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红素联合琥珀酸亚铁治疗血透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分析
本文关键词:促红素联合琥珀酸亚铁治疗血透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血液透析 肾性贫血 促红素 琥珀酸亚铁 联合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透患者肾性贫血采用促红细胞生长素(EPO)联合琥珀酸亚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4月—2016年9月期间在该院就诊的62例血透患者肾性贫血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治疗组(31例,联合采用琥珀酸亚铁以及促红素治疗)和对照组(31例,单独采用促红素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以及血清铁蛋白(SF)等相关指标变化以及不良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HCT、Hb、SF等各项指标水平治疗后相对于治疗前均有所升高(P0.05),然而治疗组患者治疗后HCT(28.39±4.59)%、Hb(94.22±15.61)g/L、SF(486.21±370.98)μg/L等指标更高于对照组(23.61±3.61)%、(68.42±7.81)g/L、(302.18±99.2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2%)显著低于对照组(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透患者肾性贫血采用促红素联合琥珀酸亚铁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可有效、快速缓解患者贫血症状,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单位】: 江苏省仪征市人民医院肾内科;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肾性贫血 促红素 琥珀酸亚铁 联合治疗
【分类号】:R692.5;R556
【正文快照】: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常容易并发肾性贫血,特别多见于长期血液透析患者[1]。肾性贫血极易导致一系列生理异常,严重影响患者预后,需要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若出现肾性贫血症状,临床治疗效果会受到很大影响[2]。近年来临床研究表明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素)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富明;肾性贫血证治初探[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2年03期
2 贾国强,马晓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90例临床观察[J];洛阳医专学报;2002年02期
3 金世宏,曾新香,邱正新;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98例[J];中国社区医师;2003年08期
4 高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非透析病人的肾性贫血20例临床观察[J];药学进展;2003年04期
5 肖东星,王革;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04年01期
6 余晓艳,王亿平;中西医结合治疗肾性贫血概况[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年20期
7 刘厚庆;;肾性贫血的治疗[J];基层医学论坛;2006年07期
8 苏青;周瑞华;王常花;官丽娟;;依普定治疗肾性贫血25例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06年19期
9 潘冬辉;张小红;刘番芹;;肾性贫血的治疗及护理要点[J];甘肃中医;2008年08期
10 张国营;;肾性贫血的综合治疗[J];亚太传统医药;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芳菲;孙万森;王竹;杨宁;苗金玉;;肾性贫血治疗的研究进展[A];第10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徐成钢;汤学宇;;肾性贫血的相关因素研究[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黄宇虹;何作瑜;邓晟;;肾性贫血及相关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4 欧阳沙西;叶任高;张文军;;肾性贫血66例治疗的观察[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5 田艳梅;;“麦淀粉加味药膳面”对肾性贫血治养疗法的观察[A];山东营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吴云霞;李元善;成秉林;张国欣;;中药对肾性贫血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7 余月明;曹礼应;郭虹;段建;王柏青;余开慧;卓红爱;;低分子右旋糖酐氢氧化铁注射液治疗血透病人肾性贫血疗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郭志勇;李保春;袁伟杰;郭云珊;房振宇;于蕾;;静脉用右旋糖酐氢氧化铁注射液治疗腹膜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研究[A];2007年浙沪两地肾脏病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9 王怡;;中西医结合治疗肾性贫血的红细胞保护机理研究[A];2007年浙沪两地肾脏病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10 龙艳君;黄霞;刘加林;;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病5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A];贵州省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君华;肾性贫血应治疗[N];中国妇女报;2001年
2 徐述湘;抗肾性贫血应强调达标治疗[N];中国医药报;2007年
3 罗刚;肾性贫血干预靶目标值应提高[N];健康报;2007年
4 王振岭;基因治疗肾性贫血有前途[N];中国医药报;2002年
5 蔡建芳 孟婵 韩冰;贫血与肾病[N];健康报;2005年
6 通讯员李柯;治疗肾性贫血国产新药走出国门[N];科技日报;2002年
7 张中桥;期治疗肾性贫血 延缓慢性肾病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6年
8 北京友谊医院主任医师 王润华;中老年人贫血查查肾[N];大众科技报;2005年
9 健康时报特约专家 王润华;贫血背后掩肾病[N];健康时报;2005年
10 王润华;中老年人贫血要查查肾[N];大众卫生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云;左卡尼汀与肾性贫血的相关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杜玉君;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及其相关信号通路在肾性贫血发病机制中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姗姗;老年CKD患者肾性贫血的危险因素及贫血对心脏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6年
2 刘伟伟;黑地黄丸改善肾性贫血与甲状旁腺激素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何海鹏;中药结肠灌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张硕;李琦教授培元固本法治疗肾性贫血的经验总结[D];云南中医学院;2015年
5 刘真真;河南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现状调查[D];郑州大学;2012年
6 陈茂盛;培元祛浊法治疗肾性贫血临床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2005年
7 蒋亚平;慢性肾衰肾性贫血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的变化及意义[D];苏州大学;2004年
8 廖健;中西医结合治疗肾性贫血的系统评价[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4年
9 周晓峰;不同维持性补铁方法对肾性贫血疗效及其氧化应激反应的前瞻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10 王学敏;重组肝再生增强因子对5/6肾切除大鼠模型肾性贫血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135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713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