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考森”、“美且”、“察茂”:青藏高原的传统兵器及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1 05:06

  本文关键词:“考森”、“美且”、“察茂”:青藏高原的传统兵器及文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青藏高原 传统兵器 文化 研究


【摘要】: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的第三极,这片广袤的地区,是藏缅民族繁衍生息的摇篮,世居在这里的各族先民,用辛勤劳动创造了灿烂辉煌的高原文明。因其相对封闭、独特的地理环境,当地传统兵器在借鉴外来技术和文化的基础上,不断融合本土传统文化元素,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兵器及文化现象。本文运用历史学和民族学的方法理论,通过田野调查和搜集整理相关文献。主要以新石器时代以来青藏高原地区出现的冷兵器“考森”((?) vkhor gsum),指“达支东森”((?) mdav gri mdung gsum),也即弓箭、刀剑、矛、和铠甲((?) khrab)、盾牌((?) phub)、头盔((?) rmog)、也即“察茂”((?) khrab rmog)、抛石器((?)vur cha)、马具((?) sga vkhor)及热兵器“美且”,也即火器((?) me chas)为中心,对其历史源流、文化传承和制作工艺及使用过程中的文化现象等情况做一全面的梳理和分析。一是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藏、汉、英三种文字为主的有关古籍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与青藏高原的兵器有关的部分,分析从石器时代开始各类兵器逐渐从生产和狩猎工具演变而来的过程,了解其制造过程和不同时代的改进变化及形制特征与具体名称,对同一种兵器的不同亚型进行整理分类,认真梳理青藏高原地区古代兵器演化及演进的情况。从技术文明的角度对其发展历史做一归纳整理,展现青藏高原地区的古代军事技术与独特的兵器文化。二是通过田野调查,前往博物馆和寺院观看唐卡、壁画中众神所用的武器,和护法神殿里所供奉的兵器。历时2年,拍摄千余幅冷兵器图片,了解各类传统兵器的形制及演变过程。并以出土文物较多的青海都兰和西藏阿里、以及传统游牧文化保留相对完整的青海果洛为田野点。通过走访调查和参与观察,掌握青藏高原地区关于各种兵器的名称和各部件的叫法,了解其制作工艺和与兵器有关的文化现象。发现兵器在青藏高原地区,除了用做军事斗争的器械外,还延续了很多宗教文化象征和隐喻。同时,兵器还与当地的地名、人名和部落名联系在一起,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习俗。三是将青藏高原的古代兵器置于整个欧亚腹地的文化视域中,梳理青藏高原地区与中原、中东和南亚各地区的文化交流、交融与传播。通过对青藏高原兵器的制作、种类和图案纹饰等的研究,发现青藏高原的古代兵器,曾受中原、中东和南亚各地影响。同时从青藏高原的兵器文化入手,深入了解青藏高原的文化特征,认为其文化具有象征性、包容性和稳定性等特征。全文分上下两篇,上篇包括前四章的内容,下篇包括后三章和结论部分的内容。上篇中的前三章主要讨论了“考森”,也即“达”((?) mdav弓箭)、“支”((?)gri刀剑)和“东”((?) mdung矛)三者的组合,通过对考古发现和文献史料的搜集整理,全面梳理“达”、“支”和“东”三者发明、创造及使用的历史,并通过佛教和苯教诸神所用的弓箭、刀剑、矛,和《格萨尔》史诗中所用到的的弓箭、刀剑、矛,以及民俗文化中与弓箭、刀剑、矛三者有关的事项,来讨论青藏高原地区传统兵器及文化;第四章讨论了火器,也即火枪((?) me mdav)口火炮((?)me sgyogs),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出现及使用情况,分析其出现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演变的情况。下篇中的第五章讨论了青藏高原地区的防具,包括头盔、铠甲、和盾牌,归纳其出现的历史、种类、形制、种类和制作工艺等;第六章讨论了青藏高原地区常用于战争的生产和生活的器具,主要有“乌恰”((?) vur cha)、“果高’((?) mgo bskor)和“加夯”((?) ca shing)。第七章讨论了马的驯服使用及用于战争和马具;最后结语部分就有关青藏高原地区传统兵器的历史源流、文化渊源和文化类型等几个问题进行了梳理和阐述,如青藏高原地区在距今约5000年前就开始制造和使用弓箭。其传统兵器的发明、改造,曾受中原及中亚等周边地区的影响,在文化类型方面,又深受宗教文化和地方风俗习惯的影响,追求万物和谐与“心胜”的境界。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E92;C912.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风雷;您收藏刀剑吗?[J];轻兵器;2000年12期

2 复燃;;做刀就是做人——刀剑制作人陈朝波访谈[J];轻兵器;2009年21期

3 复燃;中国古代花纹刀剑浅探[J];轻兵器;2002年06期

4 王福阳;郭仲明;;把玩西洋刀剑[J];中国商界;1998年10期

5 ;刀剑上的花纹[J];轻兵器;2000年09期

6 复燃;刀剑小常识[J];轻兵器;2000年10期

7 吉彦杰;;复活千年绝艺 诠释刀剑之魂[J];科学之友(上旬);2013年08期

8 ;西洋刀剑欣赏[J];轻兵器;2000年08期

9 秦延景;复燃;;传奇与经典——乌兹钢刀剑小记[J];轻兵器;2007年13期

10 刘东锋;周林;;日本冷兵器和防具 刀剑篇(上)[J];兵器知识;2007年1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庆;寒霜新研刀剑争锋跃纸间[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2 晴川;辛亥革命百周年带火刀剑收藏[N];中国商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赵晓林 实习生 王依然;明清刀剑 从利器变身珍贵藏品[N];济南日报;2011年

4 黄小凤;刀剑收藏 神龙见首不见尾[N];中国证券报;2012年

5 新金融记者 王妍妍;做个刀剑一样的男人[N];新金融观察;2013年

6 彭鹏邋毕昆仑;帝国已逝,刀剑空老[N];中华读书报;2007年

7 吴健礼;漫话古代中原地方与青藏高原铁文化的联系[N];西藏日报;2007年

8 王文华 范天亮;平遥欲建成刀剑工艺品集散地[N];中国旅游报;2009年

9 吴健礼;漫话古代中原地方与青藏高原铁文化的联系[N];西藏日报;2007年

10 彭鹏 毕昆仑;何意百炼刚 化为绕指柔[N];中国文物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韩旦春;“考森”、“美且”、“察茂”:青藏高原的传统兵器及文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陈可;唐诗中的刀剑意象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699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1699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8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