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起源学说在20世纪中国
本文关键词: 中国民族史 民族起源 黄帝 苗族 中华民族 出处:《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20世纪中国近代国家建设和民族认同的形成过程中,民族的起源问题一直是知识分子所关注的问题。近年来不少学者注意到这一阶段的有关历史情况,但是主要关注20世纪初期,而极少与其前后时期联系探讨。至今,我们还不能确定这些学说和争论在整个20世纪中国的历史地位。对民族起源学说而言,20世纪中国的论争,第一是"外来/原住"模式向"土生=世居"模式的转化;第二是一元论和多元论反复交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的是苗族史论。在19世纪至20世纪前半期,苗族被视为中国最早的土著民族。这种"苗族原住"学说,与当年流行的"汉族西来"学说相结合,长期以来,影响了中国人的民族认同的形成,以及有关学科的发展。
[Abstract]:In 20th century, in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construc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in modern China, the origin of nationality has always been a matter of concern to intellectuals. In recent years, many scholars have noticed the relevant historical situation in this period. But we are mainly concerned with the beginning of 20th century, and rarely discuss it before and after. Up to now, we are not sure of the historical status of these theories and arguments throughout 20th century in China. As far as the theory of national origin is concerned, there is a debate in China in the 20th century. The first is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alien / native" model to the "native = native" model; the second is the process of the repeated alternation of monism and pluralism. In this process, the Miao historical theory played a key role. From 19th century to the first half of 20th century, The Miao nationality is regarded as the earliest aboriginal people in China, which combined with the popular "Han nationality from the West" theory, which has influenced the formation of Chinese 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ed disciplines for a long time.
【作者单位】: 北海道大学文学研究科;
【分类号】:C9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喻之;上海首次田野考古的前前后后[J];东南文化;1996年03期
2 吴汝祚;施昕更与何天行[J];东南文化;1997年01期
3 孙隆基;清季民族主义与黄帝崇拜之发明[J];历史研究;2000年03期
4 邓野;;蒋介石关于“中国之命运”的命题与国共的两个口号[J];历史研究;2008年04期
5 孙江;;拉克伯里“中国文明西来说”在东亚的传布与文本之比较[J];历史研究;2010年01期
6 杨志强;;“蚩尤平反”与“炎黄子孙”——兼论近代以来中国国民整合的两条路线[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石川祯浩;;20世纪初年中国留日学生“黄帝”之再造——排满、肖像、西方起源论[J];清史研究;2005年04期
8 李帆;;人种与文明:拉克伯里(Terrien de Lacou-perie)学说传入中国后的若干问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02期
9 杨志强;;从“苗”到“苗族”——论近代民族集团形成的“他者性”问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06期
10 杨思信;拉克伯里的“中国文化西来说”及其在近代中国的反响[J];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又专;吴丹妮;;各为其功 筚路蓝缕——羌民族宗教、文化研究百年(一)[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2 金宇飞;;龙山文化与古史传说的对比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3 黄正术;论“五帝时代”[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4 何根海;大禹治水与龙蛇神话[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5 姜红;;“想象中国”何以可能——晚清报刊与民族主义的兴起[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何光岳;;巢国的来源和迁徙[J];安徽史学;1992年04期
7 刘超;危机与认同:中国民族溯源研究——以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本国史教科书为中心[J];安徽史学;2005年04期
8 王彦章;;清代一产三男旌表政策之流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9 王轶;;古代史传“虚构”说辨正[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李永忠;;浅析费孝通“多元一体”理论与中华民族凝聚力[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大鸣;;侨胞与族群边界的维持(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族群交往与宗教共处”社会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2 田延峰;;宝鸡建城时间及相关问题的探讨[A];“宝鸡建城历史与得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震中;;三皇五帝的时代与考古学上的年代[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4 陈德辉;;炎帝——倾情造福民生的万世楷模[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5 刘希;;法律:一种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文化——我国民族民间文化法律保护诸问题的法律人类学分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6 ;共建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发展的中华大家庭——党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成就与经验[A];新中国60年党的执政成就与经验[C];2009年
7 王根元;;章鸿钊著作钩沉[A];地质学史论丛(3)[C];1995年
8 于m8;;试论中国地质学会早期活动的一些特点[A];地质学史论丛(4)[C];2002年
9 于m8;;前农商部地质研究所是一个培养地质专门人才的教学机构[A];地质学史论丛(4)[C];2002年
10 浦庆余;;拓荒者的光彩——纪念丁文江诞生一百二十周年[A];“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历史的回顾暨纪念丁文江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丹;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唐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矛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王新中;远古西亚与旧大陆整体性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9 丁德科;先秦儒道一统思想述论稿[D];西北大学;2001年
10 德全英;民族区域自治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艳雁;达斡尔族舞蹈的流变与传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子文;辽东半岛南端史前考古学史研究(1895~2008)[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董云香;先秦节庆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蓝韶昱;中越边境土司社会互动与认同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覃志鹏;广西民族自治地方成立逢十周年庆典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包国娟;从城镇化过程中居住格局的变化看民族关系[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石丽丽;儒家“五伦”思想与中国伊斯兰“五典”思想的比较[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8 汪斌;宋恕的佛学思想[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春荣;U厮Up政权民族关系初探[D];烟台大学;2010年
10 吕明明;吐鲁番史前彩陶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村田雄二郎;康有为的日本研究及其特点——《日本变政考》《日本书目志》管见[J];近代史研究;1993年01期
2 陈长年;庚子勤王运动的几个问题[J];近代史研究;1994年04期
3 王立新;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与抵制美货运动[J];历史研究;2000年01期
4 孙隆基;清季民族主义与黄帝崇拜之发明[J];历史研究;2000年03期
5 石川祯浩;;20世纪初年中国留日学生“黄帝”之再造——排满、肖像、西方起源论[J];清史研究;2005年04期
6 李帆;民族主义与国际认同之间——以刘师培的中国人种、文明西来说为例[J];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04期
7 严文明;;文明起源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文物;1999年10期
8 桑兵;;癸卯元旦留日学生排满演说史实考辨[J];学术研究;1984年03期
9 杨思信;拉克伯里的“中国文化西来说”及其在近代中国的反响[J];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靖!南京,春坦;蚩尤应和炎黄同为中华民族的三先人[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2 杨茂锐;;论苗族在振兴中华中的作用[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邓少琴;贵州惠水高摆X]苗族调查记[J];贵州民族研究;1999年01期
4 杨漺;论印支国家苗族的游耕农业文化[J];贵州民族研究;1999年02期
5 杨濻;从游耕走向定居──印支国家苗族社会文化的变迁[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6 陈定秀;民族文化进步与经济发展[J];贵州民族研究;1992年02期
7 罗义群;苗族文化——打开屈赋神秘大门的钥匙[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年Z2期
8 张萍;试论苗族创世神话中的审美意识[J];贵州民族研究;1999年03期
9 李旭;贵州岜沙苗寨[J];今日民族;2001年09期
10 周加才让;民间采风在苗乡[J];百科知识;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光全;;试论苗族芭茅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A];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2 翁家烈;;制约苗族发展的因素试析[A];民族学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民族学学会第五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3 ;后记[A];布依学研究(之八)——贵州省布依学会布依文化与旅游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王芳礼;;从布依族《古谢经》看历史上各民族友好关系[A];布依学研究(之四)——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次年会暨第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5 吴庆辛;;毕节外宣,你该如何定位[A];乌蒙论坛[C];2006年
6 赵殿桦;;对昆明市少数民族干部现状的调查与思考[A];“两个共同”与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陈秀英;;中国布依族人口的变迁[A];布依学研究——贵州省布依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8年
8 王家健;;边远地区民族干部的优化结构与民族经济的发展[A];布依学研究——贵州省布依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8年
9 陈英勇;;情系民族团结 抓好学会工作[A];布依学研究(之六)——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二届第二次年会暨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10 吴定川;;布依族地名初探[A];布依学研究(之四)——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次年会暨第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覃岩峰 李娜 秦华 张乔普 成燕 武建玲 见习记者 孙亚文 王晋晋 王红;为青海地震遇难者默哀[N];郑州日报;2010年
2 王博;美国黄氏宗亲会在黄帝故里立拜祖碑[N];西部时报;2009年
3 实习生 周凤 通讯员 彭天生 龙秀云 欧介中;“两山”来医生 乡亲齐欢迎[N];团结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吴一文;省城苗胞聚会喜迎新春[N];贵州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武建玲;拜祖大典渐显品牌强势魅力[N];郑州日报;2010年
6 段明良 周少诚;走进苗家解危困[N];人民政协报;2002年
7 实习记者 李思娴;首批1.7吨“爱心水”送苗寨[N];昆明日报;2010年
8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免名单[N];团结报;2008年
9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第六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关于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N];恩施日报;2009年
10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公告[N];团结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安丽哲;从“遗产”中解读长角苗服饰文化[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2 陈心林;南部方言区土家族族群性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3 张丽剑;“民家情”:散杂居背景下的族群认同[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苏庆华;黔东南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方大文;宗教之血[D];西南大学;2012年
2 龙仙艳;苗族女性婚恋的美学审视[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亚;贵州屯堡人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洪涛;梭戛苗族文化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兴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家的民族史观[D];安徽大学;2010年
6 刘思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民族关系及其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7 宋兴烈;人类学视角下的族际通婚考察[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8 刘建琳;富民县芭蕉箐苗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动因解析[D];云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045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504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