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民族文化传承人的历史价值与当代生境

发布时间:2016-09-30 17:17

  本文关键词:民族文化传承人的历史价值与当代生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民族文化传承人的历史价值与当代生境

2007年11月

第24卷第6期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YunnanNationalitiesUniversityVol124,No16Nov.2007

=民族社会学>

民族文化传承人的历史价值与当代生境

安学斌

(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部,云南昆明650031)

摘 要:民族文化是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是民族的身份、象征和民族精神、民族发展的动力源泉。在全球化、工业化、现代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冲击下,民族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消失与消亡。正确分析评价作为文化重要主体的传承人的历史作用与当代生境,实现文化解困,有利于优秀民族文化的抢救、保护与开发、利用,有利于人类在绚烂多彩、生动多样的文化生境中自由、和谐地共处与发展。

关键词:民族文化;传承人;价值;生境;解困=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7X(2007)06-0018-05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国家建设、民族振兴的宏伟历史进程中,越来越重视文化在凝练民族精神、提高国民素质、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建设发展等方面的重大作用。我国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5国家/十一五0期间文化发展规划纲要6指出,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

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团结人民,推动发展的精神支撑。0作为人类重要现象的文化,是因为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而创造和诞生的,又因为文化传承和文化再生产(再创造和创新)而延续的。可以说,任何一种形成传统的文化,都因/传承0经历历史时空,延续发展,遗留后人,遗存后代。从传承学角度说,/传承0是关于人类代际间文化与知识的传授与承接、再传授与再承接的渐进过程和再生产的过程。在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会自觉形成一种包括文化主体(政府、民众、传承人)、文化本体(文化自身内容)、文化客体(文化传承场域、传承方式等)构成的文化传承机制与体系。而其中,作为文化主体的民众,特别是文化传承人是文化传承与创新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在当今世界社会急剧转型、文化深刻变革和民族文化作为一种传统、非主流、弱势文化饱经冲击、变迁的背景下,从传承人等文化构成的因子流变来研究文化发展变化,都是一个个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学术价值的重大课

=收稿日期>2007-06-10

题,都将对科学认知、把握文化发展规律,促进文化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一、民族文化传承人及其历史价值/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0

[1](P1)

民族文化,

指的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综合文化,包括饮食、服饰、建筑、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等物质文化,语言、文学、科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传统等精神文化,以及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的制度文化。

人是一切文化的主体,是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各民族群众人是民族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民族文化的实践者和传承者。从普遍意义上说,每一个人都是人类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都在文化传承过程起着主体的作用。但从对文化活动的投入程度和作用大小上说,每一个民族都有一批专注本民族文化收集、研究、传承、传播、创新并在文化发展中起着与众不同的重要作用的优秀分子,他们就是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人。5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6将传承人定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播的代表人物、技艺精湛的各类艺人和传统文化珍贵资料的收藏者。0目前可见到的国内首个文化

=作者简介>安学斌(1964-),男(彝族),云南宾川人,云南民族大学校长助理,研究生部主任,法学博士,教育

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


  本文关键词:民族文化传承人的历史价值与当代生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74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274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5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