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原发性颅脑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原发性颅脑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原发性颅脑损伤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部分各向异性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原发性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30名不同程度原发性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病例资料,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将30名患者分为轻型、中型、重型三组作为实验组,征集20名年龄20岁-59岁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及志愿者进行头颅MRI及DTI检查,同时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还接受常规头颅CT检查,采集DTI数据,制作各向异性(FA)图,测量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内囊、上纵束各向异性(FA)值,对实验组FA值与对照组FA值进行差异性分析并对实验组FA值与患者急性期GC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对照组中各志愿者双侧半球相同部位大脑白质纤维FA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志愿者大脑白质纤维不同解剖部位FA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呈现出从胼胝体压部—胼胝体膝部—内囊—上纵束逐渐降低的趋势。2.实验组颅脑损伤患者胼胝体压部、上纵束双侧半球间对比,其FA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半球间胼胝体膝部、内囊部位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轻型颅脑损伤组各部位FA值与对照组相应部位F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型颅脑损伤组中,左侧胼胝体压部、左侧胼胝体膝部、左侧上纵束FA值较对照组双侧大脑半球相同解剖位置FA值均下降,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余测量部位FA值较对照组双侧大脑半球相同解剖位置FA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重型颅脑损伤组中双侧胼胝体压部,双侧胼胝体膝部、左侧内囊、左侧上纵束区域FA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内囊、右侧上纵束区域FA值较对照组双侧大脑半球相同解剖位置FA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4.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大脑白质纤维各部位两次检查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颅脑外伤组中,双侧胼胝体压部,左侧胼胝体膝部,左侧内囊,左侧上纵束第二次复查FA值低于第一次检查时所测量FA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胼胝体膝部、右侧内囊、右侧上纵束两次检查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双侧胼胝体压部、双侧胼胝体膝部、左侧上纵束FA值与患者外伤急性期GCS评分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双侧内囊、右侧上纵束FA值与患者外伤急性期GCS评分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1.DTI可成为无创追踪检测大脑白质纤维完整性的精确、客观、有效的影像检查技术。2.DTI诊断DAI的灵敏程度优于传统的CT以及普通MRI影像学技术,可作为临床脑外伤诊疗中一项常规磁共振弥散扫描技术。3.DTI可提供客观、精确、有效的及时数据,用以评价PCI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治疗方法的疗效分析。
【关键词】:原发性颅脑损伤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部分各向异性
【学位授予单位】:南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445.2;R651.1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主要中英文缩略语索引8-10
- 第1章 绪论10-12
- 1.1 背景10-12
- 第2章 正文12-22
- 2.1 临床资料、分组设计、实验方法12-13
- 2.2 磁共振扫描方法13-14
- 2.3 统计分析14
- 2.4 结果14-22
- 第3章 图片与说明22-30
- 第4章 讨论30-36
- 4.1 弥散张量成像原理30
- 4.2 正常成年人大脑各部位FA值特点30-31
- 4.3 原发性颅脑损伤对大脑白质FA值的影响31-32
- 4.4 继发性颅脑损伤对大脑白质FA值的影响32-33
- 4.5 DTI在原发性颅脑损伤临床诊疗过程中的实用性分析33-36
- 第5章 结论36-38
- 参考文献38-42
- 综述:弥散张量成像在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诊疗中的应用42-50
- 参考文献46-50
-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50-52
- 致谢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玲;张雨婷;韦红;梁平;彭玲珑;李禄生;;β-APP和NF-L在评估弥漫性轴索损伤大鼠损伤程度中的价值[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5年22期
2 郭义君;童武松;隋海晶;匡助才;赵振国;杨文进;郑平;曾劲松;李永胜;李高义;何斌;赵春芳;倪萍;;轻中型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DTI研究[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4年12期
3 宋锦宁;李宇;;弥漫性轴索损伤后继发性脑损伤与神经保护治疗的研究进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06期
4 李雨;杜彦李;;高场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重型创伤性脑损伤的预后评价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4年08期
5 Guojie Jing;Xiaoteng Yao;Yiyi Li;Yituan Xie;Wang’an Li;Kejun Liu;Yingchao Jing;Baisheng Li;Yifan Lv;Baoxin Ma;;Mild hypothermia for treatment of diffuse axonal injury: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J];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14年02期
6 武刚;钟叶;詹青霞;林江;张雪梅;谢雪平;初殿伟;胡冬敏;;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2013年06期
7 王琼;李爱林;;弥漫性轴索损伤实验模型研究进展[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3年03期
8 吕学明;许百男;;DTI在颅脑外伤临床应用中的进展[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3年03期
9 张海都;刘国瑞;孔令梅;陈若伟;郑文斌;;弥散张量成像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3年02期
10 赵虎;杨成;;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J];华西医学;2010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准;弥漫性轴索损伤的预后因素分析及临床治疗探讨[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012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901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