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事归因分析——基于集群行为的理论视角

发布时间:2018-01-07 11:06

  本文关键词: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事归因分析——基于集群行为的理论视角 出处:《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同治年间 陕西回民起事 归因 集群行为


【摘要】:集群行为是群体改善处境、争取利益的一种集群"反抗",是社会冲突的重要表现形式。清朝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是"关中地区汉回械斗"集群行为愈演愈烈之结果。以集群行为视角,运用参照群体理论、谣言流通理论、价值累加理论对陕西回民集群反抗事件的归因深入剖析,对当下认识民族冲突、构建民族和谐的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Abstract]:Cluster behavior is a kind of cluster groups and improve the situation, "to fight for the interests of the resistance, is an important form of social conflict. Tongzhi in the Qing Dynasty, Shaanxi Hui uprising is the result of Guanzhong area of Han and Hui fights" cluster. The cluster behavior intensified behavior perspective, using reference group theory, rumor circulation theory, value added theory to the Shaanxi Hui cluster protests attribution of in-depth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ethnic conflict,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society.

【作者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基金】:2011年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城市回族流动人口族际通婚观念变迁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编号:CXZZ11_0230)
【分类号】:C95;C912.6
【正文快照】: 清朝同治年间,陕甘回民起事(1862-1873)是中国近代史上事态严重的事件。它起于同治元年陕西关中地区,后迅速蔓延至甘肃和新疆,前后持续十余年。尽管有关回民起事的原因分析已经蔚为大观,但从笔者所掌握的资料看,从集群行为理论角度对其进行理论阐释,尚不多见。我国是多民族国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永帅;;清代陕西渭南县回民村落与人口分布的特征和变迁[J];兰州学刊;2009年04期

2 陈潭;黄金;;群体性事件多种原因的理论阐释[J];政治学研究;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锋;;文化 建筑 传播——传播文化学视野中的徽州牌坊[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陈海燕;;外国文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俞小和;;传播学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陈自清;;论大众传媒的德育功能[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5 余月玲;;电视娱乐节目互动方式的传播学思考——以《超级女生》为例[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宋玢璐;;影视剧对社会性别观念的正面建构——从受众接受的角度[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袁金龙;黄曼曼;;安徽省服饰传播媒介的发展现状及建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郑碧强;;城市女性白领整容时尚消费的社会学解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赵迪;王德海;;受众本位论视角下的参与式农业推广[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1期

10 程德安;;传播学中的商标[J];中华商标;2006年07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潭;;政策动员、政策认同与信任政治——以中国人事档案制度的推行为考察对象[J];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2 王希恩;;关于民族融合的再思考[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骆文浩;;灾难报道中的“3T”原则[J];新闻战线;2008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泽俊;大学生集群行为的分析和对策[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2 黄哲;;城市公共安全与集群行为[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7年03期

3 王效仿;高薪;;大学生集群行为:特征、诱因及对策[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王效仿;高薪;;大学生集群行为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8年05期

5 任延涛;;群体性事件中的集群行为过程研究[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6 段彪永;;群体性事件的理论探索[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王赐江;;当前中国群体性事件的学理分析[J];人民论坛;2010年17期

8 宛恬伊;;虚拟社会的集群行为:基于四个网络事件的分析[J];青年研究;2010年04期

9 颜其松;;透视虚拟时空里的“哄客”现象[J];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06期

10 任娟娟;;“网络正义”还是“网络骚乱”——从几起网络道德追杀事件看网民的集群行为[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倪喜军;张正旺;郑光美;丁玉华;;环颈雉集群行为及其与栖息地类型的关系[A];中国动物科学研究——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及中国动物学会65周年年会论文集[C];1999年

2 杨向明;李长远;李艳;;庞泉沟山雀科鸟类集群行为的研究[A];第八届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全国代表大会暨第六届海峡两岸鸟类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张书维;周洁;王二平;;群体相对剥夺的前因及其对集群行为的影响——基于灾区民众调查的实证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张晗;徐二明;杨正沛;;基于区域差异的创业集群创新投入对其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张春兰;张建新;胡军华;胡慧建;郭咏结;;广州新垦越冬椋鸟夜栖集群规律[A];第八届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全国代表大会暨第六届海峡两岸鸟类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古华光;刘志强;杨明浩;李莉;刘红菊;许玉林;任维;;细胞兴奋节律和兴奋节律集群的非线性动力学Ⅰ-神经[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孙多勇;;突发事件下民众风险感知与行为决策研究述评[A];湖南省第六届公共管理论坛会议资料[C];2007年

8 梁娟;林元庆;;基于技术创新的产业集群行为的Swarm仿真[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古华光;刘志强;杨明浩;李莉;刘红菊;许玉林;任维;;细胞兴奋节律和兴奋节律集群的非线性动力学Ⅰ-神经[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潘高峰;顾建仁;;足球球迷越轨行为的社会控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版编辑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林晓珊 华东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石勇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章浩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学院 颜其松 厦门大学社会学系 黄慧;网络“客”文化[N];社会科学报;2008年

2 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王朝阳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陈凯元;产业集群视角下金融中心的建设与发展[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3 玉 荣;国外新股询价基金主沉浮[N];证券日报;2004年

4 郭敬波;一起哄抢案引发的思考[N];人民法院报;2003年

5 编译 王金元;蚂蚁机器人将会钻入人体内[N];北京科技报;2005年

6 实习生 曹海峰 本报记者 陈帆;南充产业集群:一棵正在长大的“树”[N];南充日报;2005年

7 郭敬波;众人浑水抢鱼 岂能法不责众[N];检察日报;2003年

8 沈青;政府在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N];光明日报;2005年

9 于建平;海淀园软件产业联盟谋求自主创新[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10 ;中小企业做大“蚁群经济”[N];经理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薛志斌;智能群体系统集群行为的动力学建模与分析及其仿真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2 林敏;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3 王赐江;基于不满宣泄的集群行为[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4 朱伟东;区域经济集群研究——论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演进[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举;网络集群行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绪顺;网络集群行为的成因及其社会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刘卓乾;网络集群行为的涌现机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4 邓海峰;网络诱致催化型集群行为演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林为平;当代大学生集群行为的社会心理学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郑统;网络集群行为及政府规制[D];吉林大学;2013年

7 魏胜男;公正感对集群行为倾向的影响:愤怒的中介作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栾劲松;社会认同视角下大学生集群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9 徐沁;突发公共事件下网络集群行为的舆情引导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4年

10 宋歌;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的大学生网络集群行为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922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3922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0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