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藏族、纳西族族源及文化渊源关系
本文选题:藏族 + 纳西族 ; 参考:《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摘要】:繁衍生息于喜马拉雅文化圈内的藏族和纳西族是两个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具有独特文化个性的民族。这两个民族之间的历史文化关系,成为中国西南民族史和文化史上的重要篇章。两者都在这一地区的历史上扮演过重要的角色。通过藏纳两地分布广泛的石棺葬等考古发现和大量的藏文、汉文及纳西文的历史文献以及语言、宗教、文化等材料分析,能证明藏纳两族是同源异流的,它们之间有着更为亲近的亲缘关系。
[Abstract]:The Tibetans and Naxi, who multiply and live in the Himalayan cultural circle, are two ethnic groups with rich cultural heritage and unique cultural personality.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eople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hapter in the national and cultural history of southwest China. Both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y of the reg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archeological discoveries such as sarcophagus burial and a large number of historical documents in Tibetan, Chinese and Naxi languages, as well as language, religion and culture, it can be proved that the Tibetan and Na communities are homologous and alien. There is a close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批准文号:10BZS046)
【分类号】:K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黎宗华;“西羌”与多康藏族[J];青海民族研究;199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晓东;;浅谈宗教信仰对藏族生态伦理观的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李俐;张恒;;基于文化生态学理论的泉州民居海外多元文化特征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3期
3 汪高鑫;;论“通经致用”的经学传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孔祥军;;曹操政治战略核心研究——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为考察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李德新;;唐代火灾及防治措施[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方胜;罗芳芳;;“九华四俊”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袁同成;;社会转型期农村养老模式的变迁趋势探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6期
8 雷静;;历史时期新疆地区农业灾害发展述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9 高楠;宋燕鹏;;墓田上诉:一项南宋民间诉讼类型的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王成胜;;汉灵帝私敛考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凯;;御正与纳言——兼论中书门下体制之源[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韩春雁;;构筑和弘扬地方先进检察文化——面对新时期的理性思考[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和玉媛;;纳西族帽饰符号意义考察[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4 张岩;;文化的忧郁——以南溪村寨丧葬礼仪的变迁为例[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5 陆双梅;;云南少数民族抢婚(偷婚)习俗的文化探析——以奔子栏藏族偷婚习俗为例[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6 林星;;文化社会学视野下的闽南文化在台湾的传播及变迁[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胡晓明;;西晋后期嗣君之争考论[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石硕;;藏彝走廊:一个独具价值的民族区域——谈费孝通先生提出的“藏彝走廊”概念与区域[A];“藏彝走廊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C];2003年
9 霍宏伟;;隋唐洛阳东城形制布局的演变[A];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邬国义;;关于墨海书馆一首诗的诠释[A];近代中国(第十六辑)[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武波;元代法律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乐;宋代书籍编辑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8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志彬;当代台湾少数民族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朱秀敏;建安散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立光;“说岳”题材小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李桂峰;传统民本思想的理论品质与现代转型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方浩然;韩愈道德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刘昌顶;以人为本的哲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龚大鹏;社区文化建设绩效评价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8 李成学;吕夷简评传[D];湘潭大学;2010年
9 余淑芬;甲骨文与东巴文的意象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朱亚兰;王安石咏史诗与北宋中期政治[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福泉;;藏族、纳西族的人与自然观以及神山崇拜的初步比较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12期
2 赵心愚;纳西族先民的迁徙路线及特点[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2期
3 杨杰宏;纳西族黑白色彩崇拜[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江世震;;古
本文编号:19593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959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