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高职院校教师发表论文情况分析
本文关键词:2005年高职院校教师发表论文情况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高职院校 教师 论文发表情况 科研 写作能力
【摘要】:对2005年我国高职院校教师发表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论文在人均数量、质量、发表刊物、内容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为此,各高职院校应加强对教师科研与论文写作方法的指导,办好高职院校学报,为教师提供高科研水平和论文写作能力创造平台。同时,传播、出版行业也应大力支持高职教师论文发表工作。
【作者单位】: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师 论文发表情况 科研 写作能力
【分类号】:G715.1
【正文快照】: 高职院校的教师数量目前还没有权威数据,根据教育部对高职高专院校评估的合格标准(在校师生最高比12∶0),高职院校应具有教师约29.8万人。由于高职院校近年扩招力度大,师生比应远低于12∶0,教师总数应低于29.8万人,但本文仍以此数据为准。由于高职院校对教学科研工作要求不断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庆楠;优化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素质教育[J];吉林教育科学;2000年04期
2 田爱丽;;国内外教师成为研究者研究综述[J];师资培训研究;2002年02期
3 郭天翔;;关于中小学教师存在问题及我区教师培训对策及发展趋势的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年01期
4 乔雪芬 ,车辉 ,丁爱华 ,郭建波;试论教育创新与教师素质培养[J];教学与管理;2005年21期
5 钟飞;;对高校教师课堂责任意识的理性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6年05期
6 廖玫;;广东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科研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体育学刊;2007年04期
7 陈成志;牟科盟;黄卫萍;杨昌鹏;;高职教师评价十大误区(之二)[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5期
8 胡兴宏;;走教师自己的教育科研之路[J];人民教育;2008年20期
9 邢朝斌;吴鹏;王明艳;;本科生参加教师科研及其对素质培养的作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9年06期
10 雷小生;刘淑春;;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素质现状及培养对策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毓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2 向仕文;;《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教师发展》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3 杨乐;;“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A];2009中国·廊坊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廊坊市域经济发展与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鞠锡田;;由学习型教师起步 向科研型教师迈进[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第十五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李万春;;教师培养与教学方式转变的实践探索研究[A];中国名校卷(四川卷)[C];2013年
6 李万春;;教师培养与教学方式转变的实践探索研究[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四川卷)[C];2013年
7 范玉才;;完善机制,为教师的学习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8 唐毓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9 张颖红;李宇彤;;提升“双师”素质 凸显职业技能 发挥“双师”才智——首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10 郑非;郑凯;;2001—2003年沈阳体院教师科研工作量变化分析[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版编辑 常州市第五中学 王建强 宿迁市马陵中学 李方顺 吴江市南麻中学 金坤荣 江苏省清江中学 戚光宇;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师专业培训?[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2 闫庆军;校本教研——教师成长的摇篮[N];济宁日报;2007年
3 ;教师科研:给教学一个支点[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湖南环境生物学院 刘淑春;高职教师的职业发展[N];光明日报;2012年
5 张树伟;教师科研,,给你一个撬动教学的支点[N];中国教师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翟晋玉;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N];中国教师报;2009年
7 山西财经大学 吴秋生;高校教师要树立正确科研观[N];光明日报;2009年
8 深圳特区报记者 姚卓文;深圳以制度创新促教师专业发展[N];深圳特区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赵正元;教师专业成长迅速的背后[N];中国教育报;2004年
10 袁顺海;打造优质教师队伍[N];雅安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马跃如;高等学校教师激励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2 李方安;论教师培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朱晓红;高校教师持续性专业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4 蒋玉梅;大学英语女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罗兰;大学年轻教师选聘优化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董国强;我国高校教师人力资本定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秦立栓;基于知识视角的高校教师激励路径与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8 叶小明;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徐伯华;数学研课的内容框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褚小宝;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谢章莲;论教师成为研究者[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谭甲文;追求教师幸福的教育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马丽娜;基于博客的教师专业生活个案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5 谭诗如;高校教师合作行为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6 左延彬;论民办高校教师的权利保障[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黄桂明;高校教师激励过度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8 周瑜;信息社会教师角色定位与构建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9 贾蕊;基于需要理论的高职教师有效激励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10 陈桂梅;教师角色的“变”与“不变”[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906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unwenfabiao/790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