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吸烟与饮酒多效基因遗传位点的鉴定

发布时间:2017-09-13 02:01

  本文关键词:吸烟与饮酒多效基因遗传位点的鉴定


  更多相关文章: 吸烟行为 饮酒行为 条件错误发现率 多效基因


【摘要】:持续吸烟和过度饮酒是现今世界上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酒精依赖和尼古丁依赖是促成发病和死亡的两大主要因素,属于受环境因素和遗传影响的复杂疾病,两者表现出高度的共患病现象。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吸烟和饮酒之间的关联性,但是他们的关联本质还不清楚。尽管传统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已经鉴定了一些与酒精和尼古丁依赖相关联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但是这些SNPs仅仅只解释了部分估计的遗传力。在本项研究中,我们运用最新的遗传基因多效性统计方法分析现有的GWAS数据,用来系统的探索吸烟行为(吸烟开始,吸烟开始年龄,每天吸烟数量)与饮酒行为(饮酒,酒精消耗)之间共享的遗传多效位点。首先,使用分层Q-Q图来表现饮酒行为和吸烟行为的多效基因富集情况。饮酒和吸烟行为各表型的分层Q-Q图曲线表示饮酒和吸烟数量、吸烟开始存在显著多效富集,饮酒和吸烟开始年龄多效富集不明显。酒精消耗和吸烟行为各表型的分层Q-Q图曲线表示酒精消耗和吸烟开始之间存在部分多效富集情况,与吸烟数量之间有少许的多效富集,但是与吸烟开始年龄之间表现出不存在富集。运用条件错误发现率(cFDR)方法,结合独立的吸烟行为各表型和饮酒行为各表型的GWAS样本,我们鉴定了17个位点与吸烟行为有关,36个位点与饮酒行为有关,阈值为condFDR≤0.05。共发现有14个位点与吸烟和饮酒两者同时相关(conjFDR≤0.05),其中4个SNPs(rs6265,rs11783438,rs1564499,rs11784248)分别位于BDNF基因、CSMD1基因、ADAMTS7基因和SGCZ基因区域。这四个基因上的一些变异位点曾在大样本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中被报道分别与吸烟行为各表型表现出边缘显著性。我们的研究充分验证了这些边缘显著结果,还发现这些基因同时可能与饮酒行为有关,可能对烟碱依赖和酒依赖共患病的了解有重要意义。剩余的10个多效基因位点均被鉴定与吸烟行为和饮酒行为可能相关。发现的这些基因位点可能不一定反映真实的遗传多效性,但是,这些共享位点可能是尼古丁依赖与酒依赖潜在的共同基础,需要在更大更详细的表型样本中进行探索以及进一步的实验工作来阐明这些发现的生物学基础。总之,我们的研究使用最新的遗传多效基因发现方法鉴定了一些与吸烟行为和饮酒行为相关的新的常见基因变异,而这些新的位点在传统GWAS方法分析中没有被发现。鉴定的多效基因位点表明尼古丁依赖和酒依赖之间潜在的共同病理机制,对尼古丁依赖和酒依赖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吸烟行为 饮酒行为 条件错误发现率 多效基因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9.6;R440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研究综述10-20
  • 1.1 吸烟行为10-15
  • 1.1.1 吸烟行为的流行病学研究10-11
  • 1.1.2 尼古丁依赖的神经生物学基础11
  • 1.1.3 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11-13
  • 1.1.4 尼古丁依赖的神经递质基础13-14
  • 1.1.5 尼古丁的代谢14-15
  • 1.2 饮酒行为的流行病学研究15
  • 1.3 尼古丁依赖与酒依赖共病15-19
  • 1.3.1 尼古丁依赖与酒依赖共病的流行病学15-16
  • 1.3.2 尼古丁依赖与酒依赖共病的遗传学基础16-18
  • 1.3.3 与尼古丁依赖和酒依赖共病相关的基因18-19
  • 1.4 本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及意义19-20
  • 第二章 吸烟行为与饮酒行为多效基因研究20-44
  • 2.1 研究背景20-21
  • 2.2 材料和方法21-26
  • 2.2.1 样本21-22
  • 2.2.2 统计分析22-26
  • 2.3 结果26-39
  • 2.3.1 饮酒与吸烟行为各表型的分层Q-Q图26-27
  • 2.3.2 酒精消耗与吸烟行为各表型的分层Q-Q图27-30
  • 2.3.3 吸烟行为各表型基因位点30-32
  • 2.3.4 饮酒行为各表型基因位点32-35
  • 2.3.5 吸烟行为和饮酒行为的多效基因位点35-39
  • 2.4 讨论39-44
  • 参考文献44-54
  • 后记54-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修刚;鞠显钧;尹文林;王丽娟;刘英利;吴树良;孙玉良;孙春华;苗金玉;;多效唑对人参增产作用的初步研究[J];中药材;1991年09期

2 姚步华,徐秀余;影响多效蒸馏水器出水质量的主要因素[J];海峡药学;2001年02期

3 吴胜青;多效蒸馏器与重蒸馏器对输液质量的影响[J];中国药业;1998年04期

4 潘贵修,黄瑞贤,杨庆发,张文海,黄金玉,高景恩,陈德仁;多效唑(MET)对人参种子增产效果初探[J];特产研究;1995年02期

5 周成明,李丕明,何钟佩;多效唑和赤霉素对地黄生长发育的影响 Ⅱ、对几个生理指标的影响[J];中药材;1989年08期

6 钟立松;任宝志;张仟仕;邓健;何淼;辜艳;;多效蛋白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转移与预后的关系[J];西部医学;2010年09期

7 钟智,胡万方,吴雪梅,,陈赛红;多效蒸馏器蒸馏水不合格原因分析[J];广东医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8 ;启初婴儿多效倍润面霜 更自然 更珍贵 更适合宝宝[J];父母必读;2013年11期

9 徐迎春,周凌云,张佳宝;多效唑对忍冬生长发育及金银花质量的影响[J];基层中药杂志;2002年04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灵娣;谢晓亮;温春秀;李存东;马占元;;多效唑对河北香菊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A];中国园艺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王德正;王守海;李成荃;罗彦长;吴爽;杜士云;;多效唑调整两系籼杂皖稻79制种花期效应研究[A];21世纪作物科技与生产发展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3 杨美纯;李斌;谢峰;刘丽敏;;多效唑在几种植物组培中的作用[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4 张上隆;;多效唑在柑橘体内的运转规律探讨[A];张上隆果树学文选[C];2006年

5 张立明;;多效唑防止小麦倒伏的机理研究[A];第一届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作物生理学术会文集[C];1993年

6 袁志华;程波;常玉海;;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A];第二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陈传红;蔡奇英;管毕财;罗丽萍;杨柏云;;多效唑在生姜组织培养中的应用研究[A];第二届全国植物组织培养、脱毒快繁及工厂化生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傅骏骅;李连城;张玉凤;;多效唑对水稻远缘杂交试管菌的效应[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2年

9 李天来;刘爽;沈丹峰;;赤霉素及其合成抑制剂(多效唑)对番茄心室数影响的初步研究[A];中国园艺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惠能;科学施用多效唑[N];湖北科技报;2003年

2 宁晋县林业局 周英强;科学使用多效唑[N];河北科技报;2006年

3 游德福;多效唑在林果业中的应用[N];云南科技报;2005年

4 湘南连安特种林果研究所 王连安;果树施用多效唑 控梢矮化产量高[N];湖南科技报;2004年

5 王久国;巧用多效唑[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4年

6 水清;有些水稻品种不宜用多效唑处理[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6年

7 水清;麦田灵活选用多效唑和甲哌摀[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8年

8 李颖先;施用多效唑效果好 注意事项不可少[N];河南科技报;2001年

9 李颖先;多效唑在果树上的施用技巧[N];江苏科技报;2001年

10 张承运 张景照;多效唑在果树上的应用[N];福建科技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红;多效干燥过程的模拟调度优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2 曹振;多效唑和热变性Bt Cry1Ac免疫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青;多效唑对芒果炭疽病诱抗作用及调控芒果相关抗病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D];海南大学;2014年

2 闵诗诗;吸烟与饮酒多效基因遗传位点的鉴定[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3 姚凤云;施用多效唑对直播杂交稻产量及抗倒性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4 欧阳雁飞;乙烯利和多效唑对苎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5 李瑞华;几种水生植物对多效唑去除能力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6 陈锦永;多效唑在桃中的残留与安全使用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7 郭丽果;多效唑和己杨酸酯对小豆生长发育影响的比较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8 李芸;多效唑对杨柴和沙地柏生理生态的影响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年

9 刘芳芳;多效唑对多年生黑麦草抗旱性影响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刘颖杰;2,4-D,氮肥,多效唑对小麦生理生态的影响[D];山西农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408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8408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5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