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论20世纪以来蒙古族聚居区社会结构变动及其影响

发布时间:2018-05-09 21:14

  本文选题:蒙古族聚居区 + 社会结构变动 ; 参考:《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摘要】:20世纪以来,蒙古族聚居区社会发生了几次社会结构变动,其变动脉络基本与国家整体社会结构变动相一致。这几次社会结构变动对蒙古族生存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
[Abstract]:Since the 20th century, there have been several changes in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the Mongolian community, which are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changes of the whole social structure of the country. These social structural changes have had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ongols, including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作者单位】: 内蒙古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镇化进程中蒙古族聚居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与社会稳定研究”(13BMZ082)
【分类号】:C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阿思根;;蒙古族村落社会生态演进历程与过剩人口的出现——以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鲁杰嘎查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建勋;;对改进《民族学概论》教学工作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2 欧群慧;巴战龙;;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对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的启示——以云南省景洪市勐罕镇中学为例[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王振卯;;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下的集体行动——对转型期社会控制的理论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方金友;;当代安徽社会阶级阶层的演进[J];安徽史学;2010年03期

5 成祖松;;农民流动的制度惰距特征与制度创新[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1期

6 江小容;;新农村建设思路下的农民工群体贡献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9期

7 张德乾;;农村留守儿童交往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1期

8 吴新生;晋新焕;;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3期

9 吴秀娟;;我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2期

10 曹明贵;黄新华;;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戴光宇;;满族文化中的环太平洋文化因素[A];满学论丛(第一辑)[C];2011年

2 刘檑;;多民族兼容的纽带——读《走向和谐——岑努村人类学考察》[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杨希;;优化社会阶层结构与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航;;家庭环境对学生思想和行为影响的调研报告[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东波;颜宪源;;社会工作视阈下弱势群体抗逆力激发路径的思考——基于黑龙江省弱势群体现状的研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杨迎秋;;高等教育不公平的表现及对策[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赵帅;魏建;;村民自治的挑战:空心化、村干部激励不足与自治行政化[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郑丹丹;;弥散的低度不平等——对我国性别分层状况的解读[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蒋美华;柴丽红;;女性商业服务业员工的职业变动[A];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蒋美华;;社会转型过程中体制内女性办事人员的职业变动[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占魁;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丁鹏;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邝小军;科技工作者社会分层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谢宏忠;基于文化多样性视野的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微波;利益分析视角下的转型期国有企业劳动关系若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杨芳;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武汉大学;2010年

8 贺琳凯;新中国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互动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9 程郁儒;民族文化传媒化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10 伍先成;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场[D];云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丹;动物科学、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刘晓杰;和谐社会视阈下农村公共领域矛盾及其化解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郑木溪;农民工职业生涯规划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董京京;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流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董秀玲;清末民初鄂伦春族文化变迁研究(1895-1915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兵;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刘宏伟;政府在农民工社会流动中的作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彭双双;社会转型期我国利益矛盾的政治协调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周艳;广西武鸣壮族三月三歌圩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杜子涛;占玉林;王长耀;宋广智;;基于MODIS NDVI的科尔沁沙地荒漠化动态监测[J];国土资源遥感;2009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长城;腐败: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失范[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4年06期

2 赫雅书;张彬;;社会结构调整:调适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现实根源[J];行政与法;2009年04期

3 沙吾提·帕万;买买提玉苏甫·塔依尔;;建国前新疆维吾尔村民社会结构[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4 田靖;王成祥;;我国公民社会与刚性社会结构关系探讨[J];思想战线;2011年S1期

5 石勇;;会有一个“失败社会”出现吗?[J];南风窗;2012年06期

6 王康宁;;公共政策促进我国社会结构良性演进的途径——以失地农民为例[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04期

7 陈怀川;;中国民族社会结构:“民族分层”抑或“民族内部分层”[J];广西民族研究;2010年03期

8 ;经济社会[J];开放时代;2008年04期

9 葛茜;政策的属性及作用[J];价格与市场;2002年05期

10 吴国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结构的特征[J];国际政治研究;199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樊鹏;;社会结构与社会意识对国家治理的影响——以中国国家强制职能的发展为视角[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公管部副主任 董立人;积极推进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N];社会科学报;2014年

2 蒋京议;社会结构调整与政府职能转变[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3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郝亚明;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型社会结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徐中振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员;社会结构化趋势与理念创新[N];文汇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于雁天;身体构建与社会变迁:关于手的象征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2 马少虎;改革开放以来东乡族社会结构变迁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674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8674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7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