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回汉通婚的发展变迁及研究述评
本文选题:回族 + 汉族 ; 参考:《学术交流》2012年04期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1980年以来,随着我国新型民族关系的确立和各民族结构性交融程度的增加,回汉通婚率得到了快速增长,但因地区、社区类型、回族聚居程度等方面的差异而在各地呈现出较大的不同,越偏向于东南一带,城市化、现代化水平和杂居程度越高,回汉通婚率、回族妇女外嫁程度和人们对于回汉通婚的赞同程度也越高。1990年以来,一批基于田野调查的成果相继问世,将我国回汉通婚的研究推向深入,但与国际上的研究相比,在理论的创新与提升、调查的系统精深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今后,吸收借鉴相关理论和成果,增多并扩大调查研究的点与面,进行深入、系统、周详的调查和理论创新是深化这一研究的关键。
[Abstract]: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especially since 1980,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new ethnic relations and the increase of the degree of structural blending of various nationalities, the rate of intermarriag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has increased rapidly, but because of the regional and community type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degree of settlement of the Hui nationality have shown greater differences in various places. The more inclined they are to the southeast,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modernization, and the degree of mixed residence, and the rate of marriage between the Hui and the Han. The degree of Hui women marrying out and the degree of people's approval of intermarriage between Hui and Han are also higher. Since 1990, a batch of achievements based on field investigation have come out one after another, which has pushed the research of intermarriage between Hui and Han into depth in China, but compared with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There is still a big gap in the innova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ory, the depth of the investigation system and so on. In the future, the key to deepen this research is to absorb and draw lessons from relevant theories and achievements, increase and expand the points and areas of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carry out thorough, systematic and thorough investigation and theoretical innov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
【基金】: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宗教信仰与族际通婚:以积石山县保安族、回族、汉族为例》(09CMZ01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C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杨志娟;宁夏城市回族通婚现状调查研究——以银川、吴忠、灵武为例[J];回族研究;2002年01期
2 李臣玲;20世纪90年代西北城市社区民族通婚调查研究——以西宁市城中区为例[J];青海民族研究;2004年02期
3 马寿荣;都市回族社区的文化变迁——以昆明市顺城街回族社区为例[J];回族研究;2003年04期
4 李晓霞;试论中国族际通婚圈的构成[J];广西民族研究;2004年03期
5 孙九霞;现代化背景下的民族认同与民族关系——以海南三亚凤凰镇回族为例[J];民族研究;200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晓纯;散杂居回族经济与回汉民族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有安;宁夏固原市回族离婚状况的调查与分析[D];兰州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冀睿;对在校大学生结婚问题的法律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马戎;关于民族研究的几个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马戎;论中国的民族社会学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4 马戎;从王桐龄《中国民族史》谈起——我国30年代三本《中国民族史》的比较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左鹏;张静;;单亲家庭大学生的社会支持问题研究——以某大学女生为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刘太玲;;试析“回族女子不外嫁”习俗[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5年05期
7 唐鸣;地区差距的存在和扩大与民族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矛盾的经济原因[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1年04期
8 张一兵;一部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家庭的力作——读《女性与家庭》有感[J];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03期
9 余延满;试论近、现代法上婚姻的本质属性——关于婚姻概念的反思[J];法学评论;2002年03期
10 周大鸣;论族群与族群关系[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矛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朱慧玲;中日关系正常化以来日本华侨华人社会的变迁[D];厦门大学;2001年
3 德全英;民族区域自治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马福云;当代中国户籍制度变迁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石毅;从家长制到自由放任[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6 王宝莅;断了线的等价交换?!——合同的伦理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7 陈亚亚;成如容易却艰辛[D];复旦大学;2003年
8 王铁志;德昂族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9 何群;环境与小民族生存[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10 特木尔巴根;雪山蒙古人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饶旭鹏;多民族杂居地区文化变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徐晗;《论凯·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现代主义特征》[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3 沈卫星;对2001年《婚姻法》中夫妻忠实及相关条款的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胡书芝;家庭性别平等观念与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认知[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孙颖贤;赫哲族的族际通婚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雷有光;农民工家政人员培训与城市文化适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曹志斌;散居回族农村社区文化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8 王娜;中国传统家庭伦理规范的现代变迁[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冉启玉;离婚扶养制度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10 柴宝勇;多民族国家民主化的困境初探[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国涛,谭晶荣;试论回族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周尚意,朱立艾,王雯菲,范芝芬;城市交通干线发展对少数民族社区演变的影响——以北京马甸回族社区为例[J];北京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3 陈延超;市场经济与少数民族女性角色转变——以三亚回族妇女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4 朱慧珍;广西各民族文化共生态势及其形成[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马建钊;海南三亚回族社区的经济变迁[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6 汤夺先;城市少数民族论略——以兰州市为例[J];固原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7 文新宇;对苗族家族场域中的一件离婚纠纷的分析[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吴琼;西部开发:民族关系的变动及原因分析[J];贵州民族研究;2001年01期
9 陈烨;试论我国新时期民族关系的进一步完善[J];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03期
10 李龙海;民族融合、民族同化和民族文化融合概念辨正[J];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马克继;云南回族农商文化传统与经济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曹征海;和合加速论:当代民族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杨国涛;影响宁夏农村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D];安徽农业大学;2003年
2 曹志斌;散居回族农村社区文化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马珊;中国腹地杂居回族的民族认同[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马玲艳;城区回族婚姻制度的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5 何玉霞;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红色足迹印天山 心心相印[J];新疆画报;2011年07期
2 卢红娟;;对回汉婚姻家庭的思考[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叶文宪;;论汉民族的形成[J];古代文明;2011年03期
4 韦浩明;;文化视野中明代广西瑶汉族群关系的建构[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年03期
5 于潇;;族群与身份:东河村民的族群认同考察手记[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李鸣玲;;我国民族政策的问题及其完善办法[J];经营管理者;2011年12期
7 李红;;关于采写民族团结报道的几点体会[J];新疆新闻出版;2011年04期
8 刘红兰;;一个汉族干部的民族情怀[J];民族论坛;2011年13期
9 梁黎;;牛街居民[J];中国民族;2011年07期
10 贾伟;李臣玲;张海燕;;分歧中的和谐——奄古鹿拱北的人类学调查[J];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吴晓萍;王锴;;从居住格局看黔中屯堡人与当地少数民族的关系[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杨艳;;天柱之旅[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杰;少数民族与汉族共创辉煌[N];中国民族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赵婵莉 见习记者 巴鹤霖;宁夏“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项目结硕果[N];华兴时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石宝进;民族亲情在这里生根[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建华;还被草原好“曼巴”[N];青海日报;2010年
5 何星亮;历史上民族融合的类型之二 汉族是如何融入少数民族中的[N];中国民族报;2010年
6 克州民宗委;人间自有真情在[N];克孜勒苏报(汉);2010年
7 ;民族团结共创繁荣新局面[N];吐鲁番报(汉);2006年
8 杜昌宏;歌声如潮的京族哈节[N];人民政协报;2006年
9 本报通讯员 刘怀胜 魏爱国 马国喜;“不能让一个兄弟在小康路上掉队”[N];昌吉日报;2008年
10 实习生 彭博 本报记者 叶勇 张巍;老档案折射少数民族兄弟受到的特殊尊重[N];哈尔滨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瑶瑶;青海海西州汉族移民文化变迁及民族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刘有安;20世纪迁入宁夏的汉族移民社会文化适应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许思安;汉族、壮族、蒙族、纳西族人格结构的比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冯霞;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汉族移民乡村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杨晓纯;散杂居回族经济与回汉民族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冯敏;秀山土家族家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7 李然;当代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互动与族际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8 邱兴旺;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族群认同与宗教认同[D];上海大学;2009年
9 陈心林;南部方言区土家族族群性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谢冰雪;扩大的家族——洮河流域藏族传统民间组织沙尼调查[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琦;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关系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2 褚琼;青海河南蒙古自治县汉族移民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宁昊然;汉鼎孤烟—青海省同仁藏族自治县汉族移民文化变迁传播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其力木格;扎赉特旗蒙古族汉族通婚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5 谭茜;论康定城的汉藏民族关系[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戴宁宁;回汉杂居地区民族交往心理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7 李晨光;石河子乡民族关系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8年
8 陈思涵;行走在消逝中——十家村满族守陵人后裔文化适应与认同危机[D];兰州大学;2009年
9 马艳;汉维回民族关系调查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吴清芳;中国回族与新闻传播[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146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114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