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北非“阿拉伯之春”对民族国家建构之启示

发布时间:2017-12-28 04:24

  本文关键词:北非“阿拉伯之春”对民族国家建构之启示 出处:《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国家建构 国民建构 民族国家整合 “阿拉伯之春”


【摘要】:北非是2011年底爆发的"阿拉伯之春"运动的发源地。本研究以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北非国家在民族国家建构方面的共性和差异切入,从国家建构和国民建构的视角出发,探索"阿拉伯之春"运动对于民族国家建构的启示。上述四国都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反殖民浪潮中建立的现代国家,北非案例揭示出的经验和教训能够为发展中国家排除外部干扰、应对整合挑战提供有益的借鉴。
[Abstract]:North Africa is the birthplace of the "Arabia spring" movement, which broke out at the end of 2011. In this study, four representative countries of North Africa, Libya, Algeria, Egypt and Morocco in the national construction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tarting, starting from the national construction and national construction perspective, explore the "Arabia spring" movement for national construction enlightenment. The four countries were established in the anti colonialism wave in twentieth Century and 50s and 60s. The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from North Africa can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exclude external interference and deal with the challenges of integration.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
【基金】: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一般项目“北非‘阿拉伯之春’运动与民族国家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013-GM-07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C954
【正文快照】: 1参见王猛:《阿拉伯国家剧变与“威权政治”》,载《现代国际关系》2011年第7期;王震:《“阿拉伯之春”与西方意识形态渗透》,载《现代国际关系》2012年第6期;安高乐:《从两枝世界政治论看“阿拉伯之春”》,载《国际论坛》2012年第5期;胡雨:《“阿拉伯之春”与中东君主制国家政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骆明婷;刘杰;;“阿拉伯之春”的人道干预悖论与国际体系的碎片化[J];国际观察;2012年03期

2 安高乐;;从两枝世界政治论看“阿拉伯之春”[J];国际论坛;2012年05期

3 胡雨;;“阿拉伯之春”与中东君主制国家政治稳定[J];国际论坛;2014年02期

4 杨值珍;;“阿拉伯之春”对中国的影响及启示[J];江汉论坛;2012年09期

5 王建娥;;国家建构和民族建构:内涵、特征及联系——以欧洲国家经验为例[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王猛;;阿拉伯国家剧变与“威权政治”[J];现代国际关系;2011年07期

7 王震;;“阿拉伯之春”与西方意识形态渗透[J];现代国际关系;2012年06期

8 于春洋;;外观与内核:论现代民族国家的双重建构[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献栋;;民族、民族国家的构建与中亚国际体系的变迁[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1年02期

2 安高乐;;从两枝世界政治论看“阿拉伯之春”[J];国际论坛;2012年05期

3 檀有志;;西亚北非地区动荡与中国能源安全探析[J];国际安全研究;2013年05期

4 易小明;;中东社会转型中的政党政治[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4年03期

5 陈小鼎;王亚琪;;从“干涉的权利”到“保护的责任”——话语权视角下的西方人道主义干涉[J];当代亚太;2014年03期

6 张金岭;;民族国家的内在边界:基于欧洲的讨论[J];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11期

7 陈毅;;现代国家的理论变迁与国家建设[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5期

8 苏瑛;;一部解读利比亚历史的著作——评《利比亚史》[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9 杨久华;程春华;;对新形势下党的领导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理论导刊;2012年07期

10 杨值珍;;“阿拉伯之春”对中国的影响及启示[J];江汉论坛;2012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建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徐占元;西部民族地区加强党的政治整合能力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于春洋;民族政治发展理论体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裴圣愚;非洲萨赫勒地带民族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朱金春;现代国家构建视野下的边疆治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6 马和斌;穆罕默德·阿卜杜胡改革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7 何华玲;结构、情境与行动者:中东北非阿拉伯地区的政治转型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8 周意岷;Web 2.0时代的非国家行为体与国际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

9 王磊;尼雷尔与坦桑尼亚国家建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10 李竞强;现代突尼斯政治改革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超;我国边疆民族主义及其治理[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丰字文;印度民族国家建构困境的根源探析[D];外交学院;2011年

3 王子太;我国少数民族法制政策实施效果探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徐茜萍;威权政体下的埃及2011年政局动荡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5 王广明;社交媒体时代的国家政治安全探析[D];外交学院;2012年

6 李杰;必要的敌人:苏加诺时代的华人问题与印尼民族国家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7 徐逊吉;试论中国在阿拉伯地区的文化软实力建设[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8 蔡朝晖;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消极作用及应对对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9 蔡艳;执政党公信力的构建形态及其时代变迁[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10 蔡落超;合法性视野下的穆巴拉克政权垮台的原因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安惠侯;突尼斯首任总统布尔吉巴评介[J];阿拉伯世界;2004年06期

2 徐勇;;“回归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建构[J];东南学术;2006年04期

3 曾向红;杨恕;;中亚各国国家民族的构建:以塔吉克斯坦为例[J];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02期

4 马敏;论孙中山的现代国家建设思想[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5 黄民兴;;世纪震荡:阿拉伯世界政治动荡的原因和前景[J];回族研究;2011年03期

6 王建娥;;族际政治民主化:多民族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J];民族研究;2006年05期

7 周平;;论族际政治及族际政治研究[J];民族研究;2010年02期

8 赵灵敏;;“阿拉伯之春”只是变革的开始[J];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37期

9 周平;;对民族国家的再认识[J];政治学研究;2009年04期

10 陈明明;;从族裔到国族[J];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丛亚平 李长久;[N];经济参考报;2010年

2 记者 田栋栋 李来房;[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3 王萌 编译;[N];经济参考报;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曙辉;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的困境及未来趋势[J];前沿;2003年08期

2 艾·M.伍德,王宏伟;新帝国主义与民族国家[J];国外理论动态;2004年01期

3 李景铭;民族国家的类型划分[J];民族研究;2004年02期

4 万光侠;全球化视野下民族国家问题研究的力作[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万光侠;;在全球化与民族国家的矛盾张力中寻求哲学的理论创新——《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研究》评介[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6年02期

6 李景源;;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民族国家研究——《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研究》评析[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6年02期

7 向卫平;;全球化与民族国家[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商文莉;;从民族国家看民族观[J];科技信息;2009年05期

9 ;“中国民族国家建设的昨天与今天”笔谈[J];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02期

10 刘国锋;刘嘉树;李世源;;全球化对民族国家的双重效应[J];文史博览(理论);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红生;;试论20世纪亚洲民族国家建设中的群众与暴力[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中)[C];2006年

2 李鸿宾;;传统与近代的对接——从地域和民族角度论述中国传统王朝的近代境域[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3 岳蓉;;东南亚民族国家的建构问题综述[A];东南亚地区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贺金瑞;;百年共和的经验和启示:少数民族和民族宗教对现代中国的贡献和潜力研究——2012年度基地重大项目论证报告(节选)[A];共识(2012春刊07)[C];2012年

5 谢文庆;;殖民体制之后的东南亚:民族国家及其不同政见者(英文)[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6 马戎;;现代国家观念的出现和国家形态的演进[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8集)[C];2014年

7 徐蓝;;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的主权保护[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8 韩琦;;为什么独立后的西属美洲没有建成统一的联邦国家?[A];"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5年

9 杨纪武;;一个毫无国家民族情感者的妄言——评茅于轼《以人为本,还是以国为本?》[A];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与理论探索[C];2010年

10 刘拥华;;游离的全球化与全球化政治[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牛锐 整理;民族国家建构应优先于民主制度完善[N];中国民族报;2007年

2 安东尼·吉登斯;全球时代的民族国家[N];中国民族报;2008年

3 李明浩;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阶段[N];中国民族报;2009年

4 李云龙;关注:21世纪民族国家的命运[N];中国民族报;2002年

5 李明浩;民族与民族国家的“大获全胜”[N];中国民族报;2009年

6 李明浩;民族与民族国家的两大困惑[N];中国民族报;2009年

7 许章润;民族国家体系的生命力[N];法制日报;2009年

8 卢露;区隔化制度的失败和民族国家的胜利(一)[N];中国民族报;2010年

9 明浩;辛亥民族观的局限性及其超越[N];中国民族报;2011年

10 明浩;超越民族国家[N];中国民族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颜震;美国民族国家与帝国的双重构建(1776-1867)[D];吉林大学;2013年

2 敖福军;梁启超民族国家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阿嘎佐诗;从地方到民族国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张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建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刘辉;苏丹内战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6 宋荣超;20世纪初政论报刊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初期建构[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霞;民族国家与超越民族国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覃焕;西欧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与文艺复兴[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宋羽雅;试析全球化与民族国家关系中的悖论[D];浙江师范大学;2008年

4 曲海洋;少数民族与中国民族国家建设[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5 陈元;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的重塑[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6 雷艳;从“民族国家”到“公民国家”[D];西南大学;2009年

7 熊明清;想象长白山:民族国家建构视野下的东北区域政治文化解读[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8 卓旭春;论全球化时代的非政府组织[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刘莹;民族国家形成与英国宗教改革关系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10 闫晓玲;民族、资本与近代国家—查尔斯·梯利的国家建构思想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445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3445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b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