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赫哲族伦理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18-05-09 01:41

  本文选题:赫哲族 + 伦理思想 ; 参考:《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年06期


【摘要】:赫哲族是我国典型的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其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具有典型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赫哲族人的生产和分配习俗中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进行了阐述;其次对赫哲族人传统生活习俗中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进行了揭示,即从衣食住行、日常生活礼仪、传统节庆习俗和传统游艺习俗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其三对赫哲族人的婚姻和丧葬习俗中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进行了总结;最后对赫哲族人的宗教信仰中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进行了思考,以期对赫哲族人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文章认为,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今天,对赫哲族优秀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进行继承和弘扬,应是时代发展和人类进步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
[Abstract]:He Zhe nationality is one of the typical ethnic groups with small population in our country, and its ethical thoughts and moral concepts have typical histor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first expounds the ethical thoughts and moral concepts in th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customs of the Hezhen people, and then reveals the ethical thoughts and moral concepts in the traditional life customs of the Hezhen people, that 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lothing, food, housing and transportation. Four aspects of daily life etiquette, traditional festival custom and traditional entertainment custom are discussed, and the third part summarizes the ethical thoughts and moral concepts in the marriage and funeral customs of the Hezhen people. Finally, the author thinks about the ethical thoughts and moral concepts of the Hezhen people in their religious beliefs, in the hope of summing up the ethical thoughts and moral concepts of the Hezhen people in an all-round way. The article holds that it is a new requirement for us to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the excellent ethical thought and moral concept of Hezhen nationality in order to create a new situation in the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
【基金】: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西部民族文化通志·伦理卷》(10JJD850007)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C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敏;赫哲族伦理道德初探[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年01期

2 关凯,刘金明;赫哲族的文化处境与发展战略分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2年03期

3 陈鼎波;;赫哲族委员吴慧:带来赫乡好消息[J];中国民族;2007年04期

4 舒景祥;我国赫哲族“九五”期间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发展──对赫哲族聚居区“九五”期间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调查分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1年03期

5 熊坤新;爱好穿鱼皮衣和使犬的民族 赫哲族[J];神州学人;2002年07期

6 崔岩,金铭;论赫哲族当代民族文化[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年01期

7 张嘉宾 ,葛若玉;关于同江市赫哲族若干社会问题的调查[J];黑龙江民族丛刊;1988年02期

8 包玉明;同江市纪念赫哲族乡人民政权建立四十周年庆祝活动综述[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6年04期

9 ;黑龙江赫哲族第七届乌日贡大会在抚远举行[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04期

10 张天路;;赫哲族的平等、生存权利与人口兴衰[J];中国民族;199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有星;;西部大开发中的民族问题探析[A];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学术讨论会暨第九次顾问座谈会论文集[C];2000年

2 刘杰;李长源;;公共政策要义探析[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尊庆;王景艳;;腐败现象产生原因及对策探析[A];党的十五大精神与聊城实践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尤利军;;团结奋斗30载赫哲乡村展新颜[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黑龙江省民族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田延英;;用良好的党风政风保证西部大开发战略健康实施——反腐败五年目标实现措施探析[A];为西部大开发青海大发展保驾护航论文集[C];2000年

6 张虎;;加强政府公共服务探析[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刘春玉;;慈善事业中老年群体双重性之探析[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刘剑;;水族蛋卜探析——以姑引村石氏蛋卜为例[A];水家学研究(五)——水家族文明[C];2010年

9 梁仁;袁国玲;;政府公共服务方式多样化探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10 张丽霞;;当代公共管理方法变革与发展趋势探析[A];全国首次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学术研讨会资料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寅;对赫哲族的发展,今年我没有提案[N];中国民族报;2007年

2 记者 常璐、邹勇;我国人口最少民族赫哲族庆祝基层乡级政权建立50周年[N];人民日报;2006年

3 记者 孙明君;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好赫哲族新村[N];佳木斯日报;2008年

4 记者 孙明君;中国赫哲族第八届乌日贡大会盛装开幕[N];佳木斯日报;2009年

5 唐东平;反腐败斗争新的发展及趋势探析[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2年

6 隋新玉;企业信用监管指标体系探析[N];中国工商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邢文广;直面城乡低收入群体的“生存危机”[N];人民政协报;2003年

8 山东省威海市民政局 赵香春;镇级行政区划调整基本原则探析[N];中国社会报;2001年

9 胡秀平;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建设模型探析[N];中国工商报;2003年

10 丁友 尤建宏;促进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N];中国民族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戚小村;公益伦理略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刚;国家公务员考录制度探析[D];山东大学;2008年

2 黄豫;中国公共权力腐败监督机制探析[D];郑州大学;2004年

3 付水晶;赫哲族鱼文化[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顾兴华;公共服务工具探析[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08年

5 张丽;民族福利政策对赫哲族国家认同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柳井术;新时期赫哲族聚居地区社会发展研究报告[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杨团团;我国信访制度改革路径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刘丹;对中国公务员行政价值观的探析[D];内蒙古大学;2009年

9 刘春学;清代赫哲族屯田戍边及其社会变迁[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亮;新公共管理背景下政府绩效评估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640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8640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4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