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云南维西玛丽玛萨人身份研究

发布时间:2018-09-12 10:05
【摘要】:玛丽玛萨人自20世纪初开始了民族文化的积极认同和构建,重新定义和诠释了自己的文化和文化身份,为散居族裔实现边缘文化与主流文化间的积极对话,建立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环境探索出了一条新路。从散居族裔的视角出发,阐释了玛丽玛萨人近年来开展一系列文化重建活动的原因,并对其现状和前景做了尝试性的探讨。认为,在全球化语境下,以玛丽玛萨人为代表的散居族裔,对自身文化的现实处境和发展机遇所具有的自觉把握能力的强弱,将成为他们在全球化过程中能否避免丧失自我,实现自身文化顺利转型的关键性因素。
[Abstract]: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Mary Massa people began to actively identify and construct their national culture, redefining and interpreting their own culture and cultural identity, and realizing the positive dialogue between marginal culture and mainstream culture for the diaspora. A new way has been explored to establish a harmonious and symbiotic environment of multi-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aspora,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causes of a series of cultural reconstruction activities carried out by Mary Massa in recent years, and makes a tentative discussion on its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Considering that,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the self-conscious ability of the diaspora, represented by the Mary Massa people, to grasp the reality of their own culture and the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ment will become whether they can avoid losing themselves in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The key factor to realize the smooth transformation of one's own culture.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
【基金】:2007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云南藏区族际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研究”(编号:07CMZ003) 云南大学“211工程”三期民族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分类号】:C9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元鹿;玛丽玛莎文字源与结构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韩震;论全球化进程中的多重文化认同[J];求是学刊;2005年05期

3 邹威华;;族裔散居语境中的“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以斯图亚特·霍尔为研究对象[J];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4 钱超英;身份概念与身份意识[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军;论大众传播时代的两类文化英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刘小彪;全球化下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冲突[J];阿拉伯世界;2002年02期

3 宋庚一;美国媒体对伊斯兰世界的形象建构——以《时代》周刊个案为例[J];阿拉伯世界;2004年02期

4 姜丽丽 ,周士新;浅析美国和伊斯兰世界的矛盾根源[J];阿拉伯世界;2004年06期

5 王勇辉;美国石油地缘战略与中东地区安全[J];阿拉伯世界;2005年06期

6 赵俊;;国际关系文化研究的回归[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周小仪;从形式回到历史——关于文学研究方法论的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8 杨俊蕾;“文化研究”在当代中国[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9 汤一介;“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10 何芳川;;21世纪东亚文化建设与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岩;;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走出去的策略研究[A];首届国际服务贸易论坛暨《国际贸易》创刊25周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文;;东北亚经济合作中的区域意识问题[A];新形势下的对外经贸合作——新形势下中国与日韩经济技术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峰成;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丛日云;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3 唐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矛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卢凌宇;论冷战后挑战主权的理论思潮[D];外交学院;2002年

5 桂翔;文化交往规律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刘学军;超越传统——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走向[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张学森;社会主义信念建设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张缨;信任、契约及其规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崔一;韩国现代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D];延边大学;2002年

10 黄斌;文化发展转型与国家的作用[D];暨南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游红武;后冷战时代国际冲突探源[D];暨南大学;2000年

2 段吉方;审美文化与中国当下影视艺术的文化指向[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刘宁;大众传播对时尚写作和时尚阅读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1年

4 兰喜阳;关于新世纪党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理论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5 马宏伟;冷战后东亚安全形势和对我国安全的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6 李炜;大众文化视野中的池莉现象[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刘若钢;全球化趋势认识误区的理性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陈源;20世纪90年代文化批评刍议[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马俊平;吉尔平《国际关系的政治经济学》评析[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1年

10 曹赛先;翻译对文化的迁移作用[D];湖南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定宜庄,邵丹;历史“事实”与多重性叙事——齐齐哈尔市富裕县三家子村调查报告[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阎嘉;;文学研究中的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问题[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志远;散居族裔对原居国外交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386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2386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f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