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多民族参与的历史变迁

发布时间:2016-09-22 11:33

  本文关键词:多民族参与,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传统中国的国家建构——多民族参与的历史变迁

主题:传统中国的国家建构:多民族参与的历史变迁主讲:姚大力(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主持:许纪霖(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历史系教授)时间:2013年4月16日(星期二)15:00地点:闵行校区人文楼5303学术报告厅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内容简介:中国历史文化和中国国家建构形成、发育和成熟的漫长历史过程,,可以用“从南向北”、“由北到南”、“自东往西”这样三个主题词来加以概括。这个过程说清楚了,可能就比较容易理解当代中国的国家认同问题与中国边疆民族问题的特殊性究竟在哪里。把过去几千年内中国国家建构的历史进程,理解为仅仅是由外儒内法的专制君主官僚制这一种模式起源、发展和演变所支配的看法,并不完全符合历史的事实。它实际上是由外儒内法的专制君主官僚制和以辽、金、元、清等政权为代表的内亚“边疆”帝国体制这样两种国家建构模式反复地相互撞击与整合的过程。如果没有满族、蒙古族和藏族等民族对创建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贡献,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版图规模的现代中国。 主讲简介:姚大力,1949年生,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中国著名的蒙元史专家。曾经担任过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现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兼职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蒙元史、边疆史,代表作为《北方民族史十论》、《蒙元制度与政治文化》。


  本文关键词:多民族参与,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01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201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6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