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资源竞争下族群认同的内部分化——基于四川平武白马藏族的个案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29 10:32

  本文选题:白马藏族 + 族群认同 ; 参考:《青海民族研究》2013年04期


【摘要】:近年来,随着旅游业在白马藏族地区的发展,不同区城的白马人围绕旅游资源的竞争,在族属问题上呈现出新的趋向:历史上被视为同一民族集团,有着相同的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白马藏族内部开始了认同的分化,这一新情况的出现,成为我们认识和反思族群认同和族群建构的典型案例。我们认为,白马藏族呈现的是一种内部的认同分化,即拥有共同族源、相同历史记忆和我群意识的人们,因为资源的竞争而出现了不同的身份认同。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the Baima Tibetan area, the white horse people in different districts compete on the tourism resources, and show a new tendency on the family problem: the history is regarded as the same ethnic group, the same language, customs and religious beliefs of the Tibetan nationality have begun to differentiate, this new situation is out of the way. Now, as a typical case of understanding and reflecting ethnic identity and ethnic group construction, we believe that the Baima Tibetans present a kind of internal identity differentiation, that is, the people with the common origin, the same historical memory and the consciousness of my group have different identity identity because of the competition of the resources.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
【基金】:国家民委一般项目《西藏参与式发展模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批准号:2012-GM-132
【分类号】:C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覃乃昌;;从族群认同走向民族认同——20世纪中后期广西的民族识别研究之三[J];广西民族研究;2009年03期

2 陈心林;;从族群到民族:地方认同与国家分类的博弈与互惠——潭溪社区的实证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祁进玉;;中国的民族识别及其理论构建[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明跃玲;;民族识别与族群认同——以湘西红土溪村的民族识别过程为个案[J];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5 余纯顺;;崇山峻岭白马人[J];教师博览;1994年04期

6 明跃玲;;也论族群认同的现代含义——瓦乡人的民族识别与族群认同的变迁兼与罗树杰同志商榷[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王兰永;;“民族识别”的两个问题刍议[J];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S1期

8 马创;;现代背景下帕西傣的族群认同研究[J];思想战线;2010年S2期

9 杨德亮;;青海“托茂家”的族群认同与文化适应[J];青海民族研究;2008年04期

10 卢露;;从僮人到壮族——20世纪以来对广西壮族论述的变迁[J];西北民族研究;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伟梁;;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戴小明;盛义龙;;民族识别与法律认定——(亻革)家认定个案研究[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刘大可;;族群认同与族群符号——赣闽粤台客家族群的田野调查研究[A];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金柄珉;;试论跨国民族的多重认同——以对中国朝鲜族认同研究为中心[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族群交往与宗教共处”社会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5 刘复生;;族群问题三议——以藏彝走廊民族为例[A];“藏彝走廊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C];2003年

6 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2集)[C];2007年

7 庄孔韶;;北京“新疆街”食品文化的时空过程[A];城市中的少数民族[C];2001年

8 俞云平;;泰国华侨华人社会的血缘地缘纽带[A];《谱牒研究与华侨华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郝时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民族关系[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5集)[C];2009年

10 李自然;;试谈民族传统文化的本质、特点及其保护与发展的对策[A];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葛强;白马藏族同胞全部住进新居[N];兰州日报;2011年

2 杜玉亭;民族识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大科研工程[N];中国民族报;2009年

3 王希恩;民族识别是对民族共同体存在的一种辨析和确认[N];中国民族报;2009年

4 什木逊·马守途;正确认识民族和民族识别[N];中国民族报;2010年

5 郭新;中国是如何进行民族识别的?[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6 徐睿;“暖风”吹热白马人家[N];甘肃日报;2008年

7 欧周;民族识别工作的三个阶段[N];中国民族报;2002年

8 杨泳 涵之;民族识别,为我们制作身份证[N];中国民族报;2004年

9 国家民委原副主任;别具特色的创举[N];中国民族报;2002年

10 孙雅莉;民族识别,走向平等团结的前奏[N];中国民族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尤伟琼;云南民族识别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2 盛义龙;未识别民族法律地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海力波;“做”黑衣壮:认同历史与文化表征[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4 邱兴旺;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族群认同与宗教认同[D];上海大学;2009年

5 张丽剑;“民家情”:散杂居背景下的族群认同[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托玛索·泼罗扎朵(Tommaso Previato);中国丝绸之路甘青段人口迁徙与民族格局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杨然;穿青人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王菊;从“他者叙述”到“自我建构”[D];四川大学;2007年

9 张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建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时春丽;俄罗斯族民族认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彩云;偏人族群认同[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朱迎凤;民族身份与族群认同[D];湖北民族学院;2013年

3 孙菲;试析20世纪西方族群认同理论在中国民族研究领域的应用[D];延边大学;2013年

4 张学俊;族群认同的历史记忆与社会建构[D];云南大学;2012年

5 赵才全;居住在蒙古国的内蒙古蒙古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D];内蒙古大学;2010年

6 肖丽丹;半山客族群认同的维系与变动[D];中山大学;2010年

7 卢飞斌;菲律宾华族中学生族群认同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艳;白马藏族社会文化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9 刘青梅;文化旅游背景下的族群认同研究[D];贵州民族学院;2010年

10 刘晓霞;农村维吾尔人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建构之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195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8195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7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