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对民族地区文化因素运作机制的再思考——基于相际经营原理的经济人类学探讨

发布时间:2018-04-29 21:04

  本文选题:相际经营 + 非经济因素 ; 参考:《社会科学辑刊》2014年04期


【摘要】:文化是具有特定社会功能的结构体。文化系统性结构和文化因子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制约,必然引起文化对外来刺激的反应,导致超出经济活动范畴的相际经营的复杂化。如果忽视了这一现实,各种意想不到的非经济制约力必然接踵而至。因此,许多经济问题的成因并不在经济活动本身,而在于其植根的文化网络深处,如果对文化网络本身没有深层次的认识,经济问题的来龙去脉就无法澄清。有鉴于此,相际经营理论提出是对相际间非经济因素变革中各种交叉要素的区别对待和积极引导。它强调,在注意摒弃狭隘、陈旧的地方观念及民族意识之同时,要培育并发扬在宏观层次上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一致的创新意识、创新文化和创新观念,这为解决我国当下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尤其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问题,提供了创新性的解决思路。
[Abstract]:Culture is a structure with specific social functions. The interdependence and restriction between the systematic structure of culture and cultural factors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the reaction of culture to foreign stimuli, and lead to the complication of interphase management beyond the scope of economic activities. If this reality is ignored, unexpected non-economic constraints are bound to follow. Therefore, the cause of many economic problems is not in the economic activity itself, but in the depth of the cultural network at its root. If there is no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al network itself, the origin of the economic problem cannot be clarified. In view of this, the theory of interphase management is a differential treatment and positive guidance to various cross-elements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non-economic factors between phases. It emphasizes that, while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rejection of narrow and stereotyped local concepts and national consciousness, it is necessary to foster and develop a sense of innovation, culture and ideas at the macro level consistent with the goals of national and reg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is provides an innovative solution to the imbalance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especially the backwar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ethnic areas.
【作者单位】: 汕头大学商学院;吉首大学应用人类学高等研究院;
【分类号】:C91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灿瑜;发展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关键在哪里?——与吕文秀同志《发展民族文化教育应予重视的一个问题》一文商榷[J];贵州民族研究;1985年01期

2 师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我国民族关系状况分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90年05期

3 卫心;学术信息[J];青海民族研究;1992年04期

4 邹淑芳,李志杰;试谈商品经济条件下民族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辽宁省凤城满族自治县民族文化工作的调查[J];满族研究;1989年02期

5 章立明;边疆民族地区文化转型略论[J];创造;1998年01期

6 冀森;民族图书问题浅议[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3年05期

7 杨秀斌;也谈发展民族文化教育应予重视的问题——兼评吕文秀同志《发展民族文化教育应予重视的一个问题》[J];贵州民族研究;1985年01期

8 ;贵州省民族研究所成立三十周年纪念祝词[J];贵州民族研究;1990年01期

9 坚石;(二)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民族教育[J];青海民族研究;1990年03期

10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和部署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J];中国民族;2005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李玲 李汝松;民族地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N];中国民族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王庆朔;弘扬民族文化 构建新的亮点[N];中国民族报;2002年

3 金炳镐;“三个代表”思想与民族理论发展[N];中国民族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把握新形势 开创新局面[N];人民日报;2002年

5 曲扎;社团工作要围绕民族工作大局开展[N];中国民族报;2004年



本文编号:18215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8215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2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