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下游诸民族中的孪生子祭祀与熊祭
本文关键词:黑龙江下游诸民族中的孪生子祭祀与熊祭 出处:《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熊与人相似之处很多,熊生育双胞胎的概率非常高,因而人们便将孪生子与熊联系起来。黑龙江下游地区的孪生子祭祀实质上是熊祭的变体。
[Abstract]:There are many similarities between bears and humans. The probability that bears bear twins is very high, so people connect the twins with bears. The sacrifice of twins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Heilongjiang is essentially a variant of bear sacrifice.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
【分类号】:C953;B933
【正文快照】: 一、人与熊亚洲东北部广阔的原始森林地带是熊的重要栖息地,在黑龙江下游地区,主要生活着两种熊:一是黑熊。“它的重量不超过350公斤,全身覆盖着黑而亮的毛,胸部和下颏上有白斑。有一半时间生活在树上。熊穴通常建在椴树或雪松的树洞中,那里有熊的幼仔。主要吃植物,非常胆小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宁;钱永平;;现代化进程中的羌族文化研究——以羌族“释比”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严然;吴丹;;石林彝族刺绣的社会功能与价值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3 方潇;;法律与自然、社会:天学视野的关联及其现代意蕴[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4 吕小琴;;进一步深化会馆研究的力作——评王日根《中国会馆史》[J];安徽史学;2008年03期
5 蒋星梅;;侗族的农耕祭祀与节日民俗[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3期
6 赵昀峰;;浅议历史人类学与田野调查——从早期西方人类学起源谈起[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7 黄善强;;龙歌文化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8 周洪;;广告的非宗教性信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9 马晓垠;;浅谈印第安神话中文化英雄性格的两重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10 夏杰平;;“宗教”概念的人类学阐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王汝能;;发展检察文化促进执法规范的思考[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孙彩燕;;儒家“孝悌”观的当代反思[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六[C];2009年
3 谭晓霞;;现代背景下的八宝镇巫术现状浅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4 陈丽琴;;西林民间艺术生态探论[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5 卓高生;;现代社会公益精神价值的多维审视[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谭志国;;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中国饮食文化研究[A];食文化: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2005食文化与食品企(产)业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雷国强;;畲族盘瓠传说的原始文化内涵及其功能初探[A];畲族文化研究(上册)[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鹏;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赵淑辉;当代中国交往理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韩振华;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伍先成;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场[D];云南大学;2010年
6 张国栋;中华武术现代传承困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田应仟;中等职业教育与民族社区共生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王许人;新塘乡土家族仪典文化与教育法实施的关系分析[D];西南大学;2009年
9 罗利群;人神交往中的教育[D];西南大学;2011年
10 田夏彪;文化认同视域下大理白族教育互补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高晏卿;黑龙江皮影艺术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董秀玲;清末民初鄂伦春族文化变迁研究(1895-1915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璐璐;论1919-1920年《晨报副刊》对女性问题的讨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均利;清代外销画表现的民俗文化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09年
6 万觉鸣;技术创新中的知识产权文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陈芳;《越策越开心》语言艺术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张蒲香;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9 蒋红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困境及纾解[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李智勇;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作用及实施途径[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文章;漫谈图腾与熊崇拜[J];北方文物;1994年03期
2 蒋栋元;动物·图腾·崇拜[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关传友;论竹的图腾崇拜文化[J];皖西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4 许小玲;;说虎三题[J];观察与思考;1999年12期
5 肖红;龙与运古图腾[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5期
6 胡晓靖;从图腾崇拜到英雄崇拜──论图腾崇拜的起源、发展与衰落[J];天中学刊;2002年04期
7 赵野春;图腾起源新论[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9期
8 陈冠英,张维萍,李子伟;十二生肖与伏羲图腾[J];民俗研究;2002年02期
9 赵敦华;论宗教哲学的进化论范式[J];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05期
10 那木吉拉;蒙古、突厥语民族狼鹿神话传说——“蒙古先民以‘鹿’为图腾,‘狼’是突厥人的图腾”说质疑[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健民;;畲族盘瓠与凤凰崇拜的文化意蕴[A];畲族文化研究(上册)[C];2003年
2 周庆基;;且崇拜和祖先崇拜[A];河北省历史学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选[C];1981年
3 袁进;;五羊神话源出盘瓠神话说[A];中国生物学史暨农学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4 王强;;浅论汉代崇熊[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晓波 通讯员 王江丽 黄秋娜;郑州文庙:守护一个文明图腾[N];郑州日报;2005年
2 孟慧英;萨满教的熊崇拜[N];中国民族报;2004年
3 郭宏珍;西方宗教人类学的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4 沈柳;满族图腾“斑吉”柱[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5 吴健礼;漫话古代巫术道教与苯教文化的对比和联系[N];西藏日报;2006年
6 刘旭涛;透过神性看人性[N];中华读书报;2009年
7 张瑞芳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感性的文化象征:神话中的动物[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王永宽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河图洛书: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的实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叶舒宪;《山海经》与神话地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李金金;基督教徒调查[N];北京科技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姜小莉;清代满族萨满教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徐炳三;近代中国东北基督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汪立珍;鄂温克族神话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晓明;先秦神话英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池;地方权力与近代以来民间信仰的变迁[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893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389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