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滇西北各民族宗教的相互影响及其启示

发布时间:2017-12-28 04:24

  本文关键词:滇西北各民族宗教的相互影响及其启示 出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滇西北 民族 宗教


【摘要】:滇西北是举世瞩目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都非常富集的一个区域,该区域有"三江并流"、"丽江古城"等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也是"藏彝走廊"和"茶马古道"的重要区域。多元化的宗教信仰是滇西北各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通过翔实的资料,论述了滇西北各民族宗教及其相互影响,诸如整合多种宗教因素而形成新宗教、跨族宗教信仰、各民族圣境灵地的共同信仰、不同民族之间的活佛转世等。提出当下面对宗教的变迁,应该借鉴历史经验,促进滇西北各民族宗教关系的可持续和谐发展。
[Abstract]:Northwest Yunnan is a region that attracts worldwide attention. Biodiversity and cultural diversity are highly concentrated. The region has the world natur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such as "Sanjiang River" and "Old Town of Lijiang".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area of "Tibetan Yi Corridor" and "tea horse road". The diversity of religious belief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ulture of all ethnic groups in the northwest of Yunnan. Through the detailed data, discusses the religious ethnic groups in Northwest Yunnan and the mutual influence, such as the integration of a variety of religious factors and the formation of a new religion, inter ethnic religion, ethnic common belief, the sacred spirit between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living Buddha reincarnation etc.. We should learn from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religious relations of all ethnic groups in northwestern Yunnan.
【作者单位】: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分类号】:C95
【正文快照】: 一云南省是中国少数民族最主要的分布地区之一,滇西北(云南西北部)主要指丽江地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迪庆藏族自治州。历史上,滇西北是滇川藏三省区民族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该地区有纳西、藏、傈僳、回、普米、怒、独龙、苗等十多个民族,绝大多数属于汉藏语系藏缅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福泉;;藏族、纳西族的人与自然观以及神山崇拜的初步比较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舒丽丽;;对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乡茶腊村多元宗教文化的田野考察[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学云;;试论藏文典籍文化[J];中国藏学;2007年01期

2 张亚莎;;马图形·“风马”·战神格萨尔——由西藏岩画“马图形”所引发的思考[J];中国藏学;2008年01期

3 王碧陶;;试论民国时期云南藏传佛教的发展[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12期

4 王磊;;纳西族与藏族文化和谐交融现象分析——以丽江塔城乡洛固村为例[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杨福泉;;纳西族文化史的概念和几个问题[J];民族艺术研究;2006年03期

6 刘亚玲;;《勒俄特依》的人观表述[J];民族文学研究;2009年01期

7 郭志合;;攀附与逃遁:民族信仰和谐共生——以藏传佛教与纳西族民族信仰为例[J];青海民族研究;2011年04期

8 王振刚;段小青;;中国近代西南民族关系史研究综述[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杨福泉;;略论东巴教的本土神yG谱系[J];思想战线;2009年01期

10 叶拉太;;古代藏族、纳西族族源及文化渊源关系[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陆双梅;;云南少数民族抢婚(偷婚)习俗的文化探析——以奔子栏藏族偷婚习俗为例[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鹏;泸沽湖畔走婚文化的当代抉择[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陈正勇;自然、神性与美[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3 赵红梅;旅游情境下的文化展演与族群认同[D];厦门大学;2008年

4 李中和;吐蕃王朝与周边民族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5 胡文华;纳西东巴文形声字研究及其文字学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才贝;阿尼玛卿山神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和继全;白地波湾村纳西东巴文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8 朱映占;民国时期的西南民族[D];云南大学;2012年

9 张媚玲;中国西南边疆近代民族关系史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10 冯莉;民间文化遗产传承的原生性与新生性[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丽伟;纳西族东巴绘画的形式解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黄全毅;五世达赖喇嘛对西藏的治理和改革[D];西藏民族学院;2011年

3 和晓瑜;当代丽江九河纳西族与白族的关系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4 冯海晓;明代西南、西北边疆地区土司制度比较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5 蔡金宏;明代安多藏区边事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6 杨乃乙;中国云南少数民族对当地野生动物保护态度的差异[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磊;丽江塔城洛固村东巴教与藏传佛教的文化交融与变迁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8 魏琳;从丧葬仪式看村落文化的涵化[D];云南大学;2010年

9 吴曙华;徐霞客西南民族考察之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10 郭志合;纳西族与藏族民族信仰和谐共生关系研究[D];西藏民族学院;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玲,张志忠;论民族、宗教问题与法律[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2 ;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J];中国宗教;1996年02期

3 龚学增;从战略高度抓紧做好民族和宗教工作[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0年09期

4 缪慈潮;党在处理民族宗教问题上的历史经验[J];福州党校学报;2001年02期

5 李君辉;对民族和宗教问题的几点思考[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6 姚涛;处置民族、宗教事件中镇守抗击的主要特点和原则[J];警察技术;2002年03期

7 陈秀芳;增强政治意识 做好民族宗教工作[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赵明清;与时俱进地看待宗教与民族的关系[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5年02期

9 张佐;正确认识宗教文化促进民族文化大省建设[J];思想战线;1998年09期

10 龚学增;宗教纷争与国际地区冲突[J];中国宗教;199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承义;吴德政;;浅议民族、宗教无小事[A];延安精神与中国现代化——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陈小鸽;李林洲;;风雨同舟50年——福州宗教在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上稳步前进[A];宗教:世纪之交的多视角思维——福建省宗教研究会论文集(三)[C];1999年

3 肖艳;;找准位置 发挥宗教特有作用[A];宗教:世纪之交的多视角思维——福建省宗教研究会论文集(三)[C];1999年

4 龚学增;;关于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几个问题(发言提纲)[A];中国烹饪协会清真烹饪专业委员会专集[C];2004年

5 黄铸;;西部大开发与民族、统战问题[A];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学术讨论会暨第九次顾问座谈会论文集[C];2000年

6 吴在庆;;厦门宗教与特区建设[A];宗教:世纪之交的多视角思维——福建省宗教研究会论文集(三)[C];1999年

7 汪春燕;;宗教问题 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A];改革 求实 创新——青海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优秀论文集[C];1998年

8 郭林;;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加强民族团结的基本保证[A];新时期统战理论与实践研究——新时期统战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樊光春;;群众性:宗教研究的关注点[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集[C];2003年

10 张瑞琨;;加入WTO后我国宗教及宗教工作对策性研究[A];山东省社会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田乃越;宗教与民族[N];联合时报;2004年

2 杨宗麟;为了民族地区的振兴与发展[N];人民政协报;2004年

3 陈华;全区五市统战部长宗教局长工作会议召开[N];宁夏日报;2008年

4 记者 唐亚南;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仲兆隆来我州考察[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8年

5 记者 覃敏笑;省民委(省宗教局)召开学习贯彻省纪委六次全会精神大会[N];贵州民族报;2006年

6 石山;弘法外衣下的祸教行径[N];西藏日报;2007年

7 市政协民族宗教港澳台委员会;经受历史考验 致力团结发展[N];通辽日报;2005年

8 刘家义;全国政协民宗委调研组在黔考察[N];贵州日报;2004年

9 马学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提升民宗工作水平的关键[N];中国民族报;2004年

10 中共临夏回族自治州委书记 姜信治 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代州长 马正录 本报记者 刘铁军 《民族报》记者 王晓元 通讯员 马秉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 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N];中国民族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始发;新中国宗教政策的历史考察[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2 杨小云;新中国的国家结构形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赵丽华;中国民族自治区民族事务行政管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唐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矛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彭继红;论中国共产党宗教政策对精神生活管理的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蒋立松;中国西南地区民族关系基础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7 崔庆植;全球化背景下的思考:中国民族政策及朝鲜族历史、现状与未来[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8 李尚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9 林钧昌;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民族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10 骆桂花;甘青宁回族女性传统社会与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海;试论社会主义时期宗教的作用[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2 赵灵子;论李维汉对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的探索与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寿芝;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和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姬安岳;试论宗教改革在我国之可行性[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5 王冬丽;试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D];郑州大学;2004年

6 孟高峰;浅析马克思主义宗教观[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王璐;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D];新疆大学;2004年

8 宿晨华;论新时期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方立江;1978年以来党的宗教政策在青海实践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10 刘红艳;试论新疆民族团结的理论基础及其基本实践[D];新疆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3445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3445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a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