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心理研究的基本状况
本文选题:少数民族 + 西南少数民族 ; 参考:《心理科学进展》2012年08期
【摘要】:西南少数民族心理研究是我国民族心理学的重要部分。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南少数民族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认知、智力发展、人格、价值观和品格等方面,并取得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成果。目前,西南少数民族心理研究主要有几个特点:(1)研究取样主要是青少年和学生;(2)研究取向主要是民族心理的发展;(3)民族心理研究大多与教育研究相联系;(4)民族心理研究的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有待增强;(5)民族心理研究的核心是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研究应该深入民族生活中去考察民族习俗;(6)民族心理研究多将民族和民族文化作为实验中一个变量,对民族心理本质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
[Abstract]:Psychological study of Southwest ethnic minoriti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national psychology in China. Since the 1980s, the study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Southwest China has mainly focused on the cognitive,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personality, values and character of children. Some representative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At present, Southwest ethnic minority psychological research has several characteristics: 1) the sampling is mainly for teenagers and students, the research orientation is mainly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psychology. (3) ethnic psychological research is mostly related to educational research. The core of the study of national psychology is national culture. The study of national psychology should go deep into the national life to investigate the national customs. (6) the study of national psychology takes the nationality and national culture as a variable in the experiment, and does not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essential problems of national psychology.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所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
【分类号】:C9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和秀梅;张积家;;3-6岁纳西族儿童颜色命名能力的发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张积家;杨晨;崔占玲;;傣族亲属词的概念结构[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蔡笑岳,,丁念友;西南民族杂居地和聚居地藏、彝、傣、苗族8~15岁儿童智力发展的比较研究[J];民族研究;1997年04期
4 张积家;刘丽红;陈曦;和秀梅;;纳西语颜色认知关系研究[J];民族语文;2008年02期
5 谢书书;张积家;;知觉表征和语义表征在语言认知中的作用——以东巴文黑色素字为例[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6 王娟;张积家;刘翔;肖二平;和秀梅;卢大克;;彝族人、白族人的亲属词概念结构——兼与摩梭人的亲属词概念结构比较[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7 于萍,左梦兰;三~六年级小学生数学能力及认知结构的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年03期
8 左梦兰,魏(钅长),傅金芝;10—15岁汉族和傣族儿童认知发展的比较[J];心理科学通讯;1986年02期
9 左梦兰,魏(钅长),付金芝;文化与儿童认知的发展[J];心理科学通讯;1987年02期
10 傅金芝,韩忠太,杨新旗;基诺族性格特征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199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新坚;;贺开山区拉祜族学生低学业成就归因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05期
2 宋爱芬;;智力的心理学研究回溯:特点、问题与展望[J];昌吉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杨继平;郑建君;;运用MDS对明清晋商组织管理结构的分析[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4期
4 张洁,李舜,朱蕾;家庭教育结构与彝、汉族高中生性格发展的关系[J];楚雄师专学报;1999年01期
5 邓春暖;潘向明;;汉、傣、哈尼、基诺学生性格发展比较研究[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朱翠英;刘文俐;;心理理论的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7 皮婧;;摩梭中学生性格状况研究[J];大理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莫文,罗红,张琼;京族初中学生性格的测试与研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5年02期
9 秦素琼;吕志革;邹平;;中国少数民族心理研究的25年回顾与反思[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陈慧;;民族地区课改中教师适应问题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曾维希;张进辅;;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适应问题与管理对策[A];百川横流: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李怀宇;;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文化适应——基于教育人类学的认识[A];百川横流: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路海东;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决的认知与元认知策略及其训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陈俊;教育者管教言语行为的心理效应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许思安;汉族、壮族、蒙族、纳西族人格结构的比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明振;数学建模的认知机制及其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任国防;视觉表象表征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张劲梅;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李清;基于PASS理论的小学数学学习困难儿童应用题问题表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罗吉华;文化变迁中的文化再制与教育选择[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9 赵燕珍;赵庄白语参考语法[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10 胡文华;纳西东巴文形声字研究及其文字学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燕;孤独症儿童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的实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窦刚;11-18岁学生性格的结构和类型的实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董妍;工作记忆、问题表征方式对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影响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高宝梅;蒙古族大学生人格特征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5 任旭林;4—12岁汉族、彝族儿童认知与社会认知维度水平比较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昕亮;1997-2002:我国少数民族心理研究的文献计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本文编号:18625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862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