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少数民族水文化概论

发布时间:2018-09-14 09:14
【摘要】:少数民族水文化,是各少数民族群体在长期适应自然的过程中,在其水事活动中创造和传承的以水为载体的各种社会、文化现象的总和,是以水为中心的社会文化综合体。其内涵主要是水信仰、水技术与水制度的三维合一。全面研究少数民族水文化,具有传承民族文化传统,促进水文化学科建设,解决当代水困境问题,修复、重建水生态,构建生态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Abstract]:The water culture of ethnic minorities is the sum of all kinds of social and cultural phenomena, which are created and passed down by various minority groups in the process of adapting to nature for a long time and in their water activities. It is also a water-centered social and cultural complex. Its connotation is mainly water belief, water technology and water system three-dimensional unity. The comprehensive study of minority water culture has the realistic significance of inheriting the national culture tradition, promoting the subject construction of water culture, solving the problem of contemporary water dilemma, repairing and rebuilding water ecology, and constructing ecological harmonious society.
【作者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基金】: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西南少数民族水文化与边疆生态和谐社会构建研究”(11CMZ023) 2013年云南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云南少数民族水文化生态实践”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C95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宗新;简述水文化的界定[J];北京水利;2002年03期

2 朱崇先;杨丽琼;;地方性的民俗认同——彝族祭祖大典仪式过程分析[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王铭铭;“水利社会”的类型[J];读书;2004年11期

4 王培君;;传统水文化的哲学观照[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张亚辉;;人类学中的水研究——读几本书[J];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03期

6 万锋;麻林;;水文化特质理论方法研究[J];水利发展研究;2011年01期

7 周小华;;水文化研究的现代视野[J];中国水利;2007年16期

8 郑晓云;;国际视野中的水文化[J];中国水利;2009年22期

9 王明东,颜绍梅;云南彝族水利山林习惯法及其功能[J];思想战线;1998年03期

10 黄龙光;白永芳;玉波;;绿春哈尼族“阿倮欧滨”祭祀的生态实践——兼谈哈尼族传统文化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中旺;;汉江水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的SWOT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2期

2 戴月;薛跃规;;2种不同生境中毛瓣金花茶的种群结构[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5期

3 谢东艳;;广西歌墟来源及演变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4 朱智红;;试析傣族的婚恋生育家庭观[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8期

5 谢继忠;;明清时期河西走廊水利社会史研究述评——河西走廊水利社会史研究之二[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3期

6 朱智红;;佛教与傣族的传统体育[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11期

7 张雪青;杨秀花;;云南大姚彝族服饰文化初探[J];毕节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孙勇;李应芝;;同一民族不同支系的认同调查——以云南宁蒗(小凉山)松树河彝族与新平(哀牢山)波村彝族调查为例[J];保山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刘启强;陈峥;;近代广西乡村民间借贷利率结构特点分析[J];沧桑;2011年04期

10 韦顺莉;;乡土秩序中壮族土司的社会地位与作用——以广西大新县境原土司为例[J];创新;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唐楚臣;;葫芦、向天坟及昆仑新解[A];葫芦·艺术及其他[C];2007年

2 马绍红;;试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经济立法的基本经验——以自治区经济立法为例[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3 于开宁;郭友钊;郭雅洁;;燕赵水文化与和谐文化、和谐发展[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4 唐仁郭;;建国初期的广西剿匪斗争[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谷婧;苦丁茶植物资源调查整理与DNA分子鉴定及系统亲缘关系探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2 向柏松;中国创世神话形态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3 代洪亮;复兴与发展:学术史视野中的中国社会史研究(1980-2010)[D];山东大学;2011年

4 杨文硕;民间金融习惯法的实践逻辑[D];上海大学;2011年

5 白兴发;彝族禁忌文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1年

6 赵德光;现代化进程中云南石林阿诗玛文化的转型与重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7 程印学;清朝经营傣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8 曹征海;和合加速论:当代民族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9 金尚会;中国彝族文化的民族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10 付春;民族权利与国家整合[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雪梅;民族文化视阈下广西精神及其培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胡冠佩;广西民俗体育的养生价值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陈亮;云南楚雄彝族服饰图案艺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4 邹杰;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力就业结构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5 程琦;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基督教教堂建筑装饰艺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6 陈煜鑫;楚雄彝族头饰艺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晟;基于水文化的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8 谭芳;图像与讲述·彝寨中的剪花[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9 朱芳;新疆自然灾害的社会易损性评价[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10 常全旺;清代豫西地区农田水利建设及其管理[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宗新;简述水文化的界定[J];北京水利;2002年03期

2 王铭铭;“水利社会”的类型[J];读书;2004年11期

3 金戈;华夏环境观与水(二)[J];海河水利;2004年04期

4 尉天骄;水文化理论研究的方法论问题[J];海河水利;2005年05期

5 郑大俊;刘兴平;胡芬娟;;从城市与水的关系看水文化的发展[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李德民;;象同喻反:水意象的辩证解读[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秦臻;隐秘的祭祀:一个哈尼族个案的分析[J];民族艺术研究;2004年05期

8 何正廷;侬智高率部落籍元江行踪考[J];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02期

9 江林昌;考古发现与先秦两汉学术文化[J];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02期

10 刘树坤;水利建设中的景观和水文化[J];水利水电技术;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承运;赵长青;;西部跨省际少数民族问题及对策研究[J];民族论坛;2010年12期

2 陈云;;城市少数民族的分化与整合[J];文教资料;2006年12期

3 郑剑;;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政策的设计与创新[J];民族大家庭;2004年01期

4 刘恒武;;对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的几点思考[J];民族大家庭;2006年02期

5 杨刚;;少数民族群体对公共政策过程有效性的影响[J];大理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6 贺萍;;新疆少数民族群体身份认同现状分析与思考[J];新疆社科论坛;2009年03期

7 贺金瑞;;民族发展政治学的理论和方法[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陆春萍;蔡斯敏;;宗教信仰与西北民族地区NGO的运作——基于服务甘肃少数民族NGO的实证研究[J];学会;2011年08期

9 石培玲;;民族意识与多民族国家的社会和谐[J];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01期

10 江明生;;国家、族群和个人对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机制的需求[J];世纪桥;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岳蓉;;华人族群融入泰国主流社会研究——给贵州建构多民族和谐社会的启示[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成武;;多元社会里的自治与统一——论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韦绍行;;完善少数民族利益表达机制 加快改善少数民族民生步伐[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沈桂萍;;少数民族干部政治参与意识与政治文明建设——部分地区少数民族干部政治参与意识的调研分析报告[A];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李琪;;“离散族群”:中亚维吾尔人[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彤;省领导肯定我市民族宗教工作[N];长春日报;2008年

2 肖寒露 金婷;长沙:开拓新时期民族工作新思路[N];中国民族报;2007年

3 严梦春;全球化背景下同样需要民族内部的文化认同[N];中国民族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李寅 陈湘;老品人归族记[N];中国民族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周芳;漂在北京之景颇族——执手之手,,踏歌起舞[N];中国民族报;2007年

6 徐翼;世行鼓励中国民间扶贫创新[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7 刘泓;西方族裔民族主义实践发展的基本动向[N];中国民族报;2007年

8 张国杰;北漂一族,他们的明天在哪里?[N];中国民族报;2006年

9 龙晔生;湖南开展人性化城市民族工作纪实[N];中国民族报;2008年

10 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农村发展部主任 苏莎蕊;非政府组织在政府扶贫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N];中国信息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阳文;族群·身体·表征[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2 迟丽华;中国城市民族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丽娜;城市社区中的少数民族群体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2 常勇;论民族区域自治与少数民族权利保护[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薛华;转型时期的民族身份认同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张景怡;民族社会工作基本问题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5 姚静芬;内蒙古西部蒙古族中学生的民族认同和民族区分的测量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6 阮明德;蓝靛瑶族的文化认同[D];云南大学;2011年

7 蔡斯敏;服务西北穆斯林聚集区NGO生存策略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黄胜天;在京朝鲜族青年跨文化适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于月;边疆民族地区微博中的族群表达与族际交流[D];内蒙古大学;2013年

10 朱德鹏;民族社会工作实务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2422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2422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7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