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般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胞质分裂阻滞法微核率基准值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一般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胞质分裂阻滞法微核率基准值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微核率 胞质分裂阻滞法 蒙特卡洛模拟 细胞毒性 微核细胞组学
【摘要】:胞质分裂阻滞法微核试验方法自1985年从传统微核方法改良创立以来,随着对核异常发生机理的深入研究,逐步发展成为能够全面反映各种物理、化学因素对机体遗传损伤及细胞毒性损伤的综合指标,并在1999年提出了微核细胞组学的概念,微核试验也因此在职业有害因素监测、环境因素监测及各种恶性肿瘤的预后等多个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已发表的文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实际抽取有代表性的人群进行微核细胞组学标志物的检测分析两种方式,获得一般人群的微核率并了解微核细胞组学相关观测指标的基准值范围和可能的影响因素,从而用于指导环境或职业化学接触人群的遗传毒性和风险分析,为进一步展开研究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通过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检索2001年~2014年公开发表的使用胞质分裂阻滞法(CBMN)进行微核检测并设立非遗传毒物接触人群对照的研究报告,按照文献中提供的微核率、标准差和样本量进行蒙特卡洛模拟,对100次模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估算中国一般人群微核率基准值情况并对相关因素是否存在影响进行分析;在安徽地区募集无明确的遗传毒物暴露史、重大疾病史、药物史的一般人群,在城乡、性别、年龄方面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层采样,采血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组学标志物的检测,分析各指标的基准值信息,并根据数据分布特征分别采用Student's-t检验、Student-Newman-Keuls分析、一般线性回归、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和负二项回归等方法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比较。一、中国一般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基准值分析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检索到符合条件的文献共23篇,样本量平均为70.6例(22~178例),微核率均数最小为0.39%o,最大为25.3%o,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法模拟100次得出的中国一般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均数为4.36‰,95%范围参考上限为14.17%o。本部分研究还发现了采样地区、性别、吸烟和饮酒对微核率均存在显著影响。二、安徽地区一般人群微核细胞组学标志物的基准值调查在安徽地区共募集到符合研究条件的一般人群281例,农村城镇人口为比例1:0.9,男女比例6:4,年龄分布为18-30岁,31-40岁,41-55岁,56-70岁人群各占四分之一,男性中吸烟与饮酒者所占比例分别为53.8%和65.5%,女性分别为0.9%和10.0%。采用胞质分裂阻滞法进行微核细胞组学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安徽地区一般人群微核率为(3.94±3.841)‰(95%范围为0‰~10.24‰),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一致,核质桥率均值为0.17‰(95%范围为0‰~1‰),核芽率均值为0.55‰(95%范围为0‰~2‰),核分裂指数为1.71±0.221(95%范围为1.28~2.14)。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多因素校正后,发现饮酒是微核率的独立影响因素,性别是核分裂指数的独立影响因素,吸烟、饮酒可在一定程度上对微核率和核分裂指数产生影响,城乡地区差异、年龄和BMI等因素对微核率和核分裂指数未见显著影响,在核芽率和核质桥率方面未观察到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综上所述,本课题系统的分析了目前国内微核率基准值的相关研究,获得了中国一般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基准值范围,对安徽地区的一般人群进行了分层采样,获得了安徽地区微核率、核质桥率、核芽率和核分裂指数的基准值信息,这些结果可以作为这些指标应用中的重要参考数据,有助于评估职业或者环境等有害因素致个体遗传损伤的改变。
【关键词】:微核率 胞质分裂阻滞法 蒙特卡洛模拟 细胞毒性 微核细胞组学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446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0
- 英文缩略词表10-11
- 前言11-17
- 第一部分 中国一般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基准值分析——蒙特卡洛模拟法17-33
- 1 资料与方法18-19
- 2 结果19-30
- 3 讨论30-32
- 4 小结32-33
- 第二部分 安徽地区一般人群微核细胞组学标志物的基准值研究33-52
- 1 对象与方法34-39
- 2 结果39-49
- 3 讨论49-51
- 4 小结51-52
- 结论52-54
- 参考文献54-59
- 致谢59-60
- 附录一 微核基准值项目调查问卷60-63
- 附录二 个人简历63-64
- 附录三 胞质分裂阻滞法微核细胞组学的研究进展和应用64-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来玉,郑巧玲,叶华清;非吸烟者外周血微核正常范围参考值测定[J];职业医学;1993年05期
2 王凤玲,赵军年,高志刚;老年人血浆纤维结合蛋白及微核率的改变[J];佳木斯医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3 李杰,周好乐,杨茜,刘桂荣;高氟对人及小鼠微核率的影响[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0年05期
4 王昱,朱宇熹;微核的研究及应用[J];重庆医学;2003年05期
5 张艳芬;许重洁;杨保胜;;3种微核检测方法的比较[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张昌杰,蔡亚娜,徐绶峻,胡仁昭;尿殖系肿瘤患者周血培养细胞的微核观察[J];华中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02期
7 陈凡;;作为受照细胞群体存活指标的微核率[J];国外医学(放射医学分册);1981年03期
8 钟昌奇,史家芳,刘启兰;停服棉酚后外周血微核淋巴细胞形态学观察及其形成机理的探讨[J];生殖与避孕;1986年02期
9 陈洪域;触砷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研究[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88年02期
10 吕凤臣;刘华莲;巴月;;濮阳地区115例健康农民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值观察[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199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鸥;刘春水;王润超;李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微核表达和预后[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2 赖关朝;孙杰;张爱华;廖国兰;张碧珠;唐小江;;职业性汞暴露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分析[A];广东省环境诱变剂学会、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卫生毒理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3 邢卫平;管怀良;贺磊;魏立国;方莲英;姜宗荣;;医用诊断X线工作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与剂量关系动态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第三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4 王金玮;张光辉;徐晓文;叶玲丽;夏昭林;;代谢酶基因多态与苯作业工人微核率的关系[A];中国毒理学会第六届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摘要[C];2013年
5 朱萍萍;廖惠珍;吴灿勇;;麦草粉与绿茶对亚硝化鱼露致微核率增高的保护作用[A];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6 汪珍春;姚焱;董燕琼;张平;陈永亨;;水体中铊对“清道夫“外周血红细胞的遗传毒理的时效性[A];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第14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林海霞;周飞;常艳;;体外微核高内涵筛选方法的建立及应用研究[A];2010年全国药物毒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田素青;;微核着丝粒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辐射研究中的应用[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杜杰;陈英;张学清;刘秀林;;上海“6.25”钴源辐射事故病人淋巴细胞微核17年随访观察[A];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第14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汪传高;杜杰;曾发贵;王治东;张学清;穆晓峰;李坤鹏;王仲文;陈英;;不同LET低剂量辐射诱发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的剂量效应关系[A];低碳生活与健康损害论坛——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风险评价专业委员会全国第十三届学术会议暨第四届第5次委员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靖九江;我国抗辐射药物研究取得成果[N];中国医药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韵;微核及微核细胞命运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2 侯贺礼;PI3K抑制剂和辐射对细胞命运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春旭;某氡温泉周边居民外周血细胞遗传学指标以及miRNA的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年
2 滕晶晶;中国一般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胞质分裂阻滞法微核率基准值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6年
3 王润超;微核表达与恶性血液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的相关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彭伟;VDT作业女性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微核及绒毛微核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0年
5 叶云杰;代谢酶基因多态与苯致有害作用易感性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6 张岭;电离辐射诱发小鼠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的剂量—效应关系[D];吉林大学;2011年
7 陈兰;CYP1A1,GSTT1和GSTM1基因多态性对电子垃圾拆解区居民MNed BNC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龚国琴;新型Hsp90抑制剂-SNX-2112的毒理学初步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一般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胞质分裂阻滞法微核率基准值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微核率 胞质分裂阻滞法 蒙特卡洛模拟 细胞毒性 微核细胞组学
,
本文编号:5136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513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