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器官来源肝转移瘤的CT特征分析
本文关键词:不同器官来源肝转移瘤的CT特征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器官来源肝转移瘤的CT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经我院2013年8月-2016年2月收治确诊为原发性肝外恶性肿瘤患者749例,男性392例,年龄28~94岁,平均年龄62.10±11.37岁,女性357例,年龄26~85岁,平均年龄56.69±11.55岁;其中胃癌180例,结直肠癌168例,胰腺癌98例,乳腺癌92例,卵巢癌78例,肺癌75例,胆囊癌58例,观察并分析肝转移病灶的位置分布、形态、大小、数目、密度及强化特征。结果:1、本组收集胃癌肝转移180例:其中单发转移56例,多发转移124例;结直肠癌肝转移168例:单发转移32例,多发转移136例;胰腺癌转移98例:单发转移11例,多发转移87例;乳腺癌肝转移92例:单发转移20例,多发转移72例;肺癌肝转移75例:单发转移7例,多发转移68例;胆囊癌肝转移58例:单发转移4例,多发转移54例;卵巢癌肝转移78例:其中肝内转移病灶95个;肝周腹膜、肝包膜及包膜下转移68个病灶:其中24个病灶侵犯肝脏,44个病灶未侵犯肝脏。其他器官来源肝转移也有肝包膜及包膜下间隙转移出现,胃癌8例,结直肠癌7例,胰腺癌4例,肺癌3例,乳腺癌4例,卵巢癌肝包膜及包膜下转移与其他器官来源肝转移瘤病灶分布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χ2=89.403 P=0.000)。21例胃癌、10例胆囊癌及5例胰腺癌直接侵犯肝脏。2、肝转移瘤病灶的最大径以1~5cm居多,占总数的69.39%(1342/1934)。36例乳腺癌肝转移瘤的大小较为均匀,以10mm-30mm居多,占总数50%(92/184);3、肝转移瘤的形态主要以圆形或类圆形常见,圆形或类圆形占88.88%(1719/1934),不规则形态占8.89%(172/1934),片状浸润性占2.22%(43/1934);肺癌肝转移以片状浸润性居多占60.46%(26/43)。4、肝转移瘤在肝内主要表现为低密度灶,低密度灶占86.81%(1679/1934),等密度灶占5.17%(100/1934),稍高密度灶占2.63%(51/1934),囊实性密度灶占5.37%(104/1934)。5、肝转移瘤的强化方式以均匀或(和)不均匀强化常见,均匀或(和)不均匀强化占48.44%(937/1934),边缘环形强化占19.80%(383/1934);6、肝转移瘤特异性征象:本组肝转移灶出现钙化征象35例:其中胃癌19例,结肠癌9例,胰腺癌3例,肺癌2例,卵巢癌2例,乳腺癌及胆囊癌肝转移灶未出现钙化征象,肝转移灶出现钙化多见于消化道肿瘤(胃癌、结肠癌),钙化征象在不同器官来源肝转移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136 P=0.000);肝转移瘤周出现高灌注区征象51例:其中胃癌20例,胰腺癌12例,结肠癌9例,肺癌5例,胆囊癌3例,乳腺癌2例,卵巢癌5例,瘤周高灌注征象在不同器官来源肝转移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9.005 P=0.173);肝转移出现“牛眼征”133例:其中胃癌35例,结肠癌27例,胰腺癌19例,乳腺癌15例,肺癌12例,胆囊癌10例,卵巢癌5例,“牛眼征”征象在不同器官来源肝转移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910 P=0.179);肝转移出现“似囊肿样强化”51例:其中胃癌20例,结肠癌13例,胰腺癌10例,卵巢癌4例,胆囊癌2例,肺癌2例,“似囊肿样强化”征象在不同器官来源肝转移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442 P=0.001)。“肠管截断征”:结肠癌8例;“花环样”强化:4例;“液-液”平征:胰腺癌3例。结论:1、卵巢癌肝转移具有肝周腹膜、肝包膜及肝包膜下转移的特征;2、肺癌肝转移瘤的形态以肝段或肝叶为主的片状浸润。3、乳腺癌肝转移瘤的大小较均匀一致。4、胰腺癌肝转移瘤周的高灌注区在延迟期较周围正常肝实质高。5、肝转移瘤出现钙化多见于消化道来源的肿瘤(胃癌、结肠癌)。
【关键词】:器官 肝转移瘤 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
【学位授予单位】:宁夏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5.7;R730.4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英文缩略词表9-11
- 前言11-13
- 资料与方法13-15
- 结果15-21
- 讨论21-28
- 结论28-29
- 附图29-37
- 参考文献37-42
- 综述42-49
- 参考文献46-4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9-50
- 致谢50-51
- 个人简历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印法,张鑫,李玲,张慧芳,薛洪范,李青;63例肝转移瘤介入治疗临床疗效分析[J];肿瘤防治杂志;2000年03期
2 孙曙光,陈俊,刘菲,王志浩,谭少庆;介入配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肝转移瘤[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01年02期
3 刘振玉,徐剑,赵海峰;肝转移瘤介入治疗体会[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2年04期
4 赵卫生,姜炜,丛征,戴海龙;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肝转移瘤——附10例报告[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2年02期
5 陈兵;富血管性肝转移瘤的介入治疗[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3年12期
6 亓连玉,韩希年,王永仁;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对肝转移瘤诊断价值[J];放射学实践;2003年05期
7 王廷昱,陈奋,陈旭,陈晶,陈大和;三期螺旋CT扫描对肝转移瘤的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年10期
8 窦新民,张建伟;肝转移瘤124例螺旋CT多期扫描体会[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6期
9 郑瑞锋;苏欣;闫敏;王彦威;百宏灿;聂晓光;于丹丹;黄凯;杨泉;;肝转移瘤立体定向适形放疗63例[J];武警医学;2005年12期
10 李富永,孙玉敏,任军华;21例肝转移瘤的介入治疗体会[J];哈尔滨医药;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少雷;罗娅红;华阳;魏宏;刘德华;李森;;肝转移瘤介入治疗疗效评价[A];第八届全国肿瘤介入诊疗学术大会、第一届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护理专业学组会议暨国家级介入诊疗继续教育学习班、肿瘤介入治疗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李安华;周建华;江虹虹;裴小青;韩峰;陈肖选;陈孝岳;;超声造影测定肝动静脉血流参数改变在肝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A];第九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黄金华;范卫君;张福君;吴沛宏;;应用药盒导管植入系统治疗多发性肝转移瘤的临床研究[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4 刘立志;李立;;肝转移瘤的影像学诊断[A];第一届中国肿瘤微创治疗研讨会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5年
5 闫东;李槐;魏文强;刘德忠;曾辉英;史仲华;李忱瑞;郭彦君;姜文浩;;肝转移瘤经肝动脉介入治疗疗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A];2003年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6 黄金华;范卫君;张福君;仝明;吴沛宏;;经药盒导管肝动脉化疗灌注治疗肝转移瘤[A];中华医学会第一次全国介入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7 舒桂明;经翔;邢谦哲;殷雪涛;王毅军;杜智;;超声引导细针穿刺诊断肝转移瘤2例报道[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杨丽;时高峰;许茜;李如迅;王琦;杜煜;李月考;;螺旋CT增强双期扫描诊断肝转移瘤的价值[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牛立志;徐克强;梁冰;王峰;周亮;左建生;徐克成;;肝转移瘤冷冻治疗后“冷休克”3例报告[A];中国(第七届)肿瘤微创治疗学术大会暨世界影像导引下肿瘤微创治疗学会成立筹备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0 刘玉林;陈宪;付荣;陈军;安连峰;蒋春林;涂琼华;;肝转移瘤周肝实质MSCT灌注成像的初步研究[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梦迪;多层螺旋CT全肝灌注对肝脏常见肿瘤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5年
2 王海燕;不同器官来源肝转移瘤的CT特征分析[D];宁夏医科大学;2016年
3 闫丽;立体定向适形放疗治疗肝转移瘤临床疗效多因素分析[D];青岛大学;2008年
4 张旭东;肝转移瘤多层螺旋CT影像学特征分析[D];宁夏医科大学;2013年
5 张鹏;肝转移瘤常规放疗与适形、调强放疗的剂量学比较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6 王琳;生长激素与5-氟尿嘧啶对小鼠前胃癌肝转移瘤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7 赵真;双源CT在肝转移瘤化疗后疗效评估和预后中的价值[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8 杨传红;CT能谱成像在肝细胞癌与肝转移瘤鉴别中的价值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9 李波;双源CT灌注成像在肝转移瘤中的临床应用[D];滨州医学院;2014年
10 吴桠楠;肝转移瘤的64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的初步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不同器官来源肝转移瘤的CT特征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78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477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