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藏区民族文化传承的校内外互动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1 08:10

  本文关键词:藏区民族文化传承的校内外互动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藏区 民族文化传承 互动机制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寻求走出“应试教育”困境的途径。有些学者认为,从知识教育向文化教育的转变可能为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开辟的新的道路。藏民族在长期历史实践活动中积淀了很多优秀的文化成果,将其传承下去对于藏民族的发展是有现实意义的,且是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的。学校对于儿童的成长和民族文化传承意义重大;但是,民族文化传承涉及到传承的主体、内容与方法等多方面的因素,仅仅靠学校是不行的,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共同促进,将校内外教育结合起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民族文化传承的队伍中才能更好的去传承民族文化。 本研究以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文化功能理论、社会互动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分析法、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梳理和分析,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之上,,从学校内部与外部两方面的互动来研究怎么建立更有生命力的民族文化互动机制。 研究表明,目前藏区民族文化传承校内外的互动内容为:以舞蹈、音乐、美术等艺术为内容;学校主动关注社区的文化需求,开发藏语文课;一些老师深入社区给学生讲民族民间故事。互动方式主要是通过:借助文化中心,学习民族文化知识;利用节假日进行文化交流;利用教育协会这一平台互动传承民族文化。藏区民族传承校内外互动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互动意识与行动不一致;互动频率偏低;互动方法有限。藏区民族文化传承的校内外互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导致互动意识与行动不一致的原因有:缺乏文化育人的教育观念;学校安全压力大,社区人力和财力不足。互动频率偏低的原因是:生存压力;文化价值观的转换。互动内容偏少、偏窄的原因有:缺乏综合的互动内容选择标准;缺乏学习动力。互动方法有限的原因有:师资不足;缺乏有效的平台与组织机构。 研究最后提出,要构建藏区民族文化传承的校内外互动机制,需要提升互动主体的互动意识,搭建和谐的社区-学校关系,建构基于文化背景的互动内容,落实“请进来,走出去”的互动方法,等等。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C9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灵战;时间符号与民族认同[J];读书;2001年10期

2 王英;;公共文化服务视域下的宜春市民间音乐团体的现状与发展思考[J];大众文艺;2009年23期

3 梁艳萍;黄大乾;陈锦梅;;大学教育与社区教育之融合——来自美国普渡大学的经验及启示[J];高教探索;2009年04期

4 孟立军;民族教育对民族文化传统创弃机制初探[J];贵州民族研究;1990年04期

5 李良品;;乌江流域民族文化教育问题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03期

6 曾阳;高校与社会互动的内涵与机制[J];理工高教研究;2003年04期

7 冯文华,杨婉林;转型期社会文化心态变迁机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6期

8 彭泽平;;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基础教育观[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02期

9 杨科正;;论地方高校与地域社会发展互动机制的构建——以关天经济区次核心城市普通高校为例[J];教育评论;2011年01期

10 孙绵涛;康翠萍;;教育机制理论的新诠释[J];教育研究;2006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井祥贵;纳西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田媛;不确定性下创意企业投融资互动关系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3 张贵先;重庆市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705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1705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3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