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体外腹主动脉远端阻断对兔心肺脑复苏效果及人体表阻断点定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6 09:18

  本文关键词:体外腹主动脉远端阻断对兔心肺脑复苏效果及人体表阻断点定位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背景及目的: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 CA)是指心脏突然射血停止,体循环有效血流量急剧下降,此时机体心、脑等重要器官处于严重缺血缺氧状态。CA为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首要死亡原因。每年有数十万人死于CA,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发生CA的概率每年约为(36-128)/10万;我国每一年有54.4万人发生心脏性猝死,发病率约为41.84/10万。CA复苏成功率依然不高,有资料显示,国内的院内复苏成功率约25.5%,存活出院率仅6.5%,北美洲每一年约500000人因发生CA而需接受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抢救,其中有20%~50%的CA患者可以恢复自主循环,但不幸的是存活出院仅有2%~15%。以上说明CA的发生率、病死率高,危害极大。CA的常见病因如下:①突然意外事件:如窒息、严重创伤等;②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缺血性心脏病和急性心肌炎最为常见;③药物中毒或过敏:如洋地黄类、普鲁卡因等药物中毒;青霉素、链霉素和某些血清制品的过敏反应均可引起CA;④手术及麻醉意外:如冠状动脉造影、腹腔穿刺引流等:⑤水电解质紊乱:如严重的高血钾症、低血钾症等;⑥其它:各种休克、呼吸道梗阻等。面对病因复杂的CA,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 BLS)是救治此类患者生命的基本方法,而BLS的内容最重要的是早期CPR。目前标准CPR术仍为国际公认的CA的抢救治疗方法。无论何种病因,CA发生率仍高而复苏成功率低,患者存活出院率并不理想。因此,针对不同病因的CA,完善和发掘CPR的适宜新技术与新方法,以求提高CPR患者的生存率,一直是急诊医师及CPR研究者的重要使命。高而持续有效的CPP是CPR一直期待解决的重要血流动力学指标,如何提升CPP是CPR研究的热点。然而,心泵学说及胸泵学说为主导的血流动力学机制已经很大程度上指导了常规CPR的操作及复苏指南更新,并在CPR方法和仪器研制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以及存在抢救人员疲劳而使按压的深度和频率下降等问题的存在,现有CPR方法中CPP回升幅度有限。目前,肾上腺素、腹部按压等复苏方法在CPR提高CPP的血流动力学机制中仍存在不足之处。如肾上腺素可导致复苏后心脏对氧的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平衡紊乱、局部再灌注损伤及高血压等副作用;腹部按压于CPR过程中因按压部位广泛,所产生的CPR结果不理想,潜在脏器损伤的风险发生几率也较大。因此,如何通过CPR新技术新方法,在较合理的血流动力学机制下,提高CPP和CPR成功率,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在我们课题的前期研究中,我们自主研制“体外腹主动脉远端阻断装置”(已成功申请为国家专利),在体外压迫阻断腹主动脉远端血流,有利于改善骨盆骨折大出血,提示能减少有效循环血量在外周的分布,保护心脑等重要血供,可预防脑缺氧及CA且有利于复苏。我们认为体外阻断腹主动脉远端血流可以优化血流动力学机制,且不增加机体缺血再灌注损失程度的条件下,保证心、脑等重要器官血供,从而增加CPP压力,最终有利于CPR成功率。在既往的研究基础上,本课题组通过体外持续按压动物兔的腹主动脉远端以探索体外腹主动脉远端阻断术对正常兔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及其意义,并研究体外腹主动脉远端阻断术对CA兔心肺脑复苏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此外,期冀日后能将体外腹主动脉远端装置更好运用于临床CA患者身上,我们进行了正常人腹主动脉影像解剖研究,以为CA患者提供准确的阻断解剖位点。本研究有望为前期科技计划项目所研制的产品(体外腹主动脉远端阻断装置)将于临床实践中作为一种新颖的辅助标准CPR治疗手段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和研究基础。方法:(1)通过麻醉健康新西兰大白兔并予以气管插管。左颈静脉、右侧颈总动脉插管,连接多功能生理监护仪。将双手食指、中指及环指交叠按压于动物腹部正中,持续按压沿着脊柱凹槽走行的腹主动脉远端以阻断血流。观测阻断前后不同时间点兔中心静脉压(CVP)、主动脉收缩压(SBP)、主动脉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等指标变化,以及动物复苏后胸腹部脏器是否有操作相关的损伤;(2)将健康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常规CPR组(STD-CPR)和体外腹主动脉远端阻断+常规CPR组(DAAB-CPR)。采用气管夹闭法制备CA模型:骤停持续3min后则开始实施CPR,STD-CPR组给予标准胸外按压150-180次/min;DAAB-CPR组给予标准胸外按压的同时,将双手食指、中指及环指交叠按压于动物腹部正中,持续按压沿着脊柱凹槽走行的腹主动脉远端以阻断血流。观察两组CPR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并记录自主循环恢复(ROSC)时间、复苏成功率及6h存活率;TUNEL法检测复苏成功后6h的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分别于不同时间点(复苏前、复苏成功后3h、复苏成功后6h)采血检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观察动物复苏后胸腹部脏器是否损伤。(3)于临床上75名患者的CT影像图中,以脐为重要标志点,研究以下三方面内容:①脐中点水平面对应椎体的位置;②腹主动脉末端与脐中点的关系;③腹主动脉远端、下腔静脉下段与腰椎的相对位置关系。结果:(1)单次体外阻断正常兔腹主动脉远端15分钟,阻断后即刻、5min、15min的SBP、DBP、MAP、CVP均有升高的趋势。其中SBP于阻断后即刻、5min、15min与阻断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DBP、MAP于阻断后5min、15min与阻断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CVP在阻断15min时与阻断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停止体外腹主动脉阻断15s后,SBP、DBP、MAP、CVP恢复到阻断前水平;所有动物兔胸腹部无脏器受损;(2)在CA复苏中,常规CPR组(STD-CPR)和体外腹主动脉远端阻断+常规CPR组(DAAB-CPR)平均动脉压(MAP)均逐渐回升,DAAB-CPR组复苏后30、60、90、120、150s时MAP明显高于STD-CPR组(均P0.05)。复苏后两组CPP总体趋势亦是逐渐恢复,DAAB-CPR组复苏后60s、90s、20s、150s时CPP显著高于STD-CPR组(均P0.05);但30s时两组CP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STD-CPR组比较,DAAB-CPR组恢复自主循环的时间更短(P0.05);DAAB-CPR组的复苏成功率、6h存活率较STD-CPR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成功6h后DAAB-CPR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STD-CPR组(P0.05);复苏后3h、6h DAAB-CPR组兔血清NSE水平低于STD-CPR组(P0.05)。所有动物兔胸腹部无脏器受损;(3)从临床患者影像图中可以发现,腹主动脉末端、腰椎与脐标志点大致位于检查者腹部正中线处:①脐中点位于腰4椎体下缘以上40.31mm,以下32.82mm范围内;②腹主动脉末端在脐中点上、下35mm范围内波动;③腹主动脉末端所在的横切面上腹主动脉位于脊柱椎体前略偏左侧,下腔静脉在此平面位于椎体前偏右侧。结论:(1)体外腹主动脉远端阻断使动物兔主动脉内压力升高,提示体外腹主动脉远端阻断可能有利于提高CPP与标准CPR的成功率;(2)在CA动物兔复苏早期阶段,通过体外腹主动脉远端持续按压阻断辅助标准CPR,可以改善MAP、CP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缩短恢复自主循环的时间,减轻心肌凋亡和脑组织细胞损伤程度,有利于改善复苏预后;(3)于临床患者中,通过脐中点较为准确地定位腹主动脉末端的位置,可于CPR时进行体外腹主动脉远端阻断,有望改善CPR血流动力学机制,保证机体重要器官血供,从而增高CPP和CPR成功率。
【关键词】:体外腹主动脉远端阻断 心肺脑复苏 血流动力学 心肌凋亡 影像解剖学
【学位授予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459.7
【目录】:
  • 摘要3-7
  • ABSTRACT7-15
  • 前言15-22
  • 第一部分 体外腹主动脉远端阻断对正常兔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及其意义22-30
  • 1 实验目的22-23
  • 2 材料与方法23-25
  • 3 研究结果25-26
  • 4 讨论26-30
  • 第二部分 体外腹主动脉远端阻断辅助标准CPR对心脏骤停兔模型复苏效果的影响30-47
  • 1 实验目的30
  • 2 材料与方法30-37
  • 3 研究结果37-42
  • 4 讨论42-47
  • 第三部分 人体外腹主动脉远端阻断位点的影像解剖研究47-55
  • 1 实验目的47
  • 2 材料与方法47-49
  • 3 结果49-51
  • 4 讨论51-55
  • 全文总结55-56
  • 本研究不足之处56-57
  • 参考文献57-63
  • 附录63-64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64-65
  • 致谢65-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庆麟;;直接起自腹主动脉的右肝副动脉一例[J];广东解剖学通报;1984年Z1期

2 张沧人;陈雨田;金建明;余海松;孟昭俊;;腹部部分动脉应用性数据的观测[J];广西医学;1985年06期

3 吴先国;何业枞;艾寿坤;严桂民;王佑怀;;腹主动脉与其主支夹角的空间定位[J];解剖学杂志;1989年03期

4 海亮;;六高老人要查腹主动脉[J];人人健康;2006年01期

5 陈拥彬,吴红年;左肾双动脉1例[J];咸宁医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6 陈斌,王玉琦,符伟国,陈福真,叶建荣,徐欣,郭大乔,蒋俊豪,杨珏,范隆华,史振宇;肾下腹主动脉重建术危险因素分析[J];上海医学;2003年08期

7 吴建秋,景在平;大鼠异种腹主动脉移植形态学重构[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3年03期

8 周颖奇;单培佳;徐俊;;先天性腹主动脉断裂患者的诊断及其离断变异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07年43期

9 苏光鸿;王根本;;国人腹主动脉终端的局部解剖(摘要)[J];吉林医科大学学报;1964年02期

10 黎锦芳,刘晋华;60例健康人腹主动脉径线的超声测量[J];广东医学;198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锋;刘增庆;李向峰;管强;张亚芬;杨笑非;;腹主动脉末端阻塞30例诊断与治疗[A];全国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1年

2 黄伟;刘有军;主海文;刁越;高松;;腹主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的数值模拟[A];第七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熊建群;黄季春;李应华;钟伟帮;陈军初;谌谨寰;;腹主动脉弹性与临床的对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1年

4 谭鸿雁;;掌握取栓和围手术期处理技能 提高急性腹主动脉血栓栓塞救治率[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周围血管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陈力;俞星飞;潘乐门;;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四例治疗经验[A];2007年浙江省周围血管外科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武钢;肖利民;杨庆永;鲍光欣;;犬体外腹主动脉末端阻断再灌注损伤指标的变化及意义[A];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灾害急救危重病医学学术会议暨创伤脓毒症、中毒救治新进展推广学习班、灾害医学研究进展高级研讨班论文汇编[C];2012年

7 李少波;陈武;黄茂芹;陈玉娇;许诚;;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严重狭窄所致难治性高血压一例[A];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陈黎新;陈自力;李剑;黄薇;;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兔模型在腹主动脉下段阻断不同时相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指标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9 李广湖;张代美;;腹主动脉贯通性损伤40天后大出血死亡一例[A];第四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卷)[C];1991年

10 黄福华;李明;郑军;于存涛;刘永民;朱俊明;常谦;孙立忠;;胸腹主动脉替换术中肋间血管重建的一种简单方法[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暨2007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青年医师论坛论文集心血管外科分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牛妞 顾海鹰;肠液进入血管之后[N];健康报;2009年

2 记者 龙军 通讯员 伍西明;首例脐动脉插管至腹主动脉置管手术成功[N];光明日报;2011年

3 特约记者 胡岳 通讯员 苏尔;血管穿条“裤子”巧治主动脉瘤[N];家庭医生报;2004年

4 通讯员刘宁春 记者杨丽佳;国内发现首例“后胡桃夹子综合征”[N];健康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曾佑忠;腹膜后巨大肿瘤主要靠手术切除[N];保健时报;2005年

6 郑惠方;孕妇为何不能仰卧?[N];大众卫生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振生;部分阻断腹主动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2 陈艳;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暂时性阻断、阿霉素隔离循环灌注的动物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3 孟存良;兔腹主动脉球囊扩张术后白介素-8水平变化及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4 林开敏;针对TGF-β1启动子的ASODNs对新西兰兔腹主动脉支架植入后再狭窄及再内皮化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跃;基于动脉期图像的腹主动脉分割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2 周雪;脂餐负荷前后MPO、GSH-px变化及其与动脉硬化关系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3 徐伟伟;慢性铁超载加重小鼠腹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4 钟涛;体外腹主动脉远端阻断对兔心肺脑复苏效果及人体表阻断点定位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5 高成金;大鼠腹主动脉移植硬化的细胞学机制及其靶向干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蒋明东;高强度聚焦超声作用兔粥样硬化腹主动脉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7 杨腾蛟;临时阻断猪低位腹主动脉的安全时限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8 熊玮;大鼠腹主动脉移植硬化发生的细胞基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9 刘仁贵;腹主动脉的应用解剖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张远标;ERK/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PDGF诱导的大鼠腹主动脉移植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D];浙江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体外腹主动脉远端阻断对兔心肺脑复苏效果及人体表阻断点定位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56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4856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6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