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西沙必利对失血性休克下肠道屏障功能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及机制探讨

发布时间:2017-10-06 02:39

  本文关键词:西沙必利对失血性休克下肠道屏障功能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及机制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肠功能衰竭 肠屏障 肠动力 西沙比利


【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探究肠动力药物西沙必利在改善创伤失血性休克下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通过改善肠动力进而纠正肠功能衰竭的可行性。方法:项目采用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探讨肠动力药物西沙必利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蠕动速率的影响、器官血流量的作用、肠道屏障功能指标的影响以及缺血再灌注复苏存活率的影响。实验取健康Wistar雄性大鼠,体重230±20g,大鼠(n=6),失血性休克模型采用改良Wiggers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失血性休克组、西沙必(上海沪源医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组、蒸馏水对照组,除正常和休克对照组外,其余两组均给予二倍失血量液体复苏后分别经口服西沙必利和蒸馏水。观察了西沙必利实验药物治疗后对失血性休克大鼠的活存率、血压、器官血流量、肠道蠕动速率、细菌移位、肠组织DAO和D-乳酸含量情况。结果:1.肠动力药西沙必利治疗提高正常和休克状态实验大鼠肠道蠕动速率。碳末推进法实验结果显示,大鼠失血性休克后,肠道蠕动速率下降,为正常组的12%,肠道正常蠕动功能下降显著(p0.01)。正常动物给药后,西沙必利治疗组蠕动速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休克动物给药后,与休克对照组比较,西沙必利治疗组能够显著改善肠道蠕动功能(p0.01)。2.肠动力药西沙必利治疗能够显著改善休克大鼠肠黏膜微循环血流量。给药物治疗0.5h后,与休克组比较,复苏组和蒸馏水组小肠黏膜微循环血流量显著升高(p0.01),西沙必利治疗组血流量升高不明显;给药物治疗2.5h后,与蒸馏水组比较,西沙必利治疗组大鼠小肠黏膜微循环血流量有显著差异(p0.01)。3.肠动力药西沙必利治疗改善休克大鼠的肠道屏障功能,显著降低血浆中DAO、D-乳酸水平。西沙必利治疗组血浆及肝脏中菌落数明显减少,西沙必利治疗组比休克组细菌落数显著下降(p0.01)。实验大鼠失血性休克后血浆DAO含量显著升高(p0.01),西沙必利组血浆DAO含量均明显低于单纯休克组和蒸馏水组(p0.01)。与正常组大鼠比较,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浆内D-乳酸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休克组和蒸馏水组比较,西沙必利组D-乳酸含量显著降低(p0.01)。4.肠动力药西沙必利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失血性休克复苏(再灌注)24小时大鼠活存率。单纯生理盐水液体复苏组24h存活率为52.37%,生理盐水复苏加西沙必利治疗组24h存活率为87.98%,与单纯生理盐水液体复苏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验证了肠动力药西沙必利对肠屏障功能损伤的保护效应,为今后肠动力药物能否改善肠道屏障功能提供理论依据及进一步研究的实验基础,从而为肠功能障碍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关键词】:肠功能衰竭 肠屏障 肠动力 西沙比利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459.7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9
  • 英文缩略词表9-12
  • 第1章 绪论12-17
  • 参考文献16-17
  • 第2章 西沙必利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道屏障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及机制探讨17-31
  • 2.1 材料与方法18-24
  • 2.1.1 主要试剂和仪器18-19
  • 2.1.2 试剂配制19-20
  • 2.1.3 实验动物20
  • 2.1.4 实验方法及测定指标20-24
  • 2.2 实验结果24-31
  • 2.2.1 肠动力药西沙必利能提高正常和休克状态实验大鼠肠道蠕动速率24
  • 2.2.2 肠动力药西沙必利能够显著改善休克大鼠肠黏膜微循环血流量24-25
  • 2.2.3 肠动力药西沙必利能改善失血性休克大鼠的肠道屏障功能,显著降低血浆中DAO、D-乳酸水平25-28
  • 2.2.4 肠动力药西沙必利能够显著提高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复苏24小时大鼠活存率28-31
  • 第3章 讨论与分析31-41
  • 3.1 研究的必要性31
  • 3.2 国内外有关情况分析31-33
  • 3.3 风险分析33
  • 3.4 肠动力药西沙必利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蠕动功能的影响33-35
  • 3.5 肠动力药西沙必利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小肠黏膜微循环血流量的影响35
  • 3.6 肠动力药西沙必利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道通透性特征指标的影响35-37
  • 3.7 肠动力药西沙必利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道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机制的探讨37-39
  • 参考文献39-41
  • 第4章 全文总结41-42
  • 第5章 本课题的主要创新之处42-43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43-44
  • 致谢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志刚,肖南,刘韧,田昆仑,刁有芳;失血性休克及复苏后不同组织代谢变化与组织损伤差异性的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2年06期

2 周小玲,李永伟,程建祥;三七总皂甙抗大鼠失血性休克及对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J];广西中医药;2000年04期

3 陈晓理,冯凯祥;肠道动力学改变在急性胰腺炎的病程及治疗中的意义[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1999年06期

4 彭曦,汪仕良,冯晋斌,尤忠义,王裴,黎鳌;早期肠道喂养改善烧伤后肠道血液灌流的实验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1999年08期

5 孟宪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研究展望[J];中华医学杂志;1998年06期

6 陈亭苑;张思源;;肠道细菌移位研究的进展[J];普外临床;1995年01期



本文编号:9802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9802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5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