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贵州民族地区小康社会_民族地区旅游业:需打造复合型旅游产品模式

发布时间:2016-12-20 10:02

  本文关键词:民族地区旅游业,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新华网呼和浩特7月26日电(记者于嘉)中国旅游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魏小安日前在呼和浩特召开的民族地区旅游发展论坛上表示,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需要将单一观光旅游模式转变为复合型旅游产品模式,充分利用当地旅游资源,推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

  魏小安指出,目前,民族地区旅游项目以旅行团单一观光旅游为主,而这一模式主要存在两个问题。首先,导游引导游客消费,反而引起游客的抵触和反感,产生不了应有的经济效益。如果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感觉到某个旅游产品好,则会主动消费。其次,旅行团时间安排紧凑,很多游客没有充足的时间体验旅游产品和服务,所以,仅以旅行团观光为盈利模式的旅游景点,将无法获得可观的利润。

  魏小安举例说,他曾在云南某地尝到非常可口的腊肉,可经销商不提供邮购业务,错失良好的商机。这说明当地还没有形成腊肉销售的市场体系,对优势资源来说也是一种浪费。

  民族地区如何有效转变旅游产品模式?“只有不同产品对应不同资源,才能真正把产品转化过来。”魏小安强调,要更加注重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差异化,在充分认识自身旅游资源优势的基础上,研究旅游者需求,确定旅游产品定位,并寻找与市场融合的有效途径。

  目前来看,许多民族地区都没有认识到各自的优势旅游资源。魏小安说,比如中国西北部沙漠地区经常出现蜃景,很有吸引力,,但很少有人认识到它是一种独特的旅游产品;又如内蒙古不同盟市的草原各具特色,很有差异性,但因缺乏研究与发掘,给人千篇一律的感觉。

  以呼和浩特市的旅游业发展为例,魏小安建议:第一,呼和浩特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城市,蒙古族文化要在城市建设和景观打造上集中体现出来;第二,作为首府城市,要提高城市的首位度,不能仅仅作为旅游者的过境地,一定要成为独立的目的地;第三,发展商务旅游;第四,发掘休闲度假项目。


  本文关键词:民族地区旅游业,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07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207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2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