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洪元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
本文关键词:金洪元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年
金洪元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
袁忠
【摘要】:论文由四个部分组成,在探析《内经》《伤寒论》中脾胃、肝、肾病学说发展源流基础上,初步总结了导师金洪元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及相关疾病的临床研究。 第一部分:回顾了《内经》《伤寒论》中脾胃、肝、肾病理论的发展源流。《内经》对脾胃、肝、肾的解剖、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原则等方面,都做了较全面的论述,为脾胃、肝、肾学说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将《内经》确立的脾胃、肝、肾理论创造性地应用于临床实践,创立了六经辨证和脏腑经络辨证,制定了一系列理、法、方、药,为脾胃、肝、肾学说在临床诊治运用中树立了规范。金师早年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后从事医、教,研工作。精研《内经》、《伤寒》理论。博采众家,吸取精华,独创自己的中医诊疗风格,尤其在脾、胃、肝,肾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独到的见解。金师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善用经方,亦重时方,并配以自己的经验用药,这点在他擅长的肝病治疗中多有反映。如四逆散为调和肝脾,疏达气机的著名经方,而病毒性肝炎的多种症候表现均与肝失疏泄有关。金师治肝病注重疏肝达郁,尤善用此方,若单用本方似嫌力量薄弱,治疗针对性不强且不全面,因此金师常用此方与其它时方合用,藉以增强疗效。如四逆散与甘露消毒丹合方,解毒化湿、疏肝解郁,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四逆散与四君子汤合方,有疏肝解郁,健脾和胃的作用,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有肝郁脾虚证者。四逆散与一贯煎合方,滋养肝肾、解郁透邪,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有肝郁气滞、肝阴亏损见证者。四逆散与四物汤合方,配郁金、丹参、鳖甲等药有活血化瘀、疏肝养血、软坚散结作用,治疗慢性肝炎或早期肝硬化,有血虚、血瘀见证者。金师还擅长脾胃病的治疗,临床调治脾胃一方面取李东垣的“升发脾阳”之法,用李氏补中益气汤,治疗脾胃虚弱,中气不足而引起的少气懒言、四肢乏力或内脏下垂的气虚下陷证。一方面又重视叶天士的“脾喜刚燥,胃喜柔润”的观点,善用滋养胃阴法治疗因阳盛之体,燥热内盛或病后损伤脾胃之阴,胃院灼痛,纳差烦渴,唇红口燥,大便干结等证,临床多选用北沙参、麦冬、玉竹、石斛、花粉、山药、扁豆等药与党参、白术等健运脾胃之品合用,使药物甘凉与温运结合,润而不腻,温而不燥,常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甚佳。金师认为“新疆地区,溃疡病多脾胃虚寒,胃炎病多肝胃不和。”前者以仲景的黄芪建中汤治疗外,常配以《良方集腋》的良附丸,温中散寒,行气止痛,每每收到良效。后者以仲景的四逆散为主,或用《景岳全书》的柴胡疏肝散为主加减治疗效良。金师认为《本草正义》中对苏梗“开胸膈、醒脾胃、散结止痛”的论述很精辟,常用苏梗为主,配厚朴、香附等药治疗肝胃不和,疗效甚佳。对于脾虚湿盛而出现形体虚赢,食欲不振,大便溏泻者常用《和剂局方》的参苓白术散或《张氏医通》的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之;对肝旺乘脾之腹痛、腹泄常以四逆散和痛泻要方治疗;若属脾肾阳虚之腹泻则以附子理中汤和四神丸治疗,均有较好疗效。金师还常用《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的资生丸,治疗脾胃虚弱,饮食积滞,消瘦乏力,食少便秘者,认为金元时代,战乱饥荒,民不聊生,脾胃病多以东垣补气升阳益胃法治疗,而今时代变迁,饮食肥甘厚味,痰湿过剩,多有积滞,脾胃病以清化痰湿,运脾消滞之资生丸为常用,且效良。曾师从岳美中等近代名家,对岳美中治疗肾炎的特色颇为推崇,对岳氏治疗肾炎初期采用发汗利水,中期补气健脾,后期温肾利湿法非常重视,而在临床中治疗肾炎自成特色。以滋肾化瘀,利水解毒法,自拟滋肾解毒汤,研制金氏肾炎丸,治疗肾炎确有实效。 第二部分:根据三年来亲临导师言传身教的临床实践,结合自身的临床实践,较全面地总结了导师的学术思想,内容如下:1)注重脾胃论,处处顾护脾胃,在临床实践中论治常以脾胃为先,处处顾护脾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防治外感,脾胃为本;②祛除邪实,顾护脾胃;③善调脾胃治杂病:A)肝胆病从脾胃论治;B)胃肠病从脾论治;C)慢性肾炎从脾胃论治;D)慢性肾衰,从脾胃论治;2)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注重现代医学的客观指标。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治疾病的灵魂,辨证为本,有机结合辨病,辨病注重现代医学客观指标,四诊合参多方面诊查脾胃、肝、肾疾病。具体表现在如下:1)金师在诊治疾病中,从主证上找出病因的根源所在,从而抓住了疾病的主要矛盾,再结合现代医学的检查手段,进行合理、综合、准确的分析判断,从而为临床诊、治、防提供了可靠、系统、科学的依据:①无证可辨时要常中探微,特殊辨证,在此基础上,要结合辨病,依据本病之基本病因病机,确立法则,予以施治;②有些重大疾病,疑难疾病,一般辨证治疗于事无补,因此必需结合现代医学检测手段。金师同样反对生搬硬套,不顾中医特色似是而非地只据西医病名而盲目用药。2)金师在临床中常对不同体质的病人施之不同治法,以获得满意的效果。3)金师强调中西医互相学习,融会贯通,力倡借助于西医现代化诊疗手段,作为中医四诊的延伸,借助现代方法,包括生物化学、细胞学、影像学等先进检测方法,可以明确疾病的性质和病位,加强辨证用药的针对性,扩大中医辨证依据和丰富辨证内涵。认为参照西医理化检查进行辨证论治,可判定中医疗效,打破传统中医仅仅视症状和体征消除为治愈的认识,可提高中医治疗水平。治肝莫忘实脾,健脾莫忘疏肝。调肝不忘化瘀,治肝莫忘扶正。峻剂逐水,中病即止。滋补肝肾,治病求本。治肾注重滋肾化气。滋肾化瘀,解毒利湿法是金师治疗慢性肾炎的基本大法。与时俱进的医学思维观和科学的养生法是导师医学生涯持久不衰的有利保障。 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金洪元教授丰富独特的临床诊疗经验,分别从慢性乙肝,肝硬化,慢性肾炎,紫癜性肾炎,慢性胃炎等典型疾病的治疗中展示:1)治疗疾病力主中西医汇通,审时度势,衷中参西,辨病与辨证相互结合的治疗方法治疗疾病,并以此为理论指导,自主创制许多方药,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应用疏肝运脾、柔肝养阴,解毒化瘀之法金氏乙肝冲剂,善用一贯煎加减、滋肾解毒化瘀利水大法治疗慢性肾炎之金氏肾炎丸,惯用地榆、槐花、生藕节、三七粉等药治疗血尿,山药、菟丝子、虫草等药降蛋白尿;2)注重脾胃,善调脾胃治杂病:无论外感内伤,七情劳欲之病,均以调理脾胃为重点,重用黄芪、党参、茯苓、白术;3)金洪元教授在治疗新疆地区慢性胃炎患者时根据地域特点提出温运脾胃,滋阴润燥之法,重用沙参、麦冬、石斛、玉竹等药;4)金洪元教授治疗紫癜性肾炎提出以滋肾健脾为主,以清热解毒为辅,兼施养血活血为则;5)金洪元教授力主疏肝达郁,养血柔肝,扶正固本法联合西医抗病毒方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第四部分:根据导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搜集临床病案科学统计处理,对擅长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进行了临床研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目的探讨金洪元教授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 B)的临床疗效及经验总结。方法142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71例)给予拉米夫定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有效率,治疗后ALT复常率、DNA转阴率、HbeAg/HbeAb转换率变化情况;结果慢性肝炎治疗有效率治疗组68.18%,对照组39.68%,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在ALT复常率、DNA转阴率、HbeAg/HbeAb转换率均优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CHB患者抗病毒的应答率和肝功能改善率,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在治疗中强调:1)治肝之病当重运脾;2)治肝注意扶正提高机体免免疫功能;3)强调中西结合治疗,常在中医治疗基础上联合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金师认为中医治疗慢性乙肝应疏肝运脾、柔肝养阴,解毒化瘀当贯穿本病治疗始终,并分期治疗。主张早期湿热壅盛为主,治宜偏重清热利湿;中期肝郁脾虚为主,治宜偏重疏肝运脾;晚期肝肾阴虚,瘀阻脉络,治宜偏重滋阴活血;活血化瘀贯穿始终又体现金师初期治疗便立足于截断扭转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趋势的治未病的思想。疏肝运脾、柔肝养阴,解毒化瘀法可以调节机体异常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防御能力,保护肝细胞,改善肝脏微循环,促进细胞修复,达到恢复肝功能的目的。依此法而创立的益肝转阴汤已经成为院内治疗乙肝的有效制剂,正在申报国家二类新药。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249.2;R25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勃;;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5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2 颜耀斌;唐平;;拉米夫定合清热解毒软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苏明,谢军旗,陆宗阳;中药方剂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74例临床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5年02期
4 丁世幸;;《金匮要略》涉肝病机浅述[J];光明中医;2008年07期
5 刘晖,李金田;《伤寒论》脾胃学说浅识[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孙永强,韩琳;中医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J];甘肃中医;2005年07期
7 苏保亮,许培仁,卢洁;拉米夫定联合叶下珠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04年02期
8 蒋叶军;罗姣利;张绪生;;养肾活血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4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07年05期
9 高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91例[J];河南中医;2005年08期
10 徐慧;;谌宁生主任医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经验介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福宁;李猛;李振前;朱幼芙;;慢乙肝中医证型与肝活体组织病理分级分期相关性分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03期
2 胡九东;刘洋;李莹;张玮;邢练军;;中西医结合抗病毒治疗慢乙肝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03期
3 李艳;张国梁;方朝晖;;肝源性糖尿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年02期
4 张国梁;李艳;;慢性乙型肝炎中医病因病机研究概述[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年07期
5 代雪飞;吕雄文;李俊;;库普弗细胞在酒精性肝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10年01期
6 郝文;;慢性乙型肝炎辨证分型与客观指标关系的研究进展[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7 赵辉,边玉麟;平气之年推算方法及其意义[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8 薛西林;;以简约释“脾约”[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徐谦德;《内经》互文探析[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10 马友盟,林应强;整复胸椎小关节紊乱为主治疗颈性眩晕62例临床疗效观察[J];按摩与导引;199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长龙;戴征强;谌业江;杨文林;涂怀浩;余科京;;逍遥散配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发生效果的评价[A];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讲习班、江西省第二次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2 汤雄;汪梦;杨高中;;医用臭氧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疗效观察[A];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讲习班、江西省第二次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3 韩明;文萍;文剑波;徐林芳;;水飞蓟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观察[A];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讲习班、江西省第二次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4 付军;林明民;徐龙;;Dubin-Johnson综合征一例[A];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讲习班、江西省第二次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5 张腾云;刘中勇;;谈《黄帝内经》之“百病生于气”[A];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九次活血化瘀学术研讨会活血化瘀临床应用新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11年
6 沈长龙;戴征强;谌业江;杨文林;涂怀浩;余科京;;逍遥散配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发生效果的评价[A];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于文涛;周俊琴;方朝义;王香婷;王霞;王蕊;;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辨证分型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朱肖鸿;胡小花;孙慧伶;;ALT1~2ULN肝郁脾虚型慢乙肝病理分布规律[A];庆祝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三十周年论文集粹2011[C];2011年
9 陆曙;王妙;苏伟;龚少愚;朱红俊;魏慧渊;杨庆有;;防己茯苓汤对慢性心力衰竭心气阳虚型患者心功能指标的干预作用[A];201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学术年会暨北京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张俊荣;;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功能检测分析[A];第三届全国重型肝病及人工肝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那坤;柔肝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TGF-β_1/Smads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张传涛;HH胶囊体内外抗乙肝病毒作用及其部分作用机制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王儒芳;当代情绪心理学视角下的中医七情理论与实践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周新颖;加减三甲散及其虫类药对肝纤维化大鼠TGF-β/Smads信号通路及MMPs/TIMPs体系影响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成振镛;出生时期的四时气候节律与体质形成的关系[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周冠中;体质评估的关键因素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李怡贞;针刺合并埋线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陈吉全;《黄帝内经》五行学说源流及应用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呼兴华;从术数的角度考察运气学说的发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王香婷;柴苓汤对环孢素A肾病大鼠a-SMA表达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柏盛;慢性HBV感染者病原学特点与肝肾损害、治疗及转归的相关性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蔡艳;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型临床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蔡锐;中药加味四逆散对血吸虫病小鼠肝纤维化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杨水才;参仙乙肝灵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孙敏;《黄帝内经》针刺治疗整体观思想探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李艳丽;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IL-4相关性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朱振林;柔肝冲剂对肝纤维化患者血清TIMP-1影响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张春红;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性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蔡林宏;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IFN-γ相关性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吴静;基于方剂文献的治肝法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凤梅,刘炳林;从瘀论治慢性肾小球肾炎52例[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舒小清;;双虎清肝颗粒合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传染病信息;2000年04期
4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传染病信息;2005年S1期
5 付艳艳;刘奇峰;朴志贤;;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治验举隅[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6 赵东旭;朴志贤;;活血温阳利湿汤对肾病综合征蛋白尿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7 颜耀斌;唐平;;拉米夫定合清热解毒软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苏明,谢军旗,陆宗阳;中药方剂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74例临床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5年02期
9 严军;刘秀其;杜明;陈林燚;;干扰素-α联合叶下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8年01期
10 谭德明;浅谈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永孟;朱幼芙;郭亚兵;侯金林;;慢性乙型肝炎淤胆型的早期临床诊断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年20期
2 陈鸿濂;;当飞利肝宁胶囊合蒲芍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1例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年06期
3 刘西忠;金庆香;齐子芳;姚桂芳;刘秀华;;生脉二至方联合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年05期
4 郑颖俊;童光东;贺劲松;邢宇锋;张来;;血塞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年02期
5 程立;刘香臣;禇福明;李华;;联合用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0年09期
6 徐韶敏;;四君子汤合一贯煎加味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7 姜学连;孙云廷;魏铭;杨际超;胡艳;;加味黄精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年08期
8 张广玉;郭英君;常占杰;;养木丹颗粒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对YMDD变异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7年08期
9 戴启宇;宋蓓;吕书锋;;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研究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年10期
10 王春芳;刘光伟;陈建杰;;健脾清化方联合垃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HBV、YMDD变异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丽;王卫群;金洪元;;金洪元教授从七情论治消渴病的临床经验[A];内分泌代谢病中西医结合研究——临床与基础[C];2010年
2 杜发斌;蔚林兰;孙晓峰;冯明辉;张瑞;;芍地兰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A];第十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3 郑浩杰;张照琪;范景芳;;清热退黄口服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第十四次肝胆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钱涯邻;陈维铭;张燕;;中药乙肝Ⅱ号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2006年
5 马晓莹;田字彬;孔心涓;张民生;魏良洲;赵清喜;张翠萍;;国产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成人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6 叶永安;田德录;蒋健;李志红;李筠;陈建杰;赵一鸣;王融冰;杨世忠;邵凤珍;季光;杨晋翔;周大桥;刘铁军;成冬生;张玮;孙克伟;王玉芬;;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舌诊特点的临床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三届内科肝胆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林华;杨才生;陈紫榕;;病原未定型肝炎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九次感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孙宝佳;;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A];第五届全国肝脏疾病临床暨中华肝脏病杂志成立十周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万学发;胡建军;李爱萍;朱玉芳;周霞秋;;双环醇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A];2006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万学发;胡建军;李爱萍;朱玉芳;诸葛传德;;双环醇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A];第五届全国肝脏疾病临床暨中华肝脏病杂志成立十周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门心洁;[N];天津日报;2005年
2 施嘉奇;[N];文汇报;2007年
3 小殷;[N];医药经济报;2009年
4 杨越;[N];医药经济报;2005年
5 张国民;[N];中国医药报;2003年
6 庄愉;[N];医药经济报;2000年
7 ;[N];医药经济报;2000年
8 中数;[N];医药经济报;2005年
9 ;[N];医药经济报;2006年
10 白剑峰;[N];人民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忠;金洪元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2 马丽;金洪元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糖肾通络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许书维;健脾疏肝法治疗慢乙肝脾虚肝郁型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4 吴刚;1.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慢性重度乙型肝炎临床研究 2.高效复合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5 曾意荣;关节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6 郑雨;加味左归饮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疗效与机理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7 肖振卫;肾主水理论及相关临床和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年
8 金仁根;脑康宁胶囊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及相关机理初步探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年
9 胡瀞月;养血健脾、化瘀消痰法治疗卵巢囊肿的理论和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10 李勇;肝脂清多靶点调控脂肪肝脂质代谢的作用机理[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瑛;柴芍六君汤加减干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YMDD变异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2 王林;益肾解毒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3 陆霜红;龙柴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湿热内阻证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4 袁野;补肾清毒法治疗慢性乙肝[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5 赵敏;健脾清热利湿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脾湿热证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6 张勇;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证)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9年
7 魏芳;疏肝健脾利湿解毒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挟湿热型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年
8 谢东翰;疏肝健脾、养阴化瘀利湿法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的应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9 李媛;疏肝健脾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型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10 张志勇;乙肝长乐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脾湿热证)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6年
本文关键词:金洪元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618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61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