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调适与演进:无文字民族文化传承探析

发布时间:2018-10-16 19:38
【摘要】:无文字民族文化传承从传统到现代,历经口头语言、实践记忆、实物图符、文字借用、传媒介质、网络空间等形式,各种传承方式彼此之间交叉互渗,盘根错节,共同呈现和统一于文化"一体"之中。文化传承在不同的生存环境、时代背景或社会技术条件下存在着自我内在的调适机制,并随人类文化的发展永无完结地向前演进。
[Abstract]:From traditional to modern, the inheritance of national culture without characters has gone through the forms of oral language, practical memory, physical symbols, character borrowing, media, cyberspace, and so on, and the various ways of inheritance have intersected and interwoven with each other. Common presentation and unity in the cultural "one". Under the different living environment, the times background or the social technology condition, the cultural inheritance has the self-inherent adjustment mechanism, a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ulture, it will never end the evolution.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调适与演进:中国无文字民族文化传承研究”(09CMZ01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C9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育才;正确看待当前的汉英混用现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2 卢保娣;浅析《乡土中国》中的“差序格局”[J];安阳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3 马戎;关于民族研究的几个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4 马戎;论中国的民族社会学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5 杨晓黎;鲁迅小说词语的形象色彩义解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蒋绍愚;;汉语词义和词汇系统的历史演变初探——以“投”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马戎;;“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中国人行为的解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8 孙建军;汉字的超符号功能及其文化意义[J];北方论丛;2002年06期

9 陈艳美;论现代化语境中西部地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构[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4期

10 常永才,孟雅君;中国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的革新:文化人类学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威;;QMC研究初探[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2 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3 郑志勇;;网络社会群体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4 赵长雁;;社区·女性·媒介:族群身份获得的特殊影响因素及其反思——以景洪一个白族社区为个案[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5 白永青;侯剑华;刘洋;;网络生态系统基本理念初探[A];科学学理论与科学计量学探索——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刘锦芳;;中西文化下广告翻译的差异[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范波;;试论布依族社会的文化传承特征[A];布依学研究(之七)——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8 孙芳琴;;中西修辞语用中的饮食文化探析[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第6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翻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淑红;;网络时代思维的历史积淀[A];新环境下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第六届中国社区和乡镇图书馆发展战略研讨会征文集(下册)[C];2007年

10 刘铁峰;;当前城市建筑规划的个性缺失[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矛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胡亚敏;詹姆逊·新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丁德科;先秦儒道一统思想述论稿[D];西北大学;2001年

4 桂翔;文化交往规律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曾祥正;信息网络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孙向军;知识生产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德全英;民族区域自治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8 同利军;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军事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9 吴怀连;边缘性:中国社会结构性质分析,以重庆·合川市为例[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10 冯卫民;欧洲民族过程与欧洲一体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颖;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形成与发展对中国民族教育的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潘龙刚;语感、语言意识与语文教学论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杨(炎炎);巴蜀本土建筑的回归[D];重庆大学;2001年

4 黄林涛;寻找人类思想之两性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李莉;《酉阳杂俎》的博杂特征及其文化人类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叶茜;桂林文化底蕴的审美人类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7 钱钰;论地区文化对翻译风格的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8 文(女雨亏);网络形成、网络学习与区域发展[D];河南大学;2002年

9 彭跃辉;互联网发展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10 金烨;北京朝鲜族的个体企业[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丙中;民间的仪式与国家的在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宗雪飞;土族传统体育及其对土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初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3 宗雪飞;黎族传统体育的起源以及发展中对黎族文化传承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9期

4 周家瑜;佤族的原始宗教与民族文化传承[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黄萃,薛四新;民族文化传承中档案资源建设的思考[J];档案与建设;2003年09期

6 邓达宏;论档案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J];档案学通讯;2002年01期

7 王艳霞;;中国课程现代化及其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8 任爱君;对敦煌遗书“楼上”一词的释义──兼谈敦煌文化在研究游牧民族的文化传承中的贡献[J];敦煌研究;1999年01期

9 陈立华;东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0 陈雅先;;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晓燕;邹文杰;;试论我国行政问责主体的心理障碍及调适[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年04期

2 张钟鑫;;调适——近代基督教在泉州创办社会事业[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3 石玉华;资本主义的演进与社会主义的发展[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周矩;;公务员职业倦怠与压力管理[J];探索;2007年03期

5 张书旗;;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与调适探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07期

6 张居永;;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消极政治心理的引导与调适[J];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06期

7 宋建峰;;傈僳族女性信仰变迁与当代社会和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8 尹艳红;;社会变迁下的组织结构演进——以理性官僚组织结构为比较基点[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蒋瑛;;政府职能的演进及其理论——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探索[J];行政与法;2009年10期

10 白亭义;冷向明;;当代中国公共危机治理制度的演进:评析与前瞻[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杜万松;;我国机构设置的演进、问题及出路[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才秉性;;国家公务员激励水平的调适[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再生;用科学发展观调适当代慈善工作[N];陕西日报;2006年

2 李光文;从民本思想演进看践行执法为民[N];人民公安报;2004年

3 阙忠东;试论地方政府行为的调适[N];丽水日报;2005年

4 罗德刚 卞彬 陈建先;“入世”与政府经济职能调适[N];重庆日报;2001年

5 马宁秀;风雨过后 阳光依旧美好[N];国际商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李蕴明;“新农合”药物目录:在调适中谨慎扩容[N];医药经济报;2006年

7 广西民族大学汉民族研究中心 徐杰舜;汉民族研究雪球理论的建构[N];中国民族报;2008年

8 市委组织部 王丰江;营造“做事环境” 倡导“做事文化”[N];镇江日报;2010年

9 张海霞 苏建军;河南周口巾帼志愿者服务队成立[N];中国妇女报;2011年

10 金炳镐;“三个代表”思想与民族理论发展[N];中国民族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罗正副;调适与演进:无文字民族文化传承[D];厦门大学;2009年

2 骆桂花;甘青宁回族女性传统社会与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3 赵新国;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马京;云南兴蒙蒙古族婚姻家庭的变迁[D];云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阿依努尔·谢坎;新疆柯尔克孜族传统社会民间习惯法调查[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2 万艳丽;腐败官员双重人格现象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3 束顺民;论转轨时期我国事业单位的体制重塑[D];厦门大学;2001年

4 林志彬;基于心理健康现状调查的老干部养老服务体系建构[D];华侨大学;2011年

5 吴红霞;当前我国行政机制的生态平衡分析[D];郑州大学;2001年

6 李伟;全球化背景下政府权力的整合[D];郑州大学;2001年

7 张君羊;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女性角色[D];兰州大学;2010年

8 商诗洋;概念与理论:官僚制在中国的演进与发展[D];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11年

9 康家玮;都市背景下回族经商文化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754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2754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e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