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应用策略
本文关键词: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与民族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鲁东大学》 2012年
烟台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应用策略
王鹏飞
【摘要】:中国的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悠久文明中重要的一项,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人民智慧和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标志着世界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应用工作的正式开始。近年来,我国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应用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以昆曲艺术为代表的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与此同时,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应用工作也都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各地方政府及文化部门都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和应用措施。 烟台市各级政府和各级宣传文化部门响应上级的号召,根据各地方工作实际开展辖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应用工作,通过前期大量艰苦细致的调研摸底工作,掌握了烟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一手资料,并积极向上申报。截止2003年,海阳大秧歌(海阳市)、蓝关戏(莱州市)、胶东大鼓(烟台市)、长岛渔号(长岛县)、胶东全真道教音乐(栖霞市)、八卦鼓舞(栖霞市),螳螂拳(莱阳市)、莱州草辫(莱州市)、掖县滑石雕刻(莱州市)、黄金溜槽堆石砌灶冶炼技艺(招远市)、烟台剪纸(烟台市),民间节日有渔灯节(开发区)和八仙传说(蓬莱市)13项具有鲜明胶东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国家文化部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主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海阳大秧歌为主要研究对象兼顾烟台市其他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对非物质文化的理论阐述和对海阳大秧歌的生存现状的描述,借鉴非物质文化遗产先行地区在保护和应用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力图为烟台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保护和应用策略。 有着580多年的海阳大秧歌广泛流传于烟台海阳地区,是一种在民间广为流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其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对研究胶东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史料价值。长期以来,海阳大秧歌作为一种民间文化虽然在乡野之间广为流行,但却难登大雅之堂,所以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缺乏相关理论著作,导致海阳大秧歌的一些珍贵文化要素在时代的发展中逐渐消失,如何保护和应用海阳大秧歌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把长期以来对海阳大秧歌的思考形成文字,从树立正确的保护思想、出台与完善相关政策、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普查力度、加强理论研究、建立健全保护工作机制、加大人才队伍建设、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扶持资金、建立并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探索建立文化生态村保护区、举办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等方面提出保护和应用策略,努力把海阳大秧歌的保护和应用策略推而广之,为烟台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应用工作提供微薄的智力支持。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鲁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12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平;山东海阳秧歌舞蹈文化源流考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时吉光;喻学才;;我国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综述[J];长沙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3 李淑敏,李荣启;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J];船山学刊;2005年03期
4 李炳来;;虎啸凤舞话海阳[J];党员干部之友;2006年12期
5 齐爱民;;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研究(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与构成要件[J];电子知识产权;2007年04期
6 王林;;从“刘三姐”透视传统旅游目的地民俗文化资源优化创新[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吴晓萍,何彪;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与民族社区的可持续发展[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8 冯骥才;抢救与普查: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龙红;论人类无形文化遗产[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10 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肖曾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周志勇;论政府主导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D];湖南大学;2007年
3 张春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刘河;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5 邹全民;潍坊市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屏;彭家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文化资本的转换——以旧州绣球的产业化发展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2 曹海琴;董涵民;;文化的竞争 文化权利和少数民族文化保护[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何根海;大禹治水与龙蛇神话[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4 李保民;洪波;徐从广;;结合旅游产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探索——以合肥非物质文化遗产园为例[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5 代俐;;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乡村旅游开发理论与实践——以黑水卡斯达温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1期
6 把多勋;王艳;;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7 胡世恩;;宁夏回族“山花儿”的商标权保护[J];中华商标;2010年09期
8 陈业新;;皖北花鼓灯探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吴源;;祁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吴鹏霄;;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南乐目连戏困境与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三问题[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张欣;刘托;;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3 关红;;使博物馆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播的载体[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林崔宏;;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纳西族“东巴”的生境[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5 李正周;;穿在身上的一本“书”——云南文山苗族自治州苗族服饰的文化功能[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三辑)[C];2011年
6 贺云翱;;文化遗产学初论[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7 陈元煦;;玉皇大帝的由来及其信俗发展的原因[A];闽台玉皇文化研究[C];1996年
8 魏丽英;;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的理论思考——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区别[A];闽学与武夷山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徐红慧;;发挥公共图书馆优势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兼谈漳州市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徐红慧;;发挥公共图书馆优势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兼谈漳州市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A];泛珠三角地区图书馆学(协)会2009年学术年会福建卷[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红梅;民族服饰文化传承中的图像记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吕韶钧;舞龙习俗与民族文化认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3 韩成艳;从表达认同到认同表达[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贺夏蓉;多重视角下的女书及女书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冯志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下的城市文化建设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高仙玉;中国朝鲜族舞蹈与韩国民族舞蹈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李旭;一个文化资本的生成与运作[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雷晴岚;(亻革)家“哈冲”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王雪;制度化背景中的剪纸传承与生活实践[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郭荣茂;传统手工技艺在现代的重构[D];上海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依凡;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白雪;《中国民间小戏与西方音乐剧比较研究》用黄梅戏《天仙配》和音乐剧《猫》为例分析[D];河北大学;2009年
3 吴晓秋;双城皮影艺术的审美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兵;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黄晨华;从广西宾阳舞炮龙文化看全民健身活动的价值体现[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欧丽婷;《聊斋志异》的传播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刘丽;苗族崇龙习俗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蒋作文;湘西民俗体育渊源、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兵;《容斋随笔》的民俗材料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左俊杰;鞍山休闲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嘉禄;贾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点建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蒋鹏,路娜;经营世界遗产之无形资产[J];中华商标;2005年03期
3 张成渝,谢凝高;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与世界遗产保护[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李莉;民俗旅游的现状及发展策略[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7期
5 钟敬文;民间文学述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05期
6 董晓萍;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评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7 谢克林;从花鼓灯的保护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体系的构建[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邹卫;;浅论中国民俗与旅游[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阎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原生态”[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10 时吉光;喻学才;;我国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综述[J];长沙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伟 张洁;[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王旭;[N];贵州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廖嵘;非物质文化景观旅游规划设计[D];同济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钟声宏;广西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开发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肖曾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罗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4 符霞;旅游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5 陈文;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6 韩双斌;江西抚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7 罗春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业中的有形化利用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J];瞭望;2005年33期
2 项阳;;保护:在认知和深层次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的前提下[J];音乐研究;2006年01期
3 戴水莲;;浅议非物质文化婺剧西安高腔的保护[J];科技经济市场;2006年05期
4 胡印斌;陈洁民;;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望与传承[J];领导之友;2006年04期
5 曹砚农;;文化遗产日与我国文化遗产保护[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6年03期
6 段其儒;;西双版纳非物质文化遗产知多少[J];版纳;2006年03期
7 刘晓林;;留住民族记忆的背影[J];观察与思考;2007年14期
8 志苑;;非物质文化遗产受重视 鲁庵印泥得传承[J];上海工艺美术;2007年03期
9 郭鹏志;李平;;鞍山地区视听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初探[J];剧作家;2007年06期
10 吕军;;关于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问题的思考[J];博物馆研究;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隋维娟;;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2 刘阳;;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推进文化强省建设[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3 谢晓波;;留存地方文化记忆——也谈图书馆如何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A];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郭永金;信国洋;;真正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个战略重点“闪光”[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5 唐思京;;论公共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A];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张洪波;;黔西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思考[A];布依学研究(之九)[C];2008年
7 贾晓峰;;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打造特色历史文化名城——以山东省平度市为个案[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8 苑焕乔;;文化生态视野的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主要以京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A];建设世界城市提高首都软实力——2010北京文化论坛文集[C];2010年
9 John Hurd;;在发展的时代保护建筑、考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人类遗产对文明进步的启示”考古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10 刘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空间保护——以浙江省西塘古镇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苏雄锋;[N];闽南日报;2008年
2 记者 王路;[N];宁波日报;2008年
3 苏武天;[N];张掖日报;2008年
4 通讯员 周元清 张建国 储昭晖;[N];中国人事报;2008年
5 记者 蒲兰;[N];成都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章梅;[N];哈尔滨日报;2008年
7 通讯员牛顺清;[N];哈密报(汉);2008年
8 记者 高铁耕;[N];佳木斯日报;2008年
9 记者 张萍;[N];焦作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覃丹 张珏娟;[N];四川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华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墨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3 韩小兵;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基本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谭志国;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5 刘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6 吴磊;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盛静;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探讨[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8 杨红;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9 王志平;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产业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10 李依霖;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姮;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但娟;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及其法律规制[D];西南大学;2010年
3 姚建;转型时期民族地区政府文化职能转变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刘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治理结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巴桑吉巴;拉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6 陈竹君;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7 国慧霞;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保护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8 王娟;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政法保护及其完善[D];苏州大学;2010年
9 张敏;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D];浙江大学;2010年
10 陈鑫;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与民族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43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34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