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黑龙江朝鲜族尊老爱幼传统美德风俗考

发布时间:2018-08-23 11:25
【摘要】:朝鲜族非常注重礼节,尤其崇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这是该民族在漫长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继承与发扬本民族的优良传统,进而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俗习惯;在朝鲜族的观念中,"孝为百行之首",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准。对父母长辈的关心孝敬,对孩子的关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美德。
[Abstract]:Korean people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etiquette, especially advocating the traditional virtue of respecting the old and loving the young. This is the long production and life practice of this nationality, inheriting and carrying forward the fine tradition of this nation, and then forming the unique national customs and habits. In the concept of Korean nationality, filial pie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standard to measure a person's moral level. Caring for parents and children is a virtue whenever and wherever.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民族教育研培部;
【分类号】:C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敏;在全省朝鲜族农民水稻高产经验总结交流会闭幕式上的讲话[J];黑龙江民族丛刊;1985年01期

2 金喜成;关于朝鲜族出国热的透视[J];满族研究;1996年01期

3 金炳镐;研究朝鲜族社会发展问题的佳作——《中国朝鲜族社会变迁与展望》评介[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 刘智文;中国东北朝鲜族自治地方民族和睦的成因初探[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1年02期

5 王立中;朝鲜族婴儿的抓周fl桌习俗[J];中国食品;1998年07期

6 李秀东;儒学和中国朝鲜族文化[J];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04期

7 金光世,郑洪波,李万洙;中国朝鲜族人口文化教育素质现代化状况及其特点(1)[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8 赵杰;延边精神:新时期民族发展的典范──对中国一种新型民族关系的文化透视[J];中国民族;1999年03期

9 金炳镐,泰成;中国朝鲜族人口流动与社会问题[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3年03期

10 朴莲玉;朝鲜族亲戚制度与“寸数法”[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李兴吉;李天民;;跨世纪朝鲜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A];回首50年 展望新世纪——吉林省纪念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1999年

2 朱宗柱;;序[A];慈善事业与社会进步——宝鸡市“慈善事业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文集[C];2004年

3 高向东;李伟民;;上海市外来少数民族服务与管理长效机制研究[A];民族法学评论(第七卷)[C];2010年

4 宫玉宽;;我国少数民族民族认同中的宗教因素[A];宗教与民族(第五辑)[C];2007年

5 ;昆山市福利院简介[A];江苏民政医学2000论文资料汇编[C];2000年

6 卢范植;;黑龙江省民族研究学会第四届常务理事会工作报告[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黑龙江省民族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李华;;解放思想求实创新 不断谱写民族事业发展的新篇章[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黑龙江省民族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于凤贤;;党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语文的不断发展——黑龙江省民族语文工作30年[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黑龙江省民族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凤真;和平乡的团结歌[N];中国民族报;2004年

2 马竹君;银帝集团 慈善弘扬美德 公益创造和谐[N];华兴时报;2010年

3 马竹君;倡导扶贫济困美德 传承和谐社会精神[N];华兴时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马洪香;精心呵护民间的慈善美德[N];联合日报;2010年

5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民委 杜锦波;公道不公道 一看就知道[N];中国民族报;2001年

6 记者江山;延边各族群众庆祝朝鲜族自治州成立五十周年[N];人民日报;2002年

7 记者 刘红丽;《朝鲜族盘嗦里》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N];铁岭日报;2011年

8 通讯员  王龙喜 记者  顾红 孙宜华;“一碑四谱”倡新风明荣辱[N];连云港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李琛奇 实习生 陈发明;兰州下西园社区的幸福生活[N];经济日报;2006年

10 李春逸 毕淑梅 张学慧 本报记者 孙春艳;白山松水 和韵和风[N];吉林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崔庆植;全球化背景下的思考:中国民族政策及朝鲜族历史、现状与未来[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2 赵刚;社会主义制度在延边地区的确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云霞;锡伯族文化探微[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金成根;党的民族自治与朝鲜族各种团体的“民族自治”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03年

2 朴光星;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朝鲜族社会的重组[D];延边大学;2000年

3 周琳雅;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状况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4 王禹;东北朝鲜族国籍问题研究[D];延边大学;2004年

5 徐恺;少数民族迁移者群体建立及适应[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段兴龙;论湘西苗族传统伦理及其现代价值[D];中南大学;2007年

7 徐芳;朝鲜族青少年认同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8 侯汝艳;孟连边境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民族认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孙菲;试析20世纪西方族群认同理论在中国民族研究领域的应用[D];延边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1989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1989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2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