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利用民族文化传播提高民族理论教学效果

发布时间:2018-04-08 17:10

  本文选题:民族文化传播 切入点:民族理论教学 出处:《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年01期


【摘要】:传播民族文化是民族理论课的重要任务和职责,民族文化传播可以增强民族理论课程的活力,提高民族理论教学效果。民族理论课教师要在教学中善于运用民族文化传播,更好地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培养学生中华民族认同感和中华民族意识,培养学生尊重民族文化。
[Abstract]:The dissemina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task and duty of the course of national theory. The dissemina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can enhance the vitality of the course of national theory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national theory.The teachers of ethnic theory should be good at spreading national culture in teaching, better infiltrat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y and culture, cultivate students' sense of national identity and consciousness, and cultivate students' respect for national culture.
【作者单位】: 内蒙古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C95-4;G642.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继平;;论“韦伯命题”视阈下的东北经济与文化[J];长白学刊;2006年06期

2 张玲;王玉琴;;论犹太教与犹太人、犹太历史的关系[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赵雨;《诗经》:中国写作原论[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4 曹海峰;荣格原型理论的现代生成[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罗春雁;口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6 黄百成,张保伟;略论生态文化与可持续发展[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7 陈鸿;论流坑傩舞所蕴含的体育健身价值[J];抚州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8 张清祥;论《女神》的意象世界[J];郭沫若学刊;2003年01期

9 韦克游;壮族原始宗教意识结构的哲学阐释[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万建中;地陷型传说中禁忌母题的历史流程及其道德话语[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林文才;;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差异[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峥;;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的归化和异化[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罗道全;;论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文化建设的艰辛探索[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阿不力米提·优努斯;维吾尔象征词及其文化含义[D];新疆大学;2003年

2 曹建国;出土文献与先秦《诗》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刘雅杰;论先秦文学的水意象[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侯立兵;汉魏六朝赋多维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罗秋立;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人类学批判[D];复旦大学;2005年

7 黄勇;道教笔记小说宗教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沐金华;论战争背景下的40年代女性小说[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桂琴;明清文言梦幻小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周福盛;教师个体知识的构成及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阚建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精神初探[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2 毛丽芳;读图时代与符号消费[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3 吴晓;《搜神记》中的民间文学作品研究[D];湘潭大学;2003年

4 刘晓玲;初中英语文化教学探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刘筱湄;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兴龙;诗性智慧视野中的《红楼梦》神话系统原型剖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石岩;大学校园文化与教职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关系[D];清华大学;2004年

8 缪自锋;裕固族文化仪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艾琼;从乡野的主人到城市的边缘人[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沈广斌;李贽:一个特异的文化诗学存在[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少萍;;探访日本北海道爱努族[J];中国民族;2007年03期

2 沈鸿雁;;从羌族文化的变迁与传播到羌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岷江流域羌族美术图形符号为例[J];民族艺术研究;2010年05期

3 李莲;;佤族木鼓象征与功能的文化解读[J];学术探索;2007年01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宋长江 本报副总编辑;浅谈民族文化传播在文化认同中的引导作用[N];亚洲中心时报(汉);2010年

2 本报记者 赵川东;民族干部聚沪港[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本文编号:17225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7225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2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