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村落中的传统权威组织——曼安村的“细梢老曼”与乡村秩序
本文关键词:傣族村落中的传统权威组织——曼安村的“细梢老曼”与乡村秩序 出处:《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管理创新 细梢老曼 傣族 民间调解 社区和谐
【摘要】:"细梢老曼"指滇南南传佛教流行区域傣族村寨中处理村寨纠纷、传承伦理道德的民间组织,傣语直译为"村寨里的4根柱子",是傣族传统聚落空间观在社会组织结构上的转附。同时,也是这一非正式社会控制制度中传统权威执行者的称呼。担任细梢老曼的4个老人负责村寨的传统事务,同时也承担纠纷调解的角色,在传承和维护传统文化、促进傣族社区和谐、建立良好社会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的权威不但来源于历史上农村公社时期就已形成的组织文化,还来源于现代村民大会的权力授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细梢老曼的权威和所作用的领域也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即是乡村政治社会的需要,也是现代乡村社会管理的创新所需。
[Abstract]:......
【作者单位】: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昆明医学院海源学院;
【分类号】:C95
【正文快照】: 从民间调解、社会调控、社会秩序等角度出发研究民族社会的传统组织在解决社区纠纷、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等方面,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领域。事实是,民族社会的传统组织及其社会控制方式也确实在国家法治的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辅助作用,具有低成本、高产出的社会管理效益,并对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何明;陶琳;;村落权威再生产的人类学分析——以边疆民族地区城中村老龄协会成立仪式为中心的讨论[J];思想战线;2008年03期
2 巫咏红;民族档案之瑰宝——傣族贝叶档案[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4期
3 赵梦桃;任大鹏;;纠纷处理的乡土情结——民间调解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存在原因、功能和定位[J];新西部(下半月);2007年03期
4 陈勉;;论傣族村社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世俗化与发展趋势[J];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S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晓飞;;傣族手工织锦技艺[J];版纳;2007年05期
2 段丽波;;西南少数民族档案研究综述[J];档案学通讯;2008年05期
3 李茂琳;施洪;;傣族地区植物花卉文化的传播及影响[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4 马凌;保继刚;;感知价值视角下的传统节庆旅游体验——以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为例[J];地理研究;2012年02期
5 李江;;傣族文化身份与民族心理研究——以《兰嘎西贺》对《罗摩衍那》之变异与创新为视角[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6 刘军;;试论傣族文身长期留存传承的原因[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06期
7 依旺的;;浅析《中国贝叶经全集》的直译和意译[J];民族翻译;2009年04期
8 张奇;秦竹;;傣族宗教仪式的心理治疗意义探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年10期
9 郑萍;傣族水文化象征意义分析[J];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03期
10 周娅;;贝叶文化的社会经济价值[J];思想战线;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赵应红;;傣药的命名要点及应用[A];第五届全国民族医药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黄梅;云南傣族贝叶档案保护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2 仝艳锋;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3 董印红;西双版纳傣族女性观念及其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4 田玉玲;供奉与表达——傣族南传佛教艺术与“赕”的关系解析[D];云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园园;傣族贝叶档案在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视野下的发掘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2 孙坤;基于“点—轴”理论的滇西北旅游区空间组织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春玲;诗意的生活[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4 艾丹;透析农村民事纠纷解决现状[D];南昌大学;2008年
5 许敏歌;论当代中国民间调解制度及其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刘艳芳;;我国古代调解制度解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刘彬;;亲历傣族的赕 赕“坦”——十万贝叶经书献佛祖[J];版纳;2005年03期
3 杨中一;傣族文化与档案史料[J];档案学通讯;1992年02期
4 宗晓莲;布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对文化变迁研究的意义——以旅游开发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变迁研究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5 刘素梅;论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高丙中;;对节日民俗复兴的文化自觉与社会再生产[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7 李晓琴;我国传统调解制度价值之探讨[J];山东电大学报;2005年04期
8 费孝通;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J];思想战线;2004年05期
9 胡志斌,欧元雕;论中国传统调解制度及其保护权利的局限性[J];皖西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慧芳;;法意与人情——试论民间调解的依据[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06期
2 刘行玉;夏洪政;;传统民间调解的特点与社会基础[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24期
3 陈宾;;清末民初基层社会民间调解的变革——以四川会理县的实践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08期
4 林见春;;民间调解:传统机制的现代表达[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刘康磊;;为何在筵席上解决纠纷——对民间调解空间选择的思考[J];理论界;2006年08期
6 刘中华;孙杰;;民间调解司法指导问题研究[J];山东审判;2007年06期
7 练梅;;新形势下农村民间调解方式初探[J];桂海论丛;2009年05期
8 孙顺发;;权威诉求与农村民间调解[J];湖南农机;2010年09期
9 刘家楠;;清代民事审判研究综述——以黄宗智与滋贺秀三的研究为核心[J];山东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0期
10 蒋颖;域外民间调解制度对我国的若干启示[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志军;;实现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于丹〈论语〉心得》一书的出版营销过程的启示[A];优秀出版物价值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三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8年
2 孙佳;;传统文化与社区先进文化建设[A];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构建[C];2004年
3 陈沛沛;杨枝青;杨杏林;张晶滢;肖芸;苏丽娜;;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思想造就了“海派中医”[A];全国第十八次医古文研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周大伟;;皇帝的新衣:来自北京老胡同的吊诡[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5 缪品枚;;畲族与闽东传统文化[A];畲族文化研究(下册)[C];2003年
6 李群;;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现代人才管理的启示[A];国土资源职教改革与创新[C];2009年
7 冯敏;;凉山彝族传统文化与改革[A];民族学研究第十辑——中国民族学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8 刘梅;;论心理学形神观整体恒动思想[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田峰;;传统文化与晋江文化的现代化[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杜熙茹;;我国传统文化在假日体育旅游中的和谐共享——以南海西樵山对南狮的策划为例[A];2007广东省体育科学研究论文选[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苏世界邋记者 高云君;村聘民选“和事佬”[N];四川日报;2007年
2 ;应当重新构建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N];铁岭日报;2007年
3 李红;浅谈民间调解与诉讼[N];江苏经济报;2002年
4 记者 江山 姚晓娜;石家庄民间调解:管家长里短也管社会热点[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5 何 兵;从“枫桥经验”谈诉讼与调解的互动[N];人民法院报;2003年
6 田宏;仲裁与民间调解之比较[N];衡水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林淼 本报通讯员 刘文会;志愿调解有广阔的发展空间[N];人民法院报;2010年
8 法学博士 何兵;程序正义与民间调解[N];法制日报;2002年
9 王玉广 常希秀;河口区民间调解网“调”出和谐风[N];东营日报;2007年
10 记者 张慧宁 通讯员 严万全 余慧玲;海东法院调解方法越来越多[N];人民法院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保庆;传统文化与执政党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文安;周秦两汉神仙信仰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3 廖君湘;南部侗族传统文化特点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4 张云;中国会计文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5 郭树芹;唐代涉医文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乔玉光;危机管理视角下的中国北方草原传统文化[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张佑林;江浙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因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陈胜;中国传统文化视阈下的法律与宗教[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孟岩;泰中动作电影比较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7年
10 王玉花;中国传统人格思想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艳红;夏目漱石和传统文化[D];湘潭大学;2001年
2 王继太;绘画个性化语言的探索[D];延边大学;2004年
3 王小良;论中国佛教的末法思想[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盛辉;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技术创新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刘雨眠;行者无疆—浅析中国动画的艺术表现形式[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6 徐硕;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统文化构思[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冷旭芝;灰色在油画语言中的心理呈现[D];青岛大学;2007年
8 包健;传统精神的现代重释[D];浙江大学;2007年
9 周志朋;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教育中的价值及价值实现[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周英展;试析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双重效应及其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534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353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