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宫颈癌延伸野调强放疗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2 23:06

  本文关键词:宫颈癌延伸野调强放疗的临床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宫颈肿瘤 淋巴结转移 诊断学 治疗学 宫颈癌 淋巴结转移 腹主动脉旁 延伸野调强放疗 宫颈癌 调强放疗 腹主动脉旁 预防性放疗


【摘要】:[摘要]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癌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其转移率随着分期的进展而逐步增加。因此,早期诊断及采取合理的手段治疗伴有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并对高危患者进行腹主动脉旁预防性照射或将成为改善预后的重要方法。目的:分析评价延伸野调强放疗对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8年5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间收治的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患者81例,采用延伸野调强放疗技术,外照射45-50.4Gy,转移淋巴结同步加量至56-61.6Gy,部分IIIB患者,患侧宫旁补量10Gy;内照射用Ir192放射源予A点30-36Gy/5-6F。同步化疗采用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结果:截至末次随访,存活病人49例,中位随访时间29个月(10.6-101.3月),患者的2年OS、 DFS、 LC分别为61.8%、46.2%、82.3%,3年的OS、 DFS、 LC分别为57.5%、44.1%、82.3%。发生复发转移的病人共39例,其中单纯局部复发8例(20.5%),局部复发合并远处转移1例(2.6%),单纯远处转移30例(76.9%)。肿瘤大小和化疗次数为DFS和LC的独立预后因素。急性Ⅲ级以上消化系、泌尿系、血液学毒性发生率分别为4.9%、3.7%、49.4%;仅1例患者出现晚期Ⅲ级消化系、泌尿系毒性反应,并接受手术治疗。结论:用延伸野调强放疗技术治疗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毒性反应尚可接受,远处转移为主要失败模式,肿瘤大小和化疗次数是影响DFS和LC的独立预后因素。目的:分析评价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引流区预防性放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8年4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行腹主动脉旁预防性照射的宫颈癌患者122例,放疗为延伸野调强放疗,外照射45-54Gy,转移淋巴结同步加量至54.8-66Gy,部分IIIB期患者,患侧宫旁补量6-10Gy/3-5次;内照射Ir192放射源,予A点Dt24-42Gy/4-7次。同步化疗为顺铂或紫杉醇单药周疗。结果:全组中位随访时间31.6月(3.7-96.1月),3年的OS、 DFS、 LC分别为88.0%、77.7%、91.2%;预计5年的OS、 DFS和LC分别为85.6%、75.9%、89.0%。截止末次随访,26例患者出现复发转移,其中单纯局部复发9例(34.6%)、单纯远处转移16例(61.5%)、远处转移合并局部复发1例(3.9%)。急性期Ⅲ级以上消化系、泌尿系和血液学毒性发生率分别为7.9%、6.7%和67.4%;迟发Ⅲ级以上消化系、泌尿系毒性发生率分别为2.7%和1.8%。HGB是OS和D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对于高危患者行腹膜后预防性放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仍需要前瞻性研究予以进一步验证。
【关键词】:宫颈肿瘤 淋巴结转移 诊断学 治疗学 宫颈癌 淋巴结转移 腹主动脉旁 延伸野调强放疗 宫颈癌 调强放疗 腹主动脉旁 预防性放疗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7.33;R730.55
【目录】:
  • 英文缩略词表4-5
  • 第一部分 综述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及治疗研究5-14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11
  • 参考文献11-14
  • 第二部分 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延伸野调强放疗的临床疗效分析14-31
  • 中文摘要14-15
  • 英文摘要15-16
  • 一、前言16
  • 二、材料与方法16-18
  • 三、结果18-26
  • 四、讨论26-28
  • 五、结论28-29
  • 六、参考文献29-31
  • 第三部分 宫颈癌腹主动脉旁预防性调强放疗的临床疗效分析31-54
  • 中文摘要31-32
  • 英文摘要32-33
  • 一、前言33
  • 二、材料与方法33-35
  • 三、结果35-43
  • 四、讨论43-50
  • 五、结论50
  • 六、参考文献50-54
  • 附录 宫颈癌FIGO分期(2009年)54-55
  • 致谢55-56


本文编号:6641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6641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5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