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构建与国家建设
[Abstract]:The process of integrating traditional nation into modern nation is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construction. In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nation-state continuously integrates the nation-nation and the nation-nation constantly shapes the nation-state. As a self-conscious national entity, the Chinese nation only needs to be constructed continuously for more than one hundred years.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the Chinese nation, we should insist that the ident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 national identity should be promoted simultaneously.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common spiritual homeland for the Chinese nation, we should strive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cultural soft power. We should take the theme of "two common" ethnic work as an opportunity to promote the prosperity and strength of our country in the process of realizing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作者单位】: 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基金】: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转型安徽与皖民幸福构建研究”(AHSK11-12D276) 安徽省社科联项目“社会转型视阈下的国民幸福构建研究”(A2012051) 安徽省社科项目“当前中国基层社会政治信任的建构研究——以安徽为例”(AHSK11—12D158)的成果
【分类号】:C9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力;;论民主的内涵与原则[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2 马戎;关于民族研究的几个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马戎;论中国的民族社会学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4 马戎;;“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中国人行为的解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5 常书红;清代北京的旗、民一体化进程——兼论北京满汉文化的交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谢维雁;自主的宪法与宪法的自主性发展[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7 彭措泽仁;试论用经济方略治理青海藏区[J];中国藏学;2003年04期
8 伍装;开放条件下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理论[J];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09期
9 陈艳飞;关于“中华民族”的语境含义研究[J];东疆学刊;2005年02期
10 刘瀚;小康社会与法治国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林家有;;论孙中山的大中华思想[A];“辛亥革命与20世纪中华民族振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董石桃;;行政哲学视域中的政府诚信建设[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黄向春;;“闽越”概念与福建地域文化研究[A];闽越文化研究——闽越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巴斯蒂;;辛亥革命与20世纪中国的民族国家[A];辛亥革命与20世纪的中国——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新叶;转型农村的政治空间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丁德科;先秦儒道一统思想述论稿[D];西北大学;2001年
3 德全英;民族区域自治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同利军;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军事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吴怀连;边缘性:中国社会结构性质分析,,以重庆·合川市为例[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杨宇振;中国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7 田广林;中国北方西辽河地区的文明起源[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赵心愚;纳西族与藏族历史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9 齐柏平;鄂西土家族丧葬仪式音乐的文化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3年
10 李艳霞;福利国家的政治学分析——以公民资格为视角[D];吉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颖;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形成与发展对中国民族教育的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叶茜;桂林文化底蕴的审美人类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钱钰;论地区文化对翻译风格的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4 姚力;裕固族帐房戴头婚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胡卫;论费孝通的系统思想[D];湖南大学;2002年
6 李靖;论民俗对基础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马莉;广西汉族传统文化与当代民族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8 戚剑玲;小传统场域中东西文明的汇聚[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王燕群;论中华民族和合精神与祖国统一[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10 钱明才;加拿大双语教育及其对我国英语教育的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钱雪梅;;从认同的基本特性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J];民族研究;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威;;民族知识体系建构的民国源流[J];青海民族研究;2011年03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天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的过去、现状和发展趋势[A];民族学研究第五辑[C];1983年
2 周光大;韦光化;;全球化世界中的现代民族学研究价值[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加强党的执政与改善民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阮西湖;世界“族体”类型及其演进[N];中国民族报;2008年
2 李澜;把我国民族学研究推向新高度[N];光明日报;2008年
3 王希恩;坚持中国民族理论的正确方向[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4 ;绿色黔南州 多彩民族风[N];贵州民族报;2006年
5 昌家立;新时期我国城市民族工作模式新探[N];中国民族报;2006年
6 全国政协委员 李汉秋;节日体系建设的当务之急[N];光明日报;2007年
7 国家民委原副主任;别具特色的创举[N];中国民族报;2002年
8 王艳丽 本报记者 彭溢;文明祭扫 平安清明[N];黑龙江日报;2008年
9 王希恩;说民族认同[N];学习时报;2002年
10 王希恩;“民族主义”的主要类别及内容(中)[N];中国民族报;2009年
本文编号:21837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183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