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楚简所见“大水”祭祀内涵试诠——由“大水”祭祀到楚国水崇拜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7-12-28 06:22

  本文关键词:楚简所见“大水”祭祀内涵试诠——由“大水”祭祀到楚国水崇拜的思考 出处:《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楚国 卜筮祭祷简 大水 水崇拜


【摘要】:在卜筮祭祷简中,至上神"太"神理所当然享有最高的祭祀规格,然而通过比较,另一个神yG"大水"也享有与"太"一致的祭品,可见"大水"神在楚人信仰中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由于史料阙如,"大水"神的具体所指还不甚明确,但是种种材料表明,"大水"指代的应当为自然界中的水。因此,若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大水"享有与至上神相同的祭祀规格可以说明楚国有着较为深厚的水崇拜传统。通过相关考古材料以及民族学资料等则可以进一步揭示出楚国水崇拜的实质内涵,即水生万物,水与万物创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Abstract]:In divination Jane, the Supreme God "too" god enjoys the highest sacrifice behoove, but by comparison, another God yG "flood" and "too" also enjoyed consistent offerings, visible "flood God in Chu belief occupies a more important position. Due to lack of historical data, "flood" of God's specific meaning is not very clear, but the various materials show that "the flood" refers to the nature of the water should be. Therefore, if from a macro point of view, "great water" enjoy the same sacrificial specifications as the Supreme God can show that Chu has a more profound tradition of water worship. Through related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and Ethnological data, we can further reveal the essential connotation of the water worship in Chu state, that is, aquatic beings, and water is closely related to creation of all things.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楚卜筮祭祷简综合研究”(项目编号:201111201020002)
【分类号】:C95-05;B933
【正文快照】: 近年来陆续出土的卜筮祭祷简是墓主生前因为疾病而进行占卜祭祀等活动的记录。卜筮祭祷简较为完整地保留了楚国神灵祭祀谱系,大大推进了楚国信仰的研究。通过简文以及文献记载可以看出,其中的“太”神是楚人信仰中的至上神,这主要表现在其受享规格上。而另一个神yG“大水”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晏昌贵;秦家嘴“卜筮祭祷”简释文辑校[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向柏松;;中国水崇拜文化初探[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年06期

3 董楚平;中国上古创世神话钩沉——楚帛书甲篇解读兼谈中国神话的若干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国华;从文化哲学看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年05期

2 周良平;从汉字的发展过程看造字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3 何根海;大禹治水与龙蛇神话[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倪荫林;关于概念与其对象及定义的新见解[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周良平;从原始思维看《诗经》兴体诗的文化底蕴[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6 彭启福;宗教、迷信和科学的早期发展管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7 王晖,王建科;出土文字资料与古代神话原型新探[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杨述;原始宗教与诗经兴象建构[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李思民;语境解读[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汤云航;女娲神话考源[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陈凡;;论技术、时间、文化的全球性与地方民族性[A];第6届东亚科技与社会(STS)国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杨华;;说“举祷”——兼论楚人贞祷的时间频率[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3 王守恩;;社会史视野中的风俗——兼论传统风俗与传统社会[A];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鲍江;象征与意义:叶青村纳西族宗教仪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2 史立梅;程序正义与刑事证据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金星;论诱惑侦查[D];吉林大学;2004年

4 肖爱民;综合的时代[D];吉林大学;2005年

5 赵千帆;从哲学到美学:阿多诺摹拟概念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李波;审美情境与美感[D];复旦大学;2005年

7 苏东晓;审美无利害说与审美关系问题[D];复旦大学;2005年

8 戴明朝;美的问题:人类学个案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9 王建华;黄河中下游地区史前人口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张勤;西王母神话传说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秀;荣格原型理论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何志魁;西部大开发中贡山县独龙族怒族传统文化保存的教育策略初探[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吴秀荣;《说文解字》表情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姚力;裕固族帐房戴头婚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郭颖;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理论与实践[D];四川大学;2002年

6 陈明义;嬗变的村庄[D];福州大学;2003年

7 吴晓;《搜神记》中的民间文学作品研究[D];湘潭大学;2003年

8 管正平;《管子》及其礼法思想[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陈素萍;缪斯的功绩——文艺起源与审美的女性因素[D];中南大学;2004年

10 张根云;《庄子》变形艺术论[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夏超雄;汉墓壁画、画象石题材内容试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1期

2 常金仓;伏羲女娲神话的历史考察[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3 董楚平;中国上古创世神话钩沉——楚帛书甲篇解读兼谈中国神话的若干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亚萍;中国最早的佛寺是东汉楚国的“浮屠仁祠”[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2 阮荣华;;论荆楚之“水”与道家——“道教与荆楚文化研究”系列之一[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11期

3 赵辉;;简论楚辞特质的形成原因[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年05期

4 栗凰;论屈赋与昆仑神话的关系[J];青海社会科学;1995年02期

5 徐文武;论楚人的山川崇拜[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6 郑丹平;《天问》——屈原的拟史诗[J];思想战线;1991年03期

7 郭顺玉;武当道教的形成与楚人的民族文化意识[J];中国道教;2001年03期

8 耿直;;老君赐煤[J];中国道教;1993年02期

9 褚汉雨;真诚悔改,善度斋期[J];中国天主教;2002年02期

10 耿华玲;;楚人占卜方式及心理[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袁进;;五羊神话源出盘瓠神话说[A];中国生物学史暨农学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本文编号:13449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3449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9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