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论可持续发展与宗教信仰之关系——以硗碛藏族乡为例

发布时间:2018-04-29 00:24

  本文选题:藏族 + 宗教文化 ; 参考:《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摘要】:传统观念认为,"发展"与"宗教信仰"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可持续发展"与宗教信仰之间更是无法建立某种关联,宗教信仰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只能是对立的、排斥的关系。但是,通过对四川硗碛藏族乡在"集体化以前"、"集体化期间"、"集体化以后"三个时间段宗教信仰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考察,发现实际情况却并非如传统所想象的那样:在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藏族聚居的地区,宗教信仰作为一种文化形式的理性存在,在某种程度上按照"天人合一"藏传佛教生存理念整合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现代社会追求可持续发展道路上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本之一。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concept holds that there is an insurmountable gap between "development" and "religious belie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religious belief can not be establish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igious belief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n only be antagonistic and exclusive. But, through the "collectivization", "collectivization", "collectivization", "collectivization", "collectivization", "collectivization", "collectivization", "collectivization", "collectivization", "collectivization", "collectivization", "collectivization", "collectivization", "collectivization", "collectivization", "collectivization", "collectivization", "collectivization" in Sichuan After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igious belief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ree periods of time, it is found that the actual situation is not as the traditional thought: in the minority areas, especially in the Tibetan areas, religious belief is a rational existence of a cultural form, and in some degree the "harmony of heaven and man"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cept of Tibetan Buddhism survival. Integr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between man and society and between man and man is one of the indispensable cultural capital in the pursui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modern society.

【作者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社会工作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09重大项目“促进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项目编号;09&ZD010)阶段成果 “四川农业大学社工人才培养基地”项目资助,“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双支计划”项目资助
【分类号】:C9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黄聚云;;增强我国体育社会科学原始创新能力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强;从“法律文化研究”的角度审视马克斯·韦伯的法律社会学[D];吉林大学;2006年

2 胡春光;学校生活中的规训与抗拒[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罗英豪;社会建构论视角下的城市社区建设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敏;城市家庭少儿社会情感忽视问题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3 张猛;中国法治路径选择[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赵岩;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科层制与生活世界的冲突[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5 刘娜;私营企业发展与村落生活方式变迁[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茜;皮埃尔·布尔迪厄对当代西方新文化史的影响初探[D];浙江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泽洪;洪雅瓦屋山道教与蜀中少数民族[J];宗教学研究;2000年03期

2 石硕;川西藏区的民间宗教形式[J];宗教学研究;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建荣;;进一步推动宗教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田云刚;;农村宗教文化的存在与变迁——对晋城市金村镇宗教文化的考察[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唐文峰,陈德荣;挖掘和弘扬宗教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邓宏烈;;国内外羌族宗教文化研究评述[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何虎生;;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马惠兰;;西部地区宗教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宁夏高校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06期

7 陈玉文;少数民族宗教文化论[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94年06期

8 敏贤良;当代中国宗教文化定位的思考[J];中国宗教;2003年07期

9 钟义凡;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三个文明相适应——从新世纪新阶段宗教发展的现状、特点谈宗教的任务[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10 陈元中;;把握宗教文化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契合点[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梁莉莉;;“卡力岗”回族群众生活方式及其现代变迁——德恒隆一村的实地调查[A];文化多样性与当代世界[C];2006年

2 宫玉宽;;我国少数民族民族认同中的宗教因素[A];宗教与民族(第五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常川;高原遍开和谐花[N];西藏日报;2010年

2 屈明光;“解学科技难”工程惠及云南藏族聚居区30万群众[N];中国民族报;2009年

3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杨大正 赵洪杰 陈枫 后方联动记者 张迪 实习生 叶舒婧;记忆不会遗忘让我们一起祈福![N];南方日报;2010年

4 张志军 傅文豪;藏汉情浓一家亲[N];西藏日报;2010年

5 萧然;让智力援藏遍地开花[N];西藏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蒋翠莲 王梦敏 毛娜;曾经的岁月[N];西藏日报(汉);2011年

7 江山邋史照栋;爱洒“世界屋脊”[N];人民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施虹;好口碑,留在珠峰脚下[N];黑龙江日报;2010年

9 杨维汉 丁可宁 金鑫;喜看雪域绽新颜[N];人民日报;2009年

10 广东省第五批援藏干部 郑新俊;匆匆难舍[N];林芝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贺彦凤;当代中国宗教问题的文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冬丽;中国共产党的宗教观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3 白建灵;从宗教的认同性和别异性探讨甘宁青地区民族社会的历史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4 吴之清;贝叶上的傣族文明[D];四川大学;2006年

5 骆桂花;甘青宁回族女性传统社会与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内玛才让;略论藏族传统禁忌文化[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2 史马广_g;民主政治与民本行政[D];河南大学;2007年

3 张福慧;安多藏族传统节日文化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4 徐占元;宗教因素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8年

5 张婕;家园何谓?[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谭茜;论康定城的汉藏民族关系[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7 邵沁妍;论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8 王明兴;新时期党的宗教政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于涛;论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D];延边大学;2007年

10 黄修建;宗教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175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8175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4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