促进内涵体逃逸,同时释放DNA;另一方面,POEAAs聚合物主链上均匀分布的叔氨基又可以结合和保护DNA,避免复合物释放DNA过快而导致DNA被内涵体内的核酸酶降解。通过POEAAs主链上均匀分布的羟基来提高载体/DNA复合物的生物相容性和血清条件下的转染效率。论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第一章:介绍了基因治疗和基因传递体系的概况,常用非病毒基因传递系统以及刺激响应性聚阳离子基因载体的制备与应用,阳离子聚合物载体介导基因传递面临的障碍及解决措施。第二章:通过AOE分别与EGDE和PEGDE之间的开环聚合反应合成POEAA1和POEAA2,对二者的结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进行了表征,并检测了POEAAs的酸敏感性。结果表明,POEAA1和POEAA2在温和的酸性条件下均能水解,且遵循环外机制,在偏酸性条件下,降解程度逐渐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强。第三章:评价了POEAAs压缩DNA的能力、POEAAs/DNA复合物的血清稳定性,测定了POEAAs/DNA复合物的粒径及Zeta电位,最后探索了POEAAs/DNA复合物在酸性条件下释放DNA的能力。结果表明,在生理条件下,POEAA1和POEAA2均能够高效地结合和压缩DNA,且POEAA2结合DNA的能力略强于POEAA1。随着N/P比的增加,POEAA1和POEAA2的粒径逐渐减小,最终稳定在150-220 nm左右;POEAA1和POEAA2的Zeta电位随着N/P比的增加呈现上升的趋势,最终分别稳定在9 mV和23 mV左右。相对于25 kDabPEI, POEAAs/DNA复合物具有更强的抗酶能力、抗阴离子聚合物能力和抑制蛋白吸附能力,因而可以证明POEAAs/DNA复合物具有优良的血清稳定性。POEAAs/DNA复合物在酸性条件下能释放DNA,释放速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且POEAA1/DNA释放DNA更快且释放量更多。第四章:评价了POEAAs介导293T细胞的毒性以及POEAAs介导293T细胞转染的转染效率以及血清对转染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25 kDa bPEI(对照组)相比,POEAAs的细胞毒性明显更低,甚至当POEAAs的浓度为1 mg/mL时,细胞的存活率达到了80%以上,而当25 KDa bPEI的浓度为1 mg/mL时,细胞存活率不到20%;而且POEAA1细胞毒性比POEAA2更低。在无血清条件下,与25 KDa bPEI介导的转染效率(26.3%)相比,POEAAs的转染效率(4.12%)较低,但是在含10%血清的条件下,POEAAs介导的转染效率(4.93%)与25 KDabPEI(6.57%)的几乎相当。POEAAs的转染效率不受10%血清浓度的影响,这对于聚阳离子基因载体介导体内转染是重要的。综上所述,本工作制备的阳离子共聚物(POEAAs)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血清稳定性及精确调控DNA释放的能力,有望成为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聚合物基因载体。
【关键词】:原酸酯 转染 基因传递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450
【目录】:
  • 摘要3-6
  • Abstract6-12
  • 第一章 引言12-23
  • 1.1 基因治疗概述12
  • 1.2 基因传递体系12-16
  • 1.2.1 非病毒基因传递系统13-16
  • 1.2.1.1 聚乙烯亚胺(PEI)14
  • 1.2.1.2 树状高分子聚酰胺-胺(PAMAM)14-15
  • 1.2.1.3 聚赖氨酸(PLL)15-16
  • 1.2.1.4 壳聚糖(CS)16
  • 1.3 刺激响应性聚阳离子基因载体16-18
  • 1.3.1 pH敏感基因载体17
  • 1.3.2 氧化还原敏感基因载体17-18
  • 1.3.3 温度敏感基因载体18
  • 1.4 阳离子聚合物载体介导基因传递面临的障碍及解决措施18-21
  • 1.4.1 血液循环的稳定性19
  • 1.4.2 靶向细胞摄取19-20
  • 1.4.3 内涵体逃逸20-21
  • 1.4.4 细胞核进入21
  • 1.5 选题思路及研究内容21-23
  • 1.5.1 选题思路21-22
  • 1.5.2 研究内容22-23
  • 第二章 酸敏感聚(原酸酯氨基醇)的制备与表征23-37
  • 2.1 引言23
  •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23-25
  • 2.2.1 实验试剂23-24
  • 2.2.2 实验仪器24-25
  • 2.3 实验内容25-28
  • 2.3.1 实验试剂的纯化25
  • 2.3.2 AOE的合成25-27
  • 2.3.3 聚(原酸酯氨基醇)(POEAAs)的合成27-28
  • 2.4 表征方法28-29
  • 2.4.1 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检测28
  • 2.4.2 凝胶渗透色谱(GPC)检测28
  • 2.4.3 聚(原酸酯氨基醇)(POEAAs)的酸敏感性检测28-29
  • 2.4.3.1 不同pH缓冲溶液的配制28-29
  • 2.4.3.2 POEAAs的酸敏感性检测29
  • 2.5 结果与讨论29-36
  • 2.5.1 化合物2的~1H NMR图谱分析29-30
  • 2.5.2 AOE的~1H NMR图谱分析30-31
  • 2.5.3 POEAAs的~1H NMR图谱分析31-32
  • 2.5.4 POEAAs的GPC分析32-33
  • 2.5.5 POEAAs的酸敏感性结果分析33-36
  • 2.6 本章小结36-37
  • 第三章 POEAAs/DNA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37-53
  • 3.1 引言37
  • 3.2 实验试剂及仪器37-38
  • 3.2.1 实验试剂37-38
  • 3.2.2 实验仪器38
  • 3.3 实验方法38-44
  • 3.3.1 质粒DNA的大量制备与纯化38-40
  • 3.3.1.1 E.coliDH5α的培养39
  • 3.3.1.2 质粒的提取39-40
  • 3.3.2 POEAAs/DNA复合物的制备40-41
  • 3.3.3 琼脂糖凝胶电泳阻滞实验41
  • 3.3.4 EB排阻实验41
  • 3.3.5 粒径和Zeta电位测定41-42
  • 3.3.6 DNase Ⅰ酶解实验42
  • 3.3.7 肝素置换实验42
  • 3.3.8 BSA蛋白吸附实验42-44
  • 3.3.9 复合物释放DNA实验44
  • 3.4 结果与讨论44-52
  • 3.4.1 琼脂糖凝胶电泳阻滞实验44-45
  • 3.4.2 EB排阻实验45-46
  • 3.4.3 粒径和Zeta电位的测量46-47
  • 3.4.4 DNase Ⅰ酶解实验47-48
  • 3.4.5 肝素置换实验48-49
  • 3.4.6 BSA蛋白吸附实验49-50
  • 3.4.7 复合物释放DNA实验50-52
  • 3.5 本章小结52-53
  • 第四章 聚阳离子载体POEAAs介导体外细胞转染及细胞毒性研究53-62
  • 4.1 引言53
  • 4.2 实验试剂及仪器53-54
  • 4.2.1 实验试剂53-54
  • 4.2.2 实验仪器54
  • 4.3 实验方法54-57
  • 4.3.1 细胞培养54-55
  • 4.3.2 细胞毒性实验55-56
  • 4.3.3 POEAAs介导293T细胞转染实验56-57
  • 4.4 结果与讨论57-61
  • 4.4.1 POEAAs的细胞毒性57-58
  • 4.4.2 POEAAs介导293T细胞转染58-61
  • 4.5 本章小结61-62
  • 主要结论与展望62-63
  • 参考文献63-72
  • 致谢72-7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东霆;李冰;;脂质体介导转染培养细胞的基因表达及转染程序的简化[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2 方福德;;转导、转染和转化[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1年02期

3 ;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转染:血清对于表达及转染效率的影响[J];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1995年05期

4 ;重组人β-防御素-2基因在昆虫细胞的转染表达[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1年08期

5 姚云清,黄爱龙,唐霓,王波,张定凤;HBV DNA转染原代鸭肝细胞初步观察[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2年01期

6 周晓彤,沈振亚,于曙东,余云生,叶文学,黄浩岳,焦鹏,滕小梅;阳离子脂质体介导小干扰RNA转染EOMA细胞时转染条件的优化[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7 孔雪;顾文艺;仙玲玲;杨磊;;小分子干扰RNA转染效率的初步研究[J];农垦医学;2006年01期

8 钱锋,潘卫庆;疟原虫的转染及分子功能研究[J];自然杂志;2001年01期

9 李玉英;陈枫;王宋平;余时沧;黄桂君;王关嵩;钱桂生;;肺癌移植瘤不同转染方法在体转染效率的实验研究[J];重庆医学;2008年09期

10 苑晓玲,从玉文,善亚君,陈家佩;提高悬浮细胞脂质体转染效率的方法[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晓彤;;阳离子脂质体介导小干扰RNA转染EOMA细胞时转染条件的优化[A];第八届华东六省一市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2 袁即山;利天增;祁少海;谢举临;徐盈斌;潘姝;张珑娟;孔庆瑜;;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最佳转染条件:α_1(Ⅰ)型前胶原基因反义寡核苷酸转染的实验[A];第八届全国烧伤外科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李士泽;张忠芳;张玉静;;凋亡蛋白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A];动物生理生化学分会第八次学术会议暨全国反刍动物营养生理生化第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4 李幸;宫念樵;;不同转染方法抑制DC分化过程中AXL基因表达的效率比较[A];2012中国器官移植大会论文汇编[C];2012年

5 姚云清;张定凤;黄爱龙;唐霓;王波;;乙型肝炎病毒DNA转染与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原代鸭肝细胞对比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6 潘俊杰;施海明;罗心平;李剑;梁旺;张进;马端;;U937单核细胞转染中几种不同方法的比较[A];第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暨第五次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袁即山;利天增;祁少海;谢举临;徐盈斌;潘姝;张珑娟;孔庆瑜;;α1(Ⅰ)型前胶原基因反义寡核苷酸转染人瘢痕成纤维细胞的条件优化[A];第八届全国烧伤外科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何星;李华;;三种转染试剂介导pGPU6/GFP/Neo真核表达载体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的比较研究[A];2013年全国激光医学学术联合会议暨2013年浙江省医学会整形美容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9 赵咏梅;刘林;陈幸华;孔佩艳;彭贤贵;刘红;王庆余;;小鼠TPO cDNA转染前后骨髓基质细胞TPOmRNA表达情况的研究[A];第10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张桥;黄书文;鄢国平;;水溶性高分子保护的Lipofectamine 2000/DNA复合物的固相转染研究[A];2012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上册)[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灵杰;应用磁靶转染神经营养因子-3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的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2 林星宇;MicroRNA-154抑制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生物学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3 王慧媛;基于功能性多肽的基因载体的制备及其转染性能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4 杨永新;阳离子聚磷腈衍生物的合成与修饰及其作为基因非病毒载体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陈炜;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染Nkx2.5、GATA4、TBX5启动心肌细胞分化机制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6 王宇;功能化修饰的树形高分子转染TRAIL质粒和Mdm2-siRNA治疗骨肉瘤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4年

7 李晖;APOBEC3G转录调控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8 侯旭晖;转染siRNA特异性下调PAI基因表达抗血栓形成作用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胡彬;Cbl-b基因沉默对TRP-2肽疫苗免疫小鼠淋巴细胞体外杀伤B16F10黑色素瘤细胞的影响[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韬;HDAC6在异常聚集tau蛋白的降解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田燕;离体肝细胞Hsa-miR-660基因表达调控对CYP3A4蛋白表达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5年

3 王海雷;NM23在肝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作用[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4 吴兆强;利用不同方法对大鼠胚胎干细胞转染红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5年

5 吴亚蒙;NPPC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表达检测[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6 余敏;酸敏感聚(原酸酯氨基醇)的设计、制备及转染性能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7 赵玉瑜;含羟基的阳离子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基因传递性能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8 于建宁;脂质体法转染小鼠体细胞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9 张h,

本文编号:3316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3316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7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