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学术主体性:东南民族研究的三个省思
[Abstract]:Ethnic groups in southeastern China, especially ethnic minorities, have som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southwest, northwest and north China. In the study of thes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scholars often have three problems worth thinking about. First, the marginal mentality of culture, that is, to presuppose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thnic groups and their culture in the southeast, basically inherited from the Central Plains in the north. As a result, the study of ethnic history and culture in southeast China has a lot of biased and even impractical negative effects. The second is the deviation between history and reality. There is often a large distance between the historical literature and the historical collective memory and the original track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When we study the ethnic history of southeastern China, if we cling too much to the account of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so-called "collective memory of history", we will be introduced into the more biased academic dilemma unwittingly. Third, the political orientation of ethnology. If we overemphasize the self-expression and particularity of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it will bring a lot of unstable factors to the whole country and nation. The correct line of political orientation is to carry forward the trend of great national integration in Chinese tradition, rather than to emphasize or even create the self-consciousness of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部;
【分类号】:C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进己;地区民族史编写中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1年02期
2 施惠;中国民族史学会首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3 ;解决少数民族群众吃水难[J];中国统一战线;2004年02期
4 何荣礼;;回水乡倾情帮扶少数民族[J];四川统一战线;2009年02期
5 辛莉;;七十二团多措并举做好少数民族帮困工作[J];兵团工运;2009年08期
6 阿都达哥;浅议新一代少数民族人士工作[J];四川统一战线;2002年01期
7 吴占柱;;黑龙江农垦少数民族[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04期
8 毛泽东;;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一九五六年四月二十五日)[J];党的文献;2010年06期
9 ;我国少数民族之最[J];中国民族;1984年11期
10 蒋月兴;;爱心献真情——记无锡市锡山区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孙坚兴[J];中国统一战线;2005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史慧颖;张庆林;范丰慧;蒋立松;;中国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民族认同特点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秦素琼;吕志革;邹平;;中国少数民族心理研究的二十五年回顾与反思[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赵和曼;;试论少数民族华人的若干特点[A];“东南亚民族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沈泽昊;李鹏;;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构成与民族多样性的地理格局[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周怀生;;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提出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A];全国少数民族革命史文集[C];1991年
6 沈坚;;地名语源的民族史解读——以欧洲和中国为例[A];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05年
7 李绍明;;再谈民族走廊[A];“藏彝走廊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C];2003年
8 ;创建首都民族基地 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而努力奋斗[A];城市中的少数民族[C];2001年
9 代葵;李春;;试析邓小平民族发展观的特点[A];纪念邓小平(下卷)——北京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毕节地区民族研究2[A];毕节地区第五届社科评奖获奖成果选[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延斌;抗战时期党领导下的少数民族政治建设[N];中国民族报;2005年
2 记者 张瑞芳 通讯员 陈绍波;我省重视选配少数民族和非党干部[N];云南日报;2003年
3 记者 敖蓉;我国首个少数民族事业规划发布[N];经济日报;2007年
4 统讯;我市民族团结进步受表彰[N];宜兴日报;2006年
5 钱丽花 王彦龙;我国发布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N];中国民族报;2007年
6 记者 闫庆玲;我市积极帮扶少数民族群众发展生产[N];金昌日报;2007年
7 ;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N];延边日报;2008年
8 庞瑞君;青岛市市北区发挥少数民族联合会作用 促进和谐城区建设[N];联合日报;2006年
9 平原;民族团结创和谐 万众一心话发展[N];太原日报;2006年
10 黄凯;市少数民族联谊会庆贺成立20周年[N];南通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赵刚;社会主义制度在延边地区的确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林钧昌;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民族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高韫芳;当代中国中央政府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 刘亚丽;中国共产党内蒙古民族工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沈再新;散杂居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研究(1949~2008)[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7 张丽剑;“民家情”:散杂居背景下的族群认同[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8 董印红;西双版纳傣族女性观念及其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张银花;民族和谐发展:理论与实证[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田烨;新中国民族地区行政区划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洁丽;公务员制度改革与服务型政府建设[D];厦门大学;2008年
2 陶小平;广西少数民族人权刍议[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覃芳萍;仫佬山乡的智慧与情致[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4 田烨;新世纪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创新的一个亮点—“民族自治市”[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 夏方明;论行政人格[D];中南大学;2004年
6 李燕;民主、法治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7 周少华;河南省长葛市小辛庄回族村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8 雷梅珍;试论民族和谐社会伦理[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裴圣愚;散杂居回族发展问题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10 鄢莹;家园何谓?[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509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450920.html