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云南跨界民族国家认同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30 10:10

  本文关键词:云南跨界民族国家认同研究 出处:《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国家认同 云南跨界民族 特点


【摘要】: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云南跨界民族与境外跨界民族相互往来日益密切,并表现出跨界民族主义意识不断增强的趋势。根据我们的调研及其他一些研究成果显示,其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总体上并没有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相反,云南跨界民族在共同的民族认同的基础上表现出较为明确的国家认同。从未来发展趋势看,现实利益越来越成为影响云南跨界民族国家认同的关键性力量。不可忽视的是,现实当中的一些问题正在对云南跨界民族国家认同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Abstract]:......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
【基金】:2012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政治学学科建设项目《多民族国家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项目批准号K6050205) 2012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云南跨界民族国家认同现状及其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QN20122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C955
【正文快照】: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疆,如果从整个东亚乃至 在围绕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问题日渐分化出世界发展格局来审视西南边疆,西南边疆的地位将 三种不同的观点:会越来越凸显。而西南边疆的安全与稳定局势,在 一种是矛盾冲突论。这种观点把过高的民族认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光成;;从中缅德昂(崩龙)族看跨界民族及其研究中的一些问题[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2年02期

2 钱雪梅;;从认同的基本特性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J];民族研究;2006年06期

3 高永久;朱军;;论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民族研究;2010年02期

4 于春洋;黄岩;;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兼谈“共存共生”论对两者关系协调的启示[J];广西民族研究;2012年04期

5 郭艳;全球化时代的后发展国家:国家认同遭遇“去中心化”[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09期

6 李琪;;地缘安全视阈下的我国西部跨界民族关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周平;白利友;;多民族国家的政治认同及认同政治[J];思想战线;2012年04期

8 郑宇;曾静;;跨国民族流动与国家认同构建——以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箐脚村苗族为例[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何明;;国家认同的建构——从边疆民族跨国流动视角的讨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吴楚克;王倩;;认同问题与跨界民族的认同[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段如婷;郭强;;大乐居村地域文化系统浅析[J];保山师专学报;2008年01期

2 丁珊;;保山市火葬习俗初探[J];保山师专学报;2008年04期

3 郑娇;叶兴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整合模式研究[J];兵团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4 张世友;;论两宋时期乌江流域的民族势力与国家治理[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陈以定;;试析台湾当局国家认同观与两岸政策[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刘祖鑫,杨甫旺;傣族原始宗教研究的新视点──金沙江河谷傣族的稻作与祭祀[J];楚雄师专学报;2001年02期

7 骆小所;;云南藏缅语族彝语支地理分布新探[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8 陈文清;陈永香;;跨境民族共振效应与边疆地区的和谐发展——以云南跨境民族为例[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9 骆小所;太琼娥;;云南壮侗语族语言地理分布探析[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朴婷姬;;试论跨国民族的多重认同——以对中国朝鲜族认同研究为中心[J];东疆学刊;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金柄珉;;试论跨国民族的多重认同——以对中国朝鲜族认同研究为中心[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族群交往与宗教共处”社会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2 赵富荣;张R箈C;;佤族《司岗里》神话与古濮人的迁徙[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梁庭望;;略论句町国的主体民族及其社会性质[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4 何正廷;;关于句町国史的研究[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5 周建新;黄超;;跨国民族劳务输出中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以龙井市龙山村S屯朝鲜族劳务输出韩国为例[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张东宁;;国际视角下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与中国社会发展[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黄岩;;促进国家认同,构建和谐多民族国家[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2011年)[C];2011年

8 顾炜;;中国的地区主义研究(2001—2010)[A];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建设:借鉴与创新——2011年博士论坛[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丹;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程郁儒;民族文化传媒化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3 张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建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吕韶钧;舞龙习俗与民族文化认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5 苟爽;明清以来仡佬族分布格局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耿毅;白族农村社区文化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余文兵;帝国深入西南边地[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董强;改革开放以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跨界民族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赵o}恋;中国少数民族茶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陈丽明;民族联合途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吐尔逊阿依·吐拉买提;南疆地区维吾尔族的中华民族认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陈亮;云南楚雄彝族服饰图案艺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3 胡宁;楚雄彝族服饰特点及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小营;黔东南苗族刺绣图案及其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5 梁俊颖;大连地区朝鲜族与韩国迁移者的民族认同比较[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王一意;《岭外代答》的人类学解读实验[D];西南大学;2011年

7 刘华荣;涉边危机及其应对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王静峰;哈萨克斯坦民族关系对社会稳定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汪源;辽宁下露河乡朝鲜族身份认同的调查与探索[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汪峰;刚果(金)内战研究(1996-2003)[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中民;;从族群与国家认同矛盾看阿拉伯国家的国内冲突[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8年03期

2 马戎;关于民族研究的几个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麻国庆;全球化:文化的生产与文化认同——族群、地方社会与跨国文化圈[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4 李禹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论华夏社会中民族、国家意识的同一性[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5 周平;;中国民族政策价值取向分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02期

6 刘稚;“金三角”毒品形势的变化与国际禁毒合作[J];当代亚太;2001年09期

7 徐以骅;章远;;试论宗教影响中国国家安全的路径和范式[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俞正梁;区域化、区域政治与区域治理[J];国际观察;2001年06期

9 郑先武;安全区域主义:建构主义者解析[J];国际论坛;2004年04期

10 郭艳;;试论发展中国家的双重认同危机[J];国际论坛;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岩;;浅析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巴拉吉;黄岩;;民族发展政治的目标探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石维有;;华裔国家认同与泰国1932年立宪革命[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范宏云;;国际法的国家同一性理论与两岸国家认同[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1年03期

5 杨毅周;一个中国原则的法理与情感——重建两岸同胞共同的中国认同[J];台声;2003年10期

6 孙际;试论文化对美国外交的影响[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3期

7 郭艳;;《反分裂国家法》与台湾社会“国家认同”的塑造[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金玉萍;;媒介中的国家认同建构——以春节联欢晚会为例[J];理论界;2010年01期

9 左高山;;政治忠诚与国家认同[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02期

10 欧阳彬;;论货币与国家认同的建构[J];青海民族研究;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旭东;;传统文化与现代国家认同之关系:几个概念的辨析[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化解危机的文化之道——东方智慧”中文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2 张东宁;;国际视角下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与中国社会发展[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胡文生;;台湾民众国家认同问题的由来、历史及现实[A];台湾建省与抗日战争研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台湾建省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徐黎丽;;国家认同——影响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关系的核心因素[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4集)[C];2009年

5 应小萍;陈午晴;王兵;王俊秀;杨宜音;;国家认同和体育观念关系初探[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蔡水清;;新加坡培育青少年国家认同感的教育措施[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7 饶印莎;;大学生国家认同对其与奥运卷入的影响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8 陆小聪;;论体育的符号意义及其社会功能[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奥运精神与世界和谐”奥林匹克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9 雷琳;;公民意识与国家认同:西北边疆执政安全理念构设[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李宜强;;对区域一体化文化认同的研究:以法国与欧盟为例[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城市与区域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卢荻秋;国庆盛典让国家认同深入心田[N];桂林日报;2009年

2 于福坚;一杯鸡尾酒:美国民族与国家认同的构建[N];中国民族报;2009年

3 刘力达;法国移民与国家认同部“立与废”的纠结[N];中国民族报;2011年

4 韩震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冯绍雷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 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难以抉择:多重因素影响下的俄罗斯国家认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王立新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美国的国家认同及面临的挑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刘力达;法国:国家认同大讨论解决了什么问题[N];中国民族报;2010年

8 李洪峰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讲师;移民问题困扰法国国家认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杨年熙 (巴黎)(作者系联合报系《欧洲日报》主编);法国的“国家认同”往何处去[N];东方早报;2007年

10 中国政法大学军事法学2005级硕士研究生 林晓坤;《止损》:对国家认同和忠诚是军人斗志的核心[N];检察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瑞君;当代新疆民族文化现代化与国家认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黄沙;纳西族国家认同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3 柳翔浩;和合视域下跨境民族地区中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4 南长森;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5 侯微;战争电影与国家认同[D];复旦大学;2009年

6 时春丽;俄罗斯族民族认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7 郭艳;全球化语境下的国家认同[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8 苏晓龙;当代中国国际意识的变迁与国家认同的重构[D];山东大学;2009年

9 陈静;当代文学中的新疆经验与书写[D];苏州大学;2006年

10 祁进玉;不同情景中的群体认同意识[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皓;软传播对国家认同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姜宝莲;我国蒙古族青少年国家认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郑慧;初中生国家认同教育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4 刘媛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5 王娟;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状况实证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3年

6 曹娅;国家认同影响因素比较分析[D];厦门大学;2014年

7 夏宁波;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变迁中的农民国家认同[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8 骆春梅;公民身份视角下的我国国家认同建设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9 旦增卓玛;藏族青少年国家认同研究[D];西藏大学;2014年

10 李宾;民族杂散居地区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历史启示[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544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3544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5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