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鲜卑民族性观念的儒家化
本文选题:魏晋南北朝 + 鲜卑民族 ; 参考:《史林》2012年03期
【摘要】:两汉时期,中国北方胡人的性观念还处于非儒家化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民族性观念进入儒家化阶段。鲜卑民族性观念的儒家化是鲜卑民族汉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魏孝文帝的改革大大提升了鲜卑民族的文化素养和伦理观念,标志着南迁中州鲜卑民族性观念儒家化的基本完成。而到了北齐、北周时期,两朝皇室中出现了严重的乱伦现象,又呈现出"胡化"趋势。这既与他们文化的"胡化"有关,又与他们的特殊身份有关,并未影响鲜卑民族性观念儒家化的总体走向。
[Abstract]:During the Han Dynasty, the sexual concept of Hu people in northern China was still in the period of non-Confucianism. In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the concept of Xianbei nationality entered the stage of Confucianism. The Confucianization of Xianbei nationali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rocess of Xianbei nationality's Sinicization. The reform of Emperor Wei Xiaowen greatly promoted the cultural accomplishment and ethics of Xianbei nationality and marked the basic completion of Confucianization of the concept of Xianbei nationality in Zhongzhou. In the Northern Qi and Northern Zhou dynasties, there was a serious incest in the royal family of the two dynasties, which showed a tendency of "Hu Hua". This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ir cultural "Hu Hua", but also to their special identity, and does not affect the overall trend of Confucian ideas of Xianbei nationality.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分类号】:K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承宗;;魏晋南北朝妇女的贞节观念与性生活[J];学习与探索;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东兵;;略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独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2 李冬梅;胡海燕;李娟娟;;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与寺庙园林[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6期
3 陆水林;;新疆经喀喇昆仑山口至列城道初探[J];中国藏学;2011年S1期
4 何志国;;佛教偶像起源及其在贵霜朝的交流[J];敦煌研究;2010年01期
5 李茹;;论社会变迁背景下术语“慈善”的出现与普及[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陈江敬;;阮籍的精神世界探析[J];大众文艺;2012年02期
7 王兰凤;;从《洛阳伽蓝记》看北魏时期的佛教信仰[J];佛教文化;2008年05期
8 黄清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服饰融合[J];闽江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范家伟;六朝时期佛教在岭南地区的传播[J];佛学研究;1995年00期
10 王绍卫;;孙吴的世家大族与学术[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承宗;;从妇女史的视野深化魏晋南北朝史研究[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五辑)[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庄金秋;两晋与北方民族政权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耿朝晖;释慧皎《高僧传》文学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罗华莉;中国古代公共园林故事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杨坚;《齐民要术》中农产品加工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6 刘玲娣;汉魏六朝老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邵正坤;北朝家庭形态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尚永琪;3-6世纪佛教传播背景下的北方社会群体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王松山;两晋史学发展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姚晓菲;两晋南朝琅邪王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巩文斌;云南古代传统楼阁建筑特色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马源;同性恋的身份压力及应对策略[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3 郭静;论钟嵘的“诗怨说”[D];吉林大学;2011年
4 陈雪连;《颜世家训》家庭伦理思想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琪;青州北朝背屏式佛教造像中飞天伎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丹;竹林七贤交游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丽莎;南狮运动历史演进及发展趋势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海默;两晋时期地方行政运作探微[D];复旦大学;2011年
9 崔秀霞;论聚众淫乱行为的刑法规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肖大平;王羲之生平、思想及其尺牍文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瑞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质灾害[J];晋中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陈德弟;;谈谈魏晋南北朝的私家藏书[J];文史知识;2007年05期
3 胡军;;魏晋南北朝山水画发展和传统隐逸思想之关系[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黄海艳;;生命重现与永恒的追求——论魏晋南北朝人鬼婚恋小说中的生命意识[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曾祥辉;;魏晋南北朝时期私人撰史盛行原因分析[J];考试周刊;2010年13期
6 何潇;;魏晋南北朝妇女妆饰审美观[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黎子耀;;史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新地位[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03期
8 柏明;李颖科;;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注[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9 蔡镜浩;;魏晋南北朝副词琐议[J];语言研究;1987年01期
10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吏役[J];江汉论坛;198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广瑞;;试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冀州地区的人口流动[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2 梁伟;史玉明;谢智刚;王艳丽;;不同时期汉语散文的字同现网络之研究[A];第五届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集[C];2009年
3 彭安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苏北开发及其影响[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文娟;;魏晋南北朝时期教育史研究回顾与展望[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陆小媛;;男女大学生的性观念差异研究——基于广州大学生性观念调查的数据[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性别视野下的中国道路和社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李传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谣言和谣言控制——魏晋南北朝社会史研究的一个新视野[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朱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等级婚姻极其社会影响[A];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年会暨江南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晋文;;简论魏晋南北朝时期重农政策的继承与发展[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张俊飞;;婚姻所见魏晋南北朝时期之胡化现象[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刘云;胡丽娜;张唯力;;孕期妇女性观念和性生活状况的调查分析[A];中国性学会第五届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香港青年性观念转趋保守[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2 调查执行:温州市高校首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文化节工作组;大学生性观念更开放[N];温州日报;2005年
3 王希忠;传统性观念能防艾滋病?[N];中国妇女报;2004年
4 鄢烈山;性观念的“执中主义”[N];商务时报;2007年
5 上海中医药大学文献研究所 金芷君 丁洁韵;香熏的鼎盛时代[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6 雷泓霈;从“公益性格”想到对80后宽容[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7 雷泓霈;“公益性格”是“80后”的道德亮色[N];中山日报;2007年
8 记者 吴继峰;“周口书画台湾行”活动今日在台湾开幕[N];周口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李易霖 实习生 何春萍 何清香;当“禁果”不再神秘[N];贵州民族报;2010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副教授 彭海青;刑事调解应当树立三个观念[N];检察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柏青;魏晋南北朝养生学术思想研究及其养生术应用辑要[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张焕君;魏晋南北朝丧服制度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3 汪军;魏晋南北朝的艺术批评[D];东南大学;2005年
4 伍成泉;汉末魏晋南北朝道教戒律规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马晓乐;魏晋南北朝庄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张悦;从《三国志》、《洛阳伽蓝记》、《水经注》看魏晋南北朝汉语双音合成词的发展及演变[D];山东大学;2006年
7 金霞;两汉魏晋南北朝祥瑞灾异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小花;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对科学的影响[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9 储晓军;魏晋南北朝民间信仰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10 李传军;歌谣俗语与两汉魏晋南北朝社会[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凤东;儒学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教育[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微;论魏晋南北朝时期观音信仰的特征及其影响[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3 亓文香;从《世说新语》《搜神记》等看魏晋南北朝物量表示法[D];山东大学;2005年
4 周淑萍;论魏晋南北朝咏物诗[D];山东大学;2006年
5 吴捚萍;魏晋南北朝时期生态美学智慧初探[D];河南大学;2008年
6 张立军;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艺范畴—“自然”[D];辽宁大学;2009年
7 沈晓梅;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宋洁;魏晋南北朝法律的儒家化[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谋超;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画审美风格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韩雪松;魏晋南北朝时期公文写作理论述论[D];长春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880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888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