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与原生态体育文化旅游的发展——以广西南丹白裤瑶“油锅”组织为例

发布时间:2018-04-30 00:40

  本文选题: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 + 原生态体育文化旅游 ; 参考:《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摘要】:广西南丹白裤瑶原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独特而丰富,它融合了服饰文化、寨居文化、婚恋文化、陀螺文化、铜鼓文化及砍牛祭丧文化,至今仍保持着原初状态。它是白裤瑶村寨族众生产、生活、节庆以及宗族祭祀礼仪的重要内容,并与该民族传统社会组织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开发原生态体育文化旅游的过程中,应重点突出白裤瑶原生态体育文化的内涵与文化符号特征,充分利用传统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应尊重少数民族族群的文化情感,遵循其文化传统;还应满足其改善生计的需要,并加以合理的开发与利用。
[Abstract]:Guangxi Nandan Bai Kuyao original ecological sports culture tourism resources are unique and rich, it is a combination of dress culture, zaiju culture, marriage culture, gyro culture, bronze drum culture and cut down cattle sacrifice and funeral culture, still maintain its original state.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roduction, life, festival and ritual of the Bai Kuyao village, and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traditional social organization of this nation.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the original sports culture tourism, we should stress the connotation and cultural symbo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iginal ecological sports culture of Baikue Yao, make full use of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traditional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respect the cultural feelings of the minority ethnic groups. Their cultural traditions should be followed, and their needs for livelihood improvement should be met and developed and utilized rationally.
【作者单位】: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
【基金】: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基金项目(2010C176) 广西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201010LX604)
【分类号】:C912.8;C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马晓京;民族旅游保护性开发的新思路[J];贵州民族研究;2002年02期

2 李辅敏;;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传承中的伦理思考——以贵州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05期

3 《旅游开发与乡村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组 ,过竹,邵志忠;旅游开发与乡村社会发展——南丹甘河白裤瑶新村旅游开发启示录[J];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01期

4 汪芳;田彬华;;移植性民俗文化创建与原生态文化保护耦合思考[J];前沿;2010年14期

5 李延超;虞重干;杨斌;;论原生态体育的内涵——以苗族村寨体育为例[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6 张萍;王溯;胡小明;;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与发展村寨传统体育的关系——广西南丹白裤瑶“油锅”组织的体育人类学考察[J];体育与科学;2012年01期

7 李谋涛;陈玉凤;舒颜开;;西部地区原生态体育文化与旅游楔合模式开发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0年04期

8 李延超;;原生态民族舞蹈阿细跳月文化品牌的建立及其引发的思考[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顺红;王素玲;;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模式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7期

2 马志伟;;南丹白裤瑶非物质文化遗产—铜鼓舞完好传承之初探[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8年01期

3 王秀红;;我国乡村旅游研究述评[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王增敏;马敬桂;;乡村旅游研究综述[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农学卷;2007年04期

5 林艺鸣;;文化在资本运营中的作用[J];昌吉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卢鹏;赵莲;;民俗在现代旅游中的三大功能[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王玲玲;;瑶族雷神信仰中的生殖崇拜观念[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郑小虎;刘平;;论旅游开发对民族社区文化的影响——以花溪区石板镇镇山村为例[J];长沙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9 何云飞;;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探析——以云南省为例[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孙艺惠;陈田;张萌;;乡村景观遗产地保护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浙江龙门古镇为例[J];地理科学;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卢敏飞;;句町历史文化与旅游开发[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2 刘冰清;韦小鹏;徐桂兰;徐杰舜;;原生态文化研究综述[A];走进原生态文化——人类学高级论坛2010卷[C];2010年

3 陈永娟;倪欢欢;;文化变迁与“原生态文化”[A];走进原生态文化——人类学高级论坛2010卷[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雯;番瑶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笑频;民族民间艺人生活的苦乐原则[D];云南大学;2010年

3 田静;教育与乡村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翟玉龙;人力资本与少数民族就业能力关系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5 曾晓进;变迁、互动、交融与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承华;乡村旅游及其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7 黄胜;从“逃学”到“向学”[D];西南大学;2011年

8 钟福国;少数民族移民社区的成长—瓜州回族东乡族疏勒河移民村的民族学考察[D];兰州大学;2011年

9 李振亭;中国西部典型区域入境旅游流关联度及经济协调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晓慧;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一体化乡村旅游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美术;生计转型视角下的蓝靛瑶传统纺织文化变迁[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刘华成;红瑶地区乡镇内教师支教工作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李贤军;广西白裤瑶村落体育文化变迁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原春燕;平山木柄瑶的教育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兰春;南丹白裤瑶拉篥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陈曦;广西南丹白裤瑶铜鼓舞考察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李博;平山木柄瑶的社会变迁与科学发展[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孟振兴;大瑶山盘瑶木薯酒工艺的科技人类学考察[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李莹;云南德昂族服饰艺术及其传承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10 谢立虹;长沙市“农家乐”星级标准评价体系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祥林;;地震灾变和遗产保护——为羌族民间戏剧呼吁[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李旭东,唐莉;真实性与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游客的观点——对四川羌族、藏族、摩梭族村寨的调查[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3 邵玲;;对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再认识[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4 崔昆仑;浅议仫佬族的传统社会组织与社会稳定[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5 玉时阶;;广西南丹县白裤瑶丧葬制度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6 莫金山;潘远益;;瑶族石牌制及其在南方民族习惯法中的地位[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吴晓萍,何彪;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与民族社区的可持续发展[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8 瞿明安;社会转型中的民族文化适应机制[J];贵州民族研究;2000年04期

9 罗永常;;原生态民俗旅游开发的理念、目标与对策——以黔东南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05期

10 李辅敏;;生态文明贵州建设视域下的贵州少数民族生态伦理价值探析[J];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04期



本文编号:18223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8223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c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