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及血压测量方法对血压测量值的影响及中心动脉压与外周无创血压关系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体位及血压测量方法对血压测量值的影响及中心动脉压与外周无创血压关系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无创血压 有创血压 中心动脉压 左侧卧位 右侧卧位 平卧位
【摘要】:目的:血压是人体重要的生理参数,其测量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判断及处理。无创血压测量方法简便易行,但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血压测量方法、体位、袖带宽度等。其中,血压的测量方法和受试者体位是目前争议比较大的因素,尤其是不同体位对血压测量值的影响更具实际意义,因为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患者病情多种多样,并非所有患者都能采取标准的血压测量体位,而不同体位状态下所测量的血压数值有所不同。本研究通过观察受试者左侧卧位、右侧卧位及平卧位无创血压测量值的变化,探讨不同体位下无创血压测量值的变化规律及其发生机制。有创血压测量为实时、持续、动态的血压监测过程,准确、直观,可及时发现瞬间的动脉血压变化情况,可以更真实的反映危重症患者的实际血压状态。和无创测压方法一样,有创压是否也存在体位变化的影响,目前国内外尚无相关报道,本研究通过测量受试者平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桡动脉有创血压测量值的变化,探讨不同体位状态下桡动脉有创血压的变化规律及其发生机制,同时通过对不同体位下有创、无创血压测量值的比较,探讨有创与无创血压是否存在差异。另外,通过比较肱动脉无创血压测量值和主动脉根部有创血压测量数值,探讨外周无创血压与中心动脉压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行经桡动脉途径进行选择性冠脉造影检查(CAG)同时行双侧锁骨下动脉造影证实双侧上肢动脉无明显狭窄者40例,于导管室同时测量左侧肱动脉袖带(无创)血压、主动脉根部(有创)血压数值。患者术后保留右侧桡动脉鞘管,回病房后,分别测量平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的有创桡动脉血压和右侧肱动脉袖带无创血压,记录不同体位下的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单位为毫米汞柱(mm Hg)。结果:平卧位桡动脉有创血压的平均值为154.32±24.32mm Hg/76.89±14.39mm Hg,同时测量的无创右侧肱动脉袖带血压的平均值为141.30±20.60m m Hg/86.19±11.23mm Hg,两者比较,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差异,P值均0.01。左侧卧位桡动脉有创血压值为137.46±20.73/60.92±11.98 mm Hg,同时测量的无创右侧肱动脉袖带血压为127.35±19.08/71.22±11.56mm Hg,两者比较,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差异,P值均0.01。右侧卧位桡动脉有创血压为157.51±27.09mm Hg/78.32±17.94mm Hg,同时测量的无创左侧肱动脉袖带血压为139.21±23.19mm Hg/85.32±13.35mm Hg,两者比较,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差异,P值均0.01。不同体位下有创血压测量值比较,平卧位与右侧卧位有创血压测量值分别为154.32±24.32mm Hg/76.89±14.39mm Hg和157.51±27.09mm Hg/78.32±17.94mm Hg,两者比较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而平卧位与左侧卧位有创血压测量值分别为154.32±24.32mm Hg/76.89±14.39mm Hg和137.46±20.73/60.92±11.98 mm Hg,两者比较,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1。左侧卧位与右侧卧位有创血压测量值分别为137.46±20.73/60.92±11.98 mm Hg和157.51±27.09mm Hg/78.32±17.94mm Hg,两者比较,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差异,P值均0.01。不同体位下右侧肱动脉无创袖带血压测量值比较,平卧位与右侧卧位血压测量值分别为141.30±20.60mm Hg/86.19±11.23mm Hg和139.21±23.19mm Hg/85.32±13.35mm Hg,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而平卧位与左侧卧位的血压测量值分别为141.30±20.60mm Hg/86.19±11.23mm Hg和127.35±19.08/71.22±11.56 mm Hg,两者比较,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左侧卧位与右侧卧位无创血压测量值分别为127.35±19.08/71.22±11.56 mm Hg和139.21±23.19mm Hg/85.32±13.35mm Hg两者比较,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差异,P值均0.01。同一体位下主动脉根部测压与肱动脉无创动脉测压值分别为158.41±24.815mm Hg/85.19±12.65mm Hg和148.43±19.315mm Hg/77.00±10.67mm Hg,两者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值均0.01。结论:1在相同体位下,平卧位有创血压较无创血压收缩压平均高13.03mm Hg,舒张压低9.30mm Hg。左侧卧位有创血压较无创血压收缩压高10.11mm Hg,舒张压低10.30mm Hg,右侧卧位有创血压较无创血压收缩压高18.3mm Hg,舒张压低7.00mm Hg。2不同体位下,有创血压测量值在右侧卧位与平卧位无显著差异,但左侧卧位则低于平卧位和右侧卧位,收缩压分别平均降低16.86mm Hg、10.05mm Hg,舒张压平均降低15.97mm Hg、17.4mm Hg。3不同体位下,无创血压测量值在右侧卧位与平卧位无显著差异,而左侧卧位则低于平卧位和右侧卧位,收缩压分别平均降低13.95mm Hg、11.86mm Hg,舒张压平均降低14.97mm Hg、14.1mm Hg。4中心动脉压与左侧肱动脉无创袖带血压测量值具有明显差异,中心动脉压较左侧肱动脉无创袖带血压收缩压升高9.97mm Hg、舒张压升高8.19mm Hg、平均动脉压升高8.78mm Hg。
【关键词】:无创血压 有创血压 中心动脉压 左侧卧位 右侧卧位 平卧位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443.5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英文摘要7-11
- 英文缩写11-12
- 前言12-13
- 材料与方法13-16
- 结果16-18
- 附图18-25
- 附表25-28
- 讨论28-35
- 结论35-36
- 参考文献36-38
- 综述 中心动脉压的研究进展38-48
- 参考文献46-48
- 致谢48-49
- 个人简历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权,张萍,宋燕波,徐鑫荣;有创和无创血压监测分析[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5年08期
2 陈榕生;监护中的无创血压问题[J];福建医药杂志;1997年04期
3 樊海涛,叶学松,段会龙;无创血压检测技术[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4年05期
4 彭桂力;刘知贵;李婧;王彩峰;;无创血压、脉搏装置的初步设计[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7年02期
5 叶继伦;;无创血压测量技术与有效的评价方法[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7年06期
6 张萍;;两种无创血压测量仪测量值相关性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年10期
7 陈文霞;张鹏;邢旭东;;探讨无创血压测量特性的检验与评估方法[J];中国医学装备;2012年12期
8 兰青,徐福涛,汪小海;有创及无创血压测定值差异的临床分析[J];临床麻醉学杂志;1997年03期
9 吕云霞;韩英慧;郝迎翠;;5种无创血压测量仪测量值比较[J];齐鲁护理杂志;2008年11期
10 李奇;;内置袖带法校准无创血压[J];计量与测试技术;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钱昱;;无创血压监护仪压力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报告[A];江苏计量测试学术论文集(2009)[C];2009年
2 和霞;林梅;王蓓;;持续无创血压监测中两种不同袖套佩戴方法的效果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3 杜白茹;王宁;汪凤;王仙利;;手术期病人无创血压监测的安全管理[A];中华护理学会第14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中册)[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吉林 金克华;影响多参数监护仪测量的因素与维护(一)[N];电子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高云;无创血压检测抗运动干扰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李文媛;全身麻醉患者上肢不同部位无创血压值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大学;2013年
3 张笑东;无创血压连续检测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2016年
4 蔺弘济;连续无创血压测量方法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5 樊骏;体位及血压测量方法对血压测量值的影响及中心动脉压与外周无创血压关系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6 李华驿;基于测振法的无创血压仪的研制[D];四川大学;2003年
7 任克严;基于脉博波的无创血压测量仪的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1年
8 张莹伟;基于DSP的连续无创血压检测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何晓英;开腹手术患者有创血压与无创血压差值的影响因素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787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778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