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籍变更与民族身份认同——基于潘家湾土家族乡的人类学考察
本文关键词:族籍变更与民族身份认同——基于潘家湾土家族乡的人类学考察 出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族籍被界定为个人与某民族的一种隶属关系。民族识别给每一个公民赋予了民族成分,20世纪80年代民族成分的恢复与更正,使族籍在一定原则下得以变更。潘湾土家族获得了少数民族身份,但并未强化其文化认同。而潘家湾土家族乡的成立,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Abstract]:Nationality is defined as a subordin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the nation. A national recognition given to the ethnic composition of every citizen, in 1980s to restore the national ingredients and corrections, the nationality to change under certain principles. Pan Wan won the Tujia ethnic identities, but did not strengthen their cultural identity and pan. Jia Wan Tujia village was established to promote the lo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重庆三峡学院民族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族籍变更与民族文化认同”(2010Y061)
【分类号】:C955
【正文快照】: 族籍,本文定义为个人与某民族的一种隶属关系[1]。在我国,族籍的取得与政府进行的民族识别紧密相联。我国民族身份的确定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开始的民族识别阶段,二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民族成份的恢复和更正阶段。在民族识别阶段,国家为了在少数民族地区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孙频捷;;身份认同研究浅析[J];前沿;2010年02期
2 唐书明;;认同理论演变中的民族认同[J];思想战线;2008年02期
3 董建辉;林宏杰;;工具主义考量与民族身份的界定——一个畲族乡的成立所引发的理论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守勇;;民族学应用的新模式——文化策划[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2 周云水;;小民族的生计模式变迁与文化适应——人类学视野中的独龙族社会结构变迁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3 王攀攀;;震后新生:羌区学校教育重建中的问题及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4 汤夺先;;略论学科意义上的生态人类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高琪;;生态人类学学科研究综述[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祁晓霜;;人类学与教育学的结合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启示[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13期
7 陈永刚;;古代会盟中的仪式是构建和谐社会秩序的有效方式——以唐蕃间会盟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8 侯晨业;;贾樟柯电影的人类学色彩[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9 肖占君;;教育科研中人类学思维的艺术运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6期
10 常永才,孟雅君;中国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的革新:文化人类学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舒丽丽;;对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乡茶腊村多元宗教文化的田野考察[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2 张跃;代世萤;;《司岗里》传说与佤族婚姻家庭形态[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3 罗大中;朱建平;;医家传记研究中引入影视人类学方法的前景分析[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4 姚继德;;回族学学科体系刍论[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杨文炯;;现代化和消费:都市回族社区研究的新视点——读美国人类学者玛丽丝《在北京和麦加之间》一书[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崔延虎;;双语教学与双语教育的教育人类学审视[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施雨丹;;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世界中的教育回应[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常永才;王欣冉;;何以促进今日教育人类学研究的发展:美国学习研究的启示[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岳天明;;试论我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定位与学科精神[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李怀宇;;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文化适应——基于教育人类学的认识[A];百川横流: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鲁亚;神话与传说—论人类学文化撰写范式的演变[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2 李学良;文明的历史脚步——建国以来滇南少数民族农地利用模式的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3 王铁志;德昂族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4 陈立鹏;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5 艾菊红;傣族水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6 李闻戈;工读学生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特点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申仁洪;论教育科学:教育研究科学取向及其在中国的合理性建构[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罗春寒;清代台湾平埔族文化变迁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9 石峰;组织参与的力量性与缺失性替补[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10 特木尔巴根;雪山蒙古人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舜;大学生村官的身份认同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陈晖阳;黎族婚俗视野下的法律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明;山东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高彩云;偏人族群认同[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胡美术;生计转型视角下的蓝靛瑶传统纺织文化变迁[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李贫;那卡壮族“戒邦”仪式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谢秋慧;仫佬族家庭中的妇女权利问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蓝韶昱;中越边境土司社会互动与认同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覃志鹏;广西民族自治地方成立逢十周年庆典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马俊勇;广西田林县平山村木柄瑶铜鼓舞传承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陶家俊;身份认同导论[J];外国文学;2004年02期
2 赵志裕,温静,谭俭邦;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香港回归中国的研究范例[J];社会学研究;2005年05期
3 约恩·吕森,郭健;如何在文化交流中进行文化比较[J];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仁鹏;刘海平;;抵押权的顺位问题的法律研究[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06期
2 刘慧;;民族身份认同对伊朗核政策的影响[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1年04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刘枳岑;梁毅;;GMP管理中的变更控制[A];2009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管理法》修订研究”论坛论文文集[C];2009年
2 艾会娟;安友龙;张艳丽;;如何搞好土建工程的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A];矿山建设工程新进展——2007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C];2007年
3 晏梅;林茂山;;基于“3S”技术的土地利用数据库实施变更方法研究[A];山东省“数字国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徐迎春;陈平;刘四中;;淮河中游行蓄洪区的形成与变更[A];青年治淮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丁立东;;丁集矿副井马头门摇台处支护方式选择及变更[A];矿山建设工程新进展——2006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上册)[C];2006年
6 余婵娟;;白林湾大桥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7 陈q,
本文编号:14009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400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