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纳米粒子构建的信号放大新方法及其在分子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聚合物纳米粒子构建的信号放大新方法及其在分子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分子诊断 复合纳米粒子 信号放大 葡萄糖氧化酶 氧化还原聚合
【摘要】:本论文针对分子检测的灵敏性及可操作的关键问题,将复合纳米粒子和葡萄糖(GOx)巧妙结合构建信号放大新方法。利用复合纳米粒子高表面积特性,使表面局部富集高浓度的引发剂,从而快速引发氧化还原聚合产生信号放大,实现裸眼可视化检测生物分子及提高检测灵敏性;GOx在葡萄糖分子存在下,消耗空气中的氧,产生的过氧化氢与富含维生素C表面的复合纳米粒子形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引发单体原位聚合,达到可视化放大效果。复合纳米粒子和GOx的连锁放大实现了空气中的操作和提高检测灵敏性的多重目的,具体工作如下:1、复合纳米粒子的构建: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合成两亲性嵌段聚合物聚维生素C丙烯酸酯-嵌-聚苯乙烯(PAAA-b-PS)和维生素H封端的聚乙二醇-嵌-聚苯乙烯(biotin-PEG4ooo-b-PS),并采用动态光散射(DLS)和透射电镜(TEM)等对两种聚合物的共自组装行为进行了研究,最终制备了以聚苯乙烯为疏水内核,以聚维生素C丙烯酸酯和维生素H封端的聚乙二醇为亲水外壳的复合纳米粒子。利用纳米粒子比表面积大的特点,在亲水外壳富集具有还原性的维生素C,可与双氧水组成氧化还原对,复合纳米粒子表面的维生素H作为分子识别的连接纽带。2、构建双氧水-复合纳米粒子(H2O2-NP)氧化还原聚合信号放大方法,并对模型DNA和人体p53基因片段进行检测,实现对模型DNA的检测浓度达100fM(0.3amol)及p53基因的检测浓度10pM(30amol),表面聚合产生信号放大的时间为30 min。3、将复合纳米粒子与GOx相结合,利用近红外优化GOx和葡萄糖等聚合条件。在GOx为1.0 mg/mL,葡萄糖为250 mg/mL的条件下,对模型DNA的检测灵敏度达10fM(0.15amol)及p53的检测灵敏度5pM(15amol),表面聚合产生信号放大的时间为40 min。
【关键词】:分子诊断 复合纳米粒子 信号放大 葡萄糖氧化酶 氧化还原聚合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440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5
- 第一章 绪论15-31
- 1.1 DNA诊断15-19
- 1.1.1 DNA突变与疾病15-16
- 1.1.2 DNA突变的检测16-18
- 1.1.3 DNA探针18-19
- 1.2 信号放大在DNA检测中的应用19-30
- 1.2.1 Biotin-SA体系在DNA检测中的应用20
- 1.2.2 PCR在DNA检测中的应用20-21
- 1.2.3 电化学在DNA检测中的应用21-22
- 1.2.4 荧光在DNA检测中的应用22
- 1.2.5 纳米粒子在DNA检测中的应用22-24
- 1.2.6 酶在分子检测中的应用24-26
- 1.2.7 聚合物辅助信号放大26-30
-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30-31
- 1.3.1 课题研究的意义30
- 1.3.2 研究内容30-31
- 第二章 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31-49
- 2.1 引言31
- 2.2 主要试剂及仪器31-32
- 2.2.1 试剂31-32
- 2.2.2 仪器32
- 2.3 实验部分32-39
- 2.3.1 聚合物聚维生素C丙烯酸酯-嵌-聚苯乙烯(PAAA-b-PS)的合成32-35
- 2.3.2 维生素H封端的聚乙二醇-嵌-聚苯乙烯(biotin-PEG_(4000)-b-PS)的合成35-38
- 2.3.3 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共自组装条件的优化38-39
- 2.4 结果与讨论39-47
- 2.4.1 聚合物PAAA-b-PS的合成39-41
- 2.4.2 聚合物biotin-PEG_(4000)-b-PS的合成41-44
- 2.4.3 复合纳米粒子组装条件的优化44-47
- 2.5 本章小结47-49
- 第三章 H_2O_2-NP体系用于突变p53基因的检测49-63
- 3.1 引言49
- 3.2 主要试剂及仪器49-50
- 3.2.1 试剂49
- 3.2.2 仪器49-50
- 3.3 实验部分50-51
- 3.3.1 H_2O_2-NP体系对模型DNA的检测50
- 3.3.2 pH对H_2O_2-NP聚合体系的影响50
- 3.3.3 H_2O_2-NP体系聚合时间的优化50
- 3.3.4 H_2O_2-NP体系对突变p53基因的检测50-51
- 3.3.5 H_2O_2-NP体系抗干扰能力的研究51
- 3.4 结果与讨论51-61
- 3.4.1 H_2O_2-NP体系对模型DNA的诊断51-57
- 3.4.2 H_2O_2-NP体系对突变p53基因的检测57-61
- 3.5 本章小结61-63
- 第四章 GO_x-NP体系用于突变p53基因的检测63-77
- 4.1 引言63
- 4.2 主要试剂及仪器63-64
- 4.2.1 试剂63
- 4.2.2 仪器63-64
- 4.3 实验部分64-66
- 4.3.1 GO_x-NP体系动力学研究64
- 4.3.2 GO_x-NP体系对模型DNA的检测64-65
- 4.3.3 GO_x-NP体系聚合时间的优化65
- 4.3.4 GO_x-NP体系对突变p53基因的检测65
- 4.3.5 GO_x-NP体系抗干扰能力的考查65-66
- 4.4 结果与讨论66-75
- 4.4.1 GOx-NP体系对模型DNA的检测66-72
- 4.4.2 GOx-NP体系对突变p53基因的检测72-75
- 4.5 小结75-77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77-79
- 5.1 全文总结77
- 5.2 展望77-79
- 参考文献79-83
- 附录83-93
- 致谢93-95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95-97
- 作者简介97-99
- 导师简介99-100
- 附件100-10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慧杰;滕瑛巧;张新爱;符莹;张文;金利通;;基于Fe_3O_4@Au复合纳米粒子标记抗体的电化学免疫方法用于水体中大肠杆菌的检测[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丹丹;张文珠;叶志强;王桂兰;袁景利;;荧光素-铕复合纳米粒子比率型荧光探针的制备与应用[A];第十届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年会暨第十届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王登科;黄昊;俞快;李璞;张雪峰;董星龙;;氧化物包覆金属复合纳米粒子的形成机制及稳定性研究[A];2007年全国粉体工业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7年
3 罗培辉;石高全;;碳点/金复合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对芳香化合物的拉曼检测[A];第十六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崔彦娜;王德平;李永勇;董海青;叶松;;聚乙二醇/介孔硅球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及体外细胞毒性[A];2011年第十一届上海地区医用生物材料研讨会——生物材料与再生医学进展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5 严华;齐磊;刘善堂;;金银复合纳米粒子薄膜的制备及导电性能的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张寒;薛亚楠;黄娟;温凯凯;罗晓刚;蔡宁;喻发全;;酸敏感葡聚糖磁性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H:医用高分子[C];2013年
7 涂虎;陆源;蒋林斌;邓红兵;;壳聚糖季铵盐/牛血清蛋白/累托石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载药缓释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5分会:纳米生物医学中的化学问题[C];2014年
8 郭成花;李怀祥;王瑞华;张华;;多孔硅复合纳米粒子的光致荧光特性[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李卉;崔占臣;林权;;具有荧光和磁性功能含稀土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与性质[A];2012年两岸三地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论文报告)会议论文集[C];2012年
10 孙海龙;郭清华;徐敏敏;沈理明;袁亚仙;姚建林;顾仁敖;;铁氧化物@AuAg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及磁富集作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吕波;金属(铁、镍)复合纳米粒子“核/壳”结构及其电磁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冠男;磁性荧光复合纳米粒子的合成及生物应用[D];吉林大学;2011年
3 姜立忠;有机/无机复合纳米粒子的设计、合成与应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4 杨伯涵;两亲型“蜈蚣”状接枝聚合物的合成及多功能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D];吉林大学;2014年
5 常钰磊;多功能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3年
6 密丛丛;稀土掺杂发光纳米颗粒的微波辅助合成、磁功能化及生物分析应用[D];东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娇;利用厌氧菌制备Ag/AgCl复合纳米粒子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2 冉志鹏;二氧化硅基荧光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3 王玉磊;几种镍基复合纳米粒子薄膜阻变特性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4 谢国亮;基于纳米粒子标记催化氧化还原循环信号放大技术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5年
5 孙一强;贵金属—金属氧化物复合纳米颗粒的可控合成、生长机理及其光学性质研究[D];济南大学;2015年
6 刘金浩;利用嵌段共聚物为模板制备氧化铈及其复合纳米粒子[D];济南大学;2015年
7 宋立磊;润滑油复合纳米粒子添加剂摩擦学性能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6年
8 盛丽华;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D];深圳大学;2016年
9 宋琳琳;Janus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上海大学;2016年
10 张风收;铂基催化剂控制合成及其快速宏量制备工艺开发[D];济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9707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970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