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实践
本文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实践 出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少数民族 传统文化 传承 创新
【摘要】:我国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践必须与民族文化相结合,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极要素,利用民间规约、民间节会、宗教等民族文化的有效形式,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实践。同时,还应创新发展民族文化内容和传承形式,使之更好发挥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
[Abstract]:In the course of the long history development, the ethnic minorities in our country have created splendid national culture, which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hinese culture.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of ethnic minorities i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the form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the cultivation practic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must be combined with national cultur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we should deeply explore and make full use of the positive elements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ethnic minorities, make use of the effective forms of national culture, such as folk statutes, folk festivals and religions, and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innovate and develop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national culture so that it can play a better role in cultivating socialist core values.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学校办公室;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研究”(12&ZD018)
【分类号】:C912.4;D64
【正文快照】: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未来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要在全国各族人民中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实践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廖冬梅;;论纳西族节日的教育功能[J];教育评论;2007年02期
2 周相卿;黔东南雷山县三村苗族习惯法研究[J];民族研究;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蓝荣茂;;灵渠的水文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2 张尚丹;李季桐;赵懿黑;叶海江;王冰冰;;当代中韩婚姻文化比较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5期
3 饶峻妮,张云;浅谈多元混融型文化对大理白族园林的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王一波;陈廷亮;咏梅;;浅析苗族鼓舞的起源和发展[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胡远慧;;湘西保靖县苗族民歌调查研究[J];北方音乐;2012年05期
6 沈穷竹;;沈从文小说中的女性服饰描写[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王建章;初论湖南民族地区婚俗的原始性特征[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8 范翠红;;浅论戊戌维新时期报刊、学会的社会政治功能[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袁云霞;;山西静乐道情调查报告[J];沧桑;2008年01期
10 黄南津;杨粒彬;;《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词汇频率分布研究[J];创新;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李建英;;明清以来大理地区白族音乐的历史文化生成[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二辑)[C];2011年
2 高卫华;马艳;;广西壮族民歌传播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问题探析——基于南宁市部分区域的实地调研[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09年刊)[C];2010年
3 曾代伟;郑军;;巴楚文化圈民族习惯与生态环境保护[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4 杨长泉;;深描地方性知识——黔东南苗族原生态习惯法探析[A];走进原生态文化——人类学高级论坛2010卷[C];2010年
5 周钧;;桂西北巫傩风俗文化探微与传承[A];桂西资源开发新思路[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圣伦;苗族审美意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杨亭;土家族审美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杨沛艳;黔中苗族宗族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吾斯曼江·亚库甫;16至19世纪维吾尔族史学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梅军;濒危的家园[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龙先琼;近代湘西的开发与社会变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曾晓进;变迁、互动、交融与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熊帝兵;中国古代农家文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9 张晓松;历史文化视角下的贵州地方性知识考察[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叶英萍;黎族习惯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东;有节有日[J];读书;2001年10期
2 张永国,吴爱平;论苗族议榔的社会属性和作用[J];贵州民族研究;1983年02期
3 喜农;黔东南苗族“议榔”考[J];贵州民族研究;198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妙子;;中国—东盟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论坛在广西南宁隆重举行[J];八桂侨刊;2013年03期
2 胡银银;张艳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3年02期
3 田洪俊;;台湾文化印象(续)[J];北京人大;2012年09期
4 黄韫宏;;利用科学技术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2年01期
5 黄韫宏;;利用科学技术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6 黄韫宏;;利用科学技术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7 柯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构建论[J];领导之友;2012年04期
8 黄韫宏;;利用科学技术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9 李海洋;;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机制探析[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9期
10 罗贤卿;;模因论对藏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几点启示[J];武警学院学报;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卢德生;;从藏戏“且索”的变迁看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理路[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勾六零 实习生 黎哮苍;国务院法制办领导到我州指导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工作[N];大理日报(汉);2007年
2 记者 徐飞鹏 王砚文;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好[N];北京日报;2012年
3 全国政协委员 杨赤;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的思考[N];人民政协报;2013年
4 魏妍妍 魏敬人;建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学体系[N];吉林日报;2013年
5 记者 李耿 林涌泉;中国-东盟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论坛在邕召开[N];广西日报;2013年
6 吴安新 刘慧;将传统文化传承置于民众间[N];中国文化报;2014年
7 中国文联荣誉委员 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 尚长荣;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体会[N];中国艺术报;2014年
8 广东总队清远支队 王家辉;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N];人民武警报;2012年
9 刘姝 本报记者 黄蔚;探寻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表达[N];贵州日报;2012年
10 ;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N];人民日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超;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机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2 黄家锦;学校教育视野中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3 游文静;闽南传统文化传承的人才培养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4 王慧东;鄂温克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幼儿教育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秋;转型期中国传统文化传承问题的社会学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陈玉伟;学校教育中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现状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7 朱海荣;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新加坡的华族文化认同[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8 杨建忠;学校教育中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娜日苏;鄂温克族传统文化传承的教育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燕;地域传统文化传承的产业联动模式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181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418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