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与象征:从依饭节看仫佬族的人群关系与社会结构
发布时间:2018-04-29 19:54
本文选题:作物 + 仫佬族依饭节 ; 参考:《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摘要】:人类学通过研究作物的分类及其对文化的建构、在社会阶序及权力上的位置来说明作物的象征意义。作为仫佬族的主要节日,依饭节上作物的生与熟、荤与素的分类是仫佬族人群分类的基础,通过这样的二元结构,进而作物塑造了仫佬人的亲缘和社会结构。而以村落为代表的社区研究造成了人与物、人与人的分离,社会再结构和文化的再创造成为人类学从村落走向区域社会研究的必经之路。
[Abstract]:Anthropology explains the symbolic significance of crops by studying the classification of crop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e in the social order and position of power. As the main festival of Mulao nationality, the classification of crops on the rice festival is the basis of the classification of Mulao ethnic group. Through this dual structure, the crops shape the relatives and social structure of Mulao people. The community research represented by villages has resulted in the separation of people and objects, the separation of people from people, the social re-structure and the re-creation of culture, which has become the only way for anthropology to move from village to regional society.
【作者单位】: 广西科技大学西部地区产业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象征与交换:南岭走廊高地民族作物的人类学研究”(14XJC850001) 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西部地区产业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建设经费的资助
【分类号】:C91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颖余,,夏循华;我国人际关系的现状及其变革[J];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1994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庞学铨;;一种与全球化相呼应的政治哲学(提纲)——赫费政治伦理学的主要理论贡献[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丁云亮;阶级话语的叙述与表象[D];上海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213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82132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