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特质视角下苗族农民工城市化解析
本文关键词:民族特质视角下苗族农民工城市化解析 出处:《贵州民族研究》2015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随着越来越多的苗族兄弟姐妹进城务工,其独特的传统特质文化逐渐受到冲击,苗族农民工的身份认同与价值取向亦悄然发生变化。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苗族农民工民族特质正渐渐消融于城市,在思想"乡土"与生活"都市"的两维空间中,有些农民工选择留在城市生活,成为城市移民,在城市化的潮流中苗族农民工如何坚守民族习俗成为当前面临的现实课题。
[Abstract]:As more and more migrant brothers and sisters Miao, its unique traditio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gradually impact, identity and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Miao nationality migrant workers quietly changed. Because the change of living environment, Miao ethnic characteristics are migrant workers gradually ablation in two dimensional space in the city, thought of "local" and "city life" in some migrant workers choose to stay in the city, living in the city, a city of immigrants, the trend of Miao ethnic customs in migrant workers how to stick to a reality task.
【作者单位】: 贵阳学院;
【分类号】:D412.6;C95
【正文快照】: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因其自有的民族习惯、语言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在历史沉淀中刻录出不同的民族特质。苗族是一个有着自己独特语言、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自古以来,就生息繁衍在中华沃土上,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广西、四川、重庆等地,人口总数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晓;;从农村到城市:苗族人口流动与文化变迁[J];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06期
2 王瑜卿;;关于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生存观点的考察[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望根;;文化多元主义语境下的普遍主义——以哈贝马斯与罗尔斯为例[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邹益民;;从意见与意志的区分看哈耶克的政治理论[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陆自荣,杨凤娥;“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体制的人格基础[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王婷;社会公正和新型公共领域的建构[J];北方论丛;2005年02期
5 李进书;;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地域性思想[J];北方论丛;2008年06期
6 汪怀君;;论交往理性与商谈伦理[J];北方论丛;2011年05期
7 王元朋;;“承诺式公法”及其力量——西学视野中的中国公法形象[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8年01期
8 季乃礼;;论哈贝马斯的话语政治观[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蔡晶晶;李德国;;经由理性通往共识:协商民主的兴起及其局限[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2期
10 陈华;董艾辉;;金融危机视域下看资本主义[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张劲松;;论政府治理城市转型中突发公共事件的策略[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楚明锟;;以正义的眼光解决公共行政的价值问题[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炳烁;;超越古典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协商性民主与合法性重建[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4 胡军良;;超越“是”与“应当”之紧张:哈贝马斯对话伦理学的基本旨趣[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5 孔凡宏;陈向阳;李强华;;西方“民主制行政”的发生机理及其对中国的启示[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彭正波;;协商民主与城市治理模式创新——基于桂林“两江四湖”工程的实证分析[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张晒;;“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构建与成长——基于政治符号的透视[A];第八届珞珈国是论坛论文集[C];2014年
8 吴宁;熊敏;;自由人联合体与走向无限交往的世界公民[A];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论丛2014卷第2辑[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陆晶;我国非政府组织管理法治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杨晓畅;多元社会的正义事业[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建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聂兴超;自由主义中立性研究:辩护与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6 宫瑜;交往理性与道德共识[D];吉林大学;2011年
7 王怀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绩效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敖福军;梁启超民族国家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刘中起;理性主义的范式转换及其当代价值[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李新安;阿伦特公民政治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小妹;“自然状态”范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杨道军;语文学习方式对多元一体民族文化的影响与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兴;罗尔斯正义理论的论证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娟;乡镇公务员工作中的沟通问题探析[D];吉林大学;2011年
5 黄宝成;论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歧途[D];吉林大学;2011年
6 张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爱国主义精神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白霞;民族国家与超越民族国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马震华;和谐社会视阈下大学生宽容精神的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汤俊波;学校和平教育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汪玲;初中生公民意识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周军军;;中国梦的民族特质[J];福建理论学习;2013年04期
2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办公室 蒋海;不能过分强调与国际接轨[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2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王思敬;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N];光明日报;2012年
本文编号:13885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388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