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民族地区环境犯罪的文化学审视
本文选题:后现代 + 西部民族地区 ; 参考:《贵州民族研究》2015年05期
【摘要】:后现代主义对环境与文化关系的反思以及西方新兴的绿色文化犯罪学研究方法促使我们考虑文化因素对于环境犯罪频发的西部民族地区的重要意义。西部民族地区有丰富的传统生态文化,但在现代化以及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传统生态文化出现了日益弱化的趋势。通过利用民族地区图腾崇拜处罚虐待动物行为、借助文化传媒传承民族生态文化及建构民族地区环境犯罪问题、构建绿色消费文化预防环境犯罪、民族习惯法与刑事制定法冲突的文化调适等措施预防环境犯罪。
[Abstract]:The reflection of post-modernism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 and culture and the new research methods of green cultural criminology in the West urge us to consider the significance of cultural factors to the western ethnic areas where environmental crime occurs frequently. There are abundant traditional ecological cultures in the western minority areas, but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regions, the traditional ecological culture has appeared the trend of weakening day by day. By using totem worship in ethnic areas to punish the abusing of animals, inheriting the national ecological culture with the aid of cultural media and constructing the environmental crime in the minority areas, the green consumption culture can be constructed to prevent the environmental crimes. Measures such as cultural adjustment of conflict between national customary law and criminal law to prevent environmental crime.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信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现代风险的治理与非传统安全的刑法保障”(13A FX 011) 2014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创新课题“风险社会视野下生态安全的刑法保障”(2014B180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4.3;C912.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班秀萍;;全球化语境下我国公民价值观的构建[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2 董伟武;程银;;民族地区政治精神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3 梁红泉;;现代化进程中农村环境文化建设探析[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宁梅;加里·斯奈德的“地方”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2 宋晶;现代职业教育伦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3 赵媛媛;倾听生命的吟唱—琳达·霍根小说中的生态主题[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曹良芬;环境美学视角下的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初探[D];湖北工业大学;2013年
2 王燕;发达国家中小学节能减排教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3 金鸽;都市生活中居民生态意识培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蓉;现代环境犯罪及立法的现代化[J];江汉论坛;2002年02期
2 赵瑛,滕文浩;论西部开发中环境犯罪的刑法对策[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3年03期
3 李振聪;浅论我国环境犯罪规定的现状及完善[J];森林公安;2005年04期
4 胡建华;论西部经济开发中环境犯罪的刑法对策[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10期
5 刘中华;;环境犯罪若干问题思考[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05年07期
6 杨历敬;;环境犯罪问题初探[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钟晓玲;阎李曼;;严格责任与中国环境犯罪[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8 陈靖;;对完善我国环境犯罪立法的思考[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9 田丽;;论我国环境犯罪中严格责任的适用[J];法制与社会;2008年33期
10 周醒;;论严格责任在环境犯罪中的适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平;王文一;;论跨国环境犯罪[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唐士梅;;环境犯罪中严格责任的适用[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2年
3 王俊梅;;环境犯罪[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4 焦艳鹏;;环境犯罪概念的再定义——兼论环境犯罪法律关系的构建基点[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周卫平;;欧盟国家环境犯罪与行政法之相关性理论探析——兼评德国刑法典中关于环境犯罪之规定[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刑事法律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6 牛建平;张爱军;;试论环境犯罪的国际化趋势——兼论环境犯罪的国家责任[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4年
7 何立国;;对我国环境刑事立法中几个问题的思考[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8 余俊;;西部开发中危害环境罪的适用探讨[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9 田肇树;;强化汾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刑法保护[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田肇树;;汾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刑法应对[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小明;惩治环境犯罪 一个紧迫呼唤[N];大众科技报;2000年
2 南通市检察院 黄凯东邋如皋市检察院 陈宏;环境犯罪若干问题研究[N];江苏法制报;2007年
3 刘力敏;河北明确环境犯罪案件移送标准[N];中国环境报;2007年
4 郄建荣;打击环境犯罪 司法为何使不上劲[N];法制日报;2008年
5 泰兴市检察院 赵盼;浅析环境犯罪中的严格责任[N];江苏法制报;2012年
6 李荣想 许家华 百色市右江区人民法院;生态环境犯罪量刑规范化应完善三个内容[N];广西法治日报;2012年
7 李荣想 百色市右江区人民法院院长 梁日东;审理环境犯罪案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N];广西法治日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赵阳;渎职贪腐成破坏生态环境犯罪保护伞[N];法制日报;2013年
9 本报评论员;打击环境犯罪的强大武器[N];中国环境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卢金增 通讯员 张海霞;“两法”衔接合力惩治危害生态环境犯罪[N];检察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姜俊山;风险社会语境下的环境犯罪立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刘金刚;环境的刑法保护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侯艳芳;环境犯罪构成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秋丽;环境犯罪的危害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程武;单位环境犯罪的相关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王磊;论我国环境犯罪刑事立法的完善[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4 张大孟;环境犯罪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李静;我国环境犯罪的立法现状及完善[D];山东大学;2010年
6 赵丽葳;环境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7 孙宇;惩治与预防环境犯罪的立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张嘉维;论我国环境犯罪立法的完善[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9 卢清叶;环境犯罪中严格责任适用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10 张慧聪;论环境犯罪[D];河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651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865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