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四维应变技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前后左室心功能的评价

发布时间:2017-05-30 07:08

  本文关键词:四维应变技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前后左室心功能的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1.评价四维应变技术对心肌梗死部位及范围定位、定量分析的临床价值。2.应用四维应变技术评估急性心梗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后左室整体心功能和局部室壁运动功能,为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参考。方法:1.病例组:选择于我院接受PCI治疗的AMI患者28例。入选标准:(1)具有缺血性胸痛临床病史、血清心肌标志物浓度超过临床参考值、进行性心电图变化;(2)发病12 h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为单支病变者,据此分为三个亚组:左前降支(LAD)病变组、右冠状动脉(RCA)病变组、左回旋支(LCX)病变组,即刻对梗死相关动脉(IRA)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干预后远端血流分级达3级;(3)窦性心率(57~108次/分)。对照组:随机选取26例同期健康门诊体检者,其LVEF均大于55%,无其他器质性心脏病。2.对照组、病例组PCI术前及术后1个月均在全容积探头条件下储存完整三维动态图像,启用左室四维定量软件分析图像,记录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室射血分数(EF)、心率(HR)、每搏输出量(SV)以及左室心肌17节段收缩末期四维纵向应变(four-dimensional longitudinal strain,4DLS),用彩色编码的牛眼图记录17节段的纵向应变值。采集的所有数据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3.分析对比各指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临床意义,寻求早期评价PCI术后左室整体心功能及局部室壁心肌功能变化的指标,以指导临床。结果: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前与对照组相比较,整体心功能下降,LVEF值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CI术后1个月LVEF较术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1个月LVEF值仍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CI术前心肌梗死节段四维纵向应变小于对照组,梗死部位相邻节段四维纵向应变代偿性增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PCI术后1个月心肌梗死节段四维纵向应变较术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PCI术后1个月心肌梗死节段四维纵向应变仍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代偿性增强的梗死部位相邻节段四维纵向应变减小,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PCI术是急性心肌梗死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PCI术后左室整体心功能及局部心肌均有明显改善。2.四维应变技术可以准确测量左心室整体心功能,可以定位、定量分析心肌梗死缺血部位及范围。3.心肌纵向应变与CAG评估心肌梗死节段具有一致性。4.心肌梗死节段心肌运动减弱,相邻节段室壁运动代偿性增强。PCI术后1个月代偿节段趋于正常,但心肌梗死节段心功能不能完全恢复。
【关键词】:四维应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急性心肌梗死 纵向应变 左室定量分析技术 四维超声心动图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42.22;R540.45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Abstract7-14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14-15
  • 第1章 引言15-17
  • 第2章 综述17-25
  • 2.1 超声评价心功能的研究及与进展17-20
  • 2.1.1 M型超声心动图17
  • 2.1.2 二维超声心动图法(2DE)17-18
  • 2.1.3 左心腔声学造影(LVO)18-19
  • 2.1.4 四维超声心动图19-20
  • 2.2 评价心肌局部室壁运动功能的参数与指标20-25
  • 2.2.1 应变(strain)及应变率(strainrate,SR)参数20-21
  • 2.2.2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21-22
  • 2.2.3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E)22-23
  • 2.2.4 四维应变技术23-25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25-31
  • 3.1 研究对象25
  • 3.2 仪器与方法25-27
  • 3.2.1 仪器25
  • 3.2.2 检查方法25-27
  • 3.3 统计学分析27-31
  • 第4章 结果31-38
  • 4.1 对照组与病例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 4.1)31
  • 4.2 病例组和对照组左心室收缩功能一般参数比较(见表 4.2)31
  • 4.3 病例组各亚组PCI术前与对照组左心室各节段 4DLS比较(见表 4.3)31-33
  • 4.3.1 LAD病变组与对照组左室各节段 4DLS比较31-32
  • 4.3.2 RCA病变组与对照组左室各节段 4DLS比较32
  • 4.3.3 LCX病变组与对照组左室各节段 4DLS比较32-33
  • 4.4 病例组各亚组PCI术后与术前,病例组各亚组PCI术后与对照组左室各节段 4DLS比较(见表 4.4-4.6)33-38
  • 4.4.1 LAD病变组PCI术后、术前比较33-34
  • 4.4.2 LAD病变组PCI术后、对照组比较34
  • 4.4.3 RCA病变组PCI术后、术前比较34-35
  • 4.4.4 RCA病变组PCI术后、对照组比较35-36
  • 4.4.5 LCX病变组PCI术后、术前比较36
  • 4.4.6 LCX病变组PCI术后、对照组比较36-38
  • 第5章 讨论38-44
  • 5.1 梗死相关动脉与局部心肌运动相关性的分析38-40
  • 5.2 存活心肌是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术的理论基础40-41
  • 5.3 PCI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41-42
  • 5.4 四维应变技术评价心肌整体心功能及局部心肌运动具有明显优势42-44
  • 第6章 结论44-45
  • 参考文献45-55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55-56
  • 致谢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梅青;王秋霜;黄党生;张丽伟;欧阳巧红;王宇玫;安秀芝;;超声二维心肌应变的变化与心肌梗死范围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年01期

2 陈冬冬;刘俭;廖禹林;陶宇;伍巍兰;袁野;吴平生;宾建平;;短暂性心肌缺血后再灌注心脏收缩功能随时间的变化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年11期

3 朱文晖;唐水娟;段星星;;应变及应变率成像评价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左室收缩功能[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6期

4 冯春光;贾三庆;藤一星;宁静;王雷;张宇晨;沈璐华;顾复生;付强;;三维超声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左室重构[J];中国临床医学;2009年05期

5 胡扬;郭薇;;M型超声心动图的临床应用[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8年05期

6 李海华;唐红;;二维应变新技术及临床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年12期

7 吴晓霞;智光;牛海燕;胡敏燕;徐勇;谭国娟;;左室声学造影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6年05期

8 姚桂华,张运,王燕,张梅,季晓平,张薇,仲琳,丁士芳,陈文强,苗雅,王荣,张鹏飞;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容量与射血分数的实验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4年08期

9 白姣,邓又斌;应变率显像——局部心肌功能定量评价的新方法[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3年11期

10 贾勤惠,贾国良,李晓烨,李学荣,裴其应;兔顿抑心肌局部5-HT NE血小板聚集率及心肌超微结构改变[J];心肺血管病杂志;2001年02期


  本文关键词:四维应变技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前后左室心功能的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66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4066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2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